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勛
(云南省大理州煙草公司云龍縣分公司 云南 大理 672700)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已越來越意識到烤煙農藥殘留問題的嚴峻性,降低煙葉農藥殘留成為煙草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通過推行烤煙綠色防控技術,綜合利用物理、生物、農業、化學等多種防治手段和措施,降低煙草病蟲害發生率,能有效減輕化學農藥殘留,保障我國煙葉質量安全和煙草農業可持續發展。
所謂綠色防控,就是按植物保護政策、法規、標準,只使用符合國家標準和中國煙草總公司推薦煙用農藥品種(用量、方法、次數)、物理技術、生防技術等,有效防治煙草病蟲害(把病蟲害發生控制在5%以下),保障煙葉品質安全,保護生態環境的病蟲防治措施[1]。煙草病蟲害綠色防控就是要遵循“法規性、經濟性和安全性”原則。法規性內容主要包括國家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兩大方面。主要政策法規:國務院《農藥管理條例》,農業部等部委《禁限用高毒農藥規定》 等。主要技術標準: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國家標準, 《煙草病蟲害測報技術規范》、 《煙葉生產技術規程》 等國家標準、煙草行業標準、省市地方的煙葉生產技術標準等。經濟性內容主要包括煙草病蟲害防控所采取的技術、措施和方法,必須與防控成本、挽回損失等經濟指標協調,即獲得病蟲害防治較好的經濟效益。綠色防控也是一樣,必須充分考慮其經濟效益,那些不計投入成本、不重視挽回損失價值的病蟲害防控技術、措施和方法,是難以滿足綠色防控的經濟性要求的。安全性內容主要包括在實施病蟲害防控行為過程中,既要保障煙草生長安全,又要確保實施病蟲害防控行為的人員的人身安全,以及周邊環境安全,確保煙草產品質量安全,即病蟲害防控行為過程和農產品質量的“四個安全”,缺一不可。
2.1 農業防治
2.1.1 品種選擇。因時因地選用抗病抗蟲性好、優質、適產的煙草品種,針對性地選用對重發病害抗性較強的品種。根莖類病害較重的地區,應優先選擇對根莖類病害抗性較強的品種[2]。
2.1.2 煙田規劃。宜選擇光照充足,排灌方便,地力條件適中,往年無嚴重病害發生,沒有連年種植茄子、辣椒、馬鈴薯等茄科作物,且近2 年內沒有使用過含二氯喹啉酸、二甲四氯等除草劑的田塊。
2.1.3 土壤改良。應根據各地植煙土壤情況,針對性的選擇煙稻輪作、冬前深翻凍土、增施火土灰、種植綠肥、施用生石灰等土壤改良措施,改善土壤環境,減少土壤中的病蟲源。
2.1.4 田間管理。翻耕起壟:堅持“先翻耕后起壟”原則,在前茬作物收獲后,宜在12 月底前翻耕,湘中南多雨區應在翻耕后及時開好腰溝、圍溝,瀝干煙田積水,并在移栽前1 個月起壟,及時清溝瀝水。移栽管理:適時移栽,移栽前清除煙田周邊雜草,移栽時剔除病苗、弱苗,及時澆足安蔸水。
2.1.5 大田管理。大田管理按以下要求執行:實行測土配方施肥,各地施肥方案宜按照各地煙葉生產技術規程執行[3];中耕培土時,去除田間雜草和發病較重的病株、病葉,并對病株周邊病土用生石灰消毒;農事操作堅持“先健株后病株”的原則,及時抹杈,做到雨天不打頂,及時開溝排水,防止水澇災害,農事操作結束后,將廢棄雜物及時清理出煙田;煙葉采收完畢,煙稈應移出煙田[4]。
2.2 物理防治
2.2.1 色誘。移栽前5 ~7 d,每畝放置15 ~20 塊黃板,誘集有翅蚜,黃板懸掛高度應高出煙株頂部15 ~20 cm。已釋放煙蚜繭蜂田塊不得使用黃板。
2.2.2 性誘。煙田鱗翅目成蟲高發期,采用性誘劑誘捕小地老虎、煙青蟲、斜紋夜蛾等鱗翅目害蟲成蟲,每畝放置誘捕器1 個,內置誘芯1 個,每月更換1 次誘芯,誘捕器應高出煙株頂部10 ~15 cm。
2.2.3 食誘。煙田鱗翅目成蟲高發期,采用食誘劑誘捕小地老虎、煙青蟲、斜紋夜蛾等鱗翅目害蟲成蟲,每畝使用食誘劑1 套,每半個月更換1 次誘集食物,食誘劑誘集盒應高出煙株頂部10 ~15 cm。
2.2.4 燈誘。烤煙生產季,每30 ~50 畝放置1 臺頻振式殺蟲燈,誘殺鱗翅目(小地老虎、煙青蟲、斜紋夜蛾等)、鞘翅目(金龜子等)等害蟲,殺蟲燈應高出煙株頂部80 cm 左右。
2.3 生物防治
2.3.1 保護天敵。應盡量減少化學農藥使用,在煙田周邊合理種植蜜源植物,為煙蚜繭蜂、赤眼蜂、瓢蟲、草蛉、食蚜蠅、齒唇姬蜂等天敵種群繁育營造適宜環境。
2.3.2 利用天敵。釋放煙蚜繭蜂防治蚜蟲,釋放松毛蟲赤眼蜂防治鱗翅目害蟲,釋放異色瓢蟲防治蚜蟲和鱗翅目害蟲。
2.4 生物藥劑。宜使用生物藥劑防治煙草病蟲害,以中國煙葉公司年度推薦的藥劑為準。宜使用蘇云金芽孢桿菌、核多角體病毒等生物藥劑防治斜紋夜蛾;宜使用XQ 生防菌劑防治煙草青枯病。煙葉采烤前10 d內不得施藥。
實施綠色防控,要防止“重治輕防、選藥不當、用藥不科學”四種現象。
3.1 重治輕防。病蟲害綜合