胡慧 楊蕾 張欣


摘要:羌繡是羌族人文歷史積淀的一種美學展現形式。本文首先采用形狀文法推演規則抽取紋樣基元,在約束條件下形成羌繡紋樣因子庫;然后再通過因子庫,選取設計基元、顏色空間,在形狀文法推演規則下創新設計成全新的羌繡紋樣。通過形狀文法推演機制構建的羌繡紋樣基元庫,滿足羌繡基元對于羌繡特征的傳承,在推演機制下豐富羌繡表現形式,增加基元組合方式,為羌繡的數字化保護及產業化應用提供了新思路。
關鍵詞:形狀文法;羌繡圖案;創新;設計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1)03-0151-02
1形狀文法概述
George Stiny 和James Gips于1972年在文章中定義了形狀語法的基石。這是最早的算法系統之一,直接通過對圖形的計算來創建和理解設計,而不是間接地通過對符號的計算。形狀文法最初廣泛應用于建筑行業,而后不斷擴展到工業設計領域,藝術、科學等領域。形狀文法的核心概念是找出隱藏的形狀構建規則,將這種規則提煉精簡,用于區別形狀類型,再利用電腦程式產生出許多同一類型的形狀,它們傳承原形狀的特點又兼具創造性。形狀文法包含四個要素SG={ S,L,R,I},S表示為形狀的有限集合,L為一組有限的符號,R為變換規則的有限集合,I為初始形狀。
2 羌繡圖案概述
羌繡,顧名思義羌族刺繡,其圖案主要反映了少數民族羌族的習俗生活、信仰和自然景物等特點。羌繡圖案屬于少數民族民間藝術,具有傳承民族傳統歷史文化的重要作用,同時也凸顯了羌族人民的智慧與藝術創造力。羌繡繡品常見有兩種風格:素繡和彩繡。素繡常用黑白、藍白繡制,常見白布做底,用黑線繡制圖案,構圖形式常是大篇幅的適合紋樣,有表現生活狀態的、靜態植物紋樣等。彩繡所用繡線顏色多采用桃紅、藍色、綠色、橙色、湖藍等作為主色,構圖形式依據運用不同部位而進行不同變化,常見植物紋樣、動物紋樣、幾何紋樣選擇性搭配。羌繡表現民族特征明顯,藝術形式獨特,構圖生動活潑,用色艷麗明亮、飽和度高,色彩對比度強烈,體現出羌族人民熱愛生活、勤勞、富于創造的精神。
3 基于形狀文法的羌繡圖案創新設計意義
目前,羌繡的傳承和宣傳主要依靠國家級、省級傳承人對羌繡的宣傳和教學。但個人能力是有限的,應當結合前沿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將現有的羌繡圖案進行提取、分析、重構,讓有限的、固定的羌繡資源變成無限的、具有傳承意義的羌繡再創新設計庫。形狀文法從設計的角度講,就是一種對基元圖案進行變換的方法,不同基元圖案結合不同變換方法能夠得出不同的圖案,這對羌繡圖案的再創新設計提供了一種簡易的途徑。主要意義為:
3.1傳承性
羌繡的傳承,主要依托的是文化的傳承。因為羌繡的靈魂就是繡娘對其賦予的寓意。利用形狀文法得到的圖案組合能夠擴充目前表現形式單一的羌繡紋樣,不斷充實羌族刺繡紋樣,同樣通過對羌繡紋樣元素和文化寓意的分析進行再設計,可以進一步增強人們對羌繡認識,擴大羌繡文化傳承之路。
3.2經濟性
目前,羌繡制品主要由極少數繡娘靠平時時間積累繡出。因此,羌繡制品的量很少。主要原因是羌繡的圖案構成只有從小學習羌繡的繡娘才能融會貫通,其他半道而入的繡娘或工人根本不清楚羌繡圖案的特點及構成。因此,利用形狀文法能夠對當前已存在的羌繡圖案進行提取、分析,最后可以根據實際應用創新設計出新的羌繡圖案,為婦女居家靈活就業提供紋樣參考,減少繡娘設計樣稿時間,對推動羌族地區的經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4 基于形狀文法的創新羌繡設計方法
4.1羌繡圖元提取
羌繡圖案構型以鮮明抽象幾何為特征,通過不同抽象幾何紋樣的角度進行變換、靈活組合、適應設計、重復和連續的方式,構成現在的羌繡形式特征。在紋樣提取的過程中,通過色彩均值法將拍攝的羌繡圖片顏色均值凝練出代表性顏色,利用色彩標準RGB值表示。將羌繡圖樣進行解構為最基本的圖元,對其進行約束,大小定義為200px×Y,保持紋樣的縱橫比;色彩空間采用圖片馬賽克法提取如表1。
4.2 形態推演
紋樣、色彩和構圖是構成整個圖案的三大要素。羌繡的屬性表現強烈,一是紋樣特征性,二是色彩搭配用色大膽、配色靈活。所以在創新設計過程中,以紋樣特征和色彩值為核心進行設計,保留羌繡的核心精髓。在推演過程中,以羌繡常見的花樣團花為構型框架基礎,紋樣構型以團花緊密圍繞變換。基于形狀文法的羌繡紋樣創新推演選擇表1中編號A1中的二級圖元b、c、d;A2中的b;A3中的b、c、d七個圖元組合作為設計基本圖元集合,整套配色系統選擇A2與A3圖案的配色。
首先,確定中心圖案的圖元以及整體構形。中心主圖案選擇羌繡具有生命崇拜的A1-c(蛾蛾紋),代表著羌族人民對于生命延續的祈求。選定A2-c為原點圖案,建立直角坐標系。在原點圖案的45°角方向,對A1-c其應用規則P2+P3+3×P5(鏡像+縮放+復制)得到I1,在I1 的基礎上繼續進行變換,添加A2-b圖元(石榴紋),對A2-b應用規則P2+P3+3×P5(鏡像+縮放+復制)得到I2,如圖1。I2目前作為中心圖案還不夠完整、飽和,在紋樣庫中選擇適合的紋樣,為區分中心圖案與周邊圖案,加入兩個寬度不一的正方形,形成有層次感、封閉的中心圖樣如圖3。
確定中心紋樣構型之后,選擇A1-d、A3-b、A3-c、A3-d、A4-c作為外圈紋樣的主要圖樣,對其進行設計、排列,通過P4置換圖元,得到如圖2。
將圖2應用規則P2+P5+P6(鏡像+復制+旋轉),再得到的整體圖案應用規則P7(微調),得到最終外部圖案如圖3。
4.3 形態重組
將設計好的各部分紋樣結合成一個完整的紋樣。得到的紋樣具有羌繡特征,首先,在整體構形,符合羌族團花設計構形;其次,選取的設計元素都是羌繡紋樣庫里的圖元,這些元素是直接在傳統羌繡設計中抽取并作為設計基元,對于羌族的紋樣所蘊含的意義是沒有任何改變的,直接傳承了羌族紋樣的文化寓意;基元同時也保持了羌繡配色特點,在整體造型中更直觀地感受到羌繡撞色運用的絕妙,如圖4。
綜上,基于形狀文法的羌繡圖案創新設計方法,通過構建羌繡紋樣因子庫,選取色彩空間,再結合現代設計理念,創新設計成含有羌繡元素的產品,如圖5。歸納總結出羌繡關于圖案題材、色彩空間、組合形式特征系統,建立羌繡基元庫,提出一種新的羌繡設計推演方法,為羌繡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開拓了應用途徑。通過形狀文法提取的羌繡基元庫,在一定程度上對羌繡產業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簡化了羌繡設計過程,傳承了羌繡文化。
5結語
羌繡題材與內容創新,應當不斷結合現代設計方法、現代審美觀念,運用多種學科技術、系統的美學原理對羌繡進行創新設計。從羌繡豐富多彩的紋樣中提取出圖元,再運用形狀文法推演機制,豐富了羌繡的表現形式,傳承了羌族刺繡藝術中的美學思想、獨特文化寓意。形狀文法與刺繡紋樣的結合研究具有創新性。利用形狀文法進行創新設計的研究有較強的延展性,這對于刺繡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而言,具有長遠意義,通過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文化與智能手段相結合,可以讓少數民族文化真正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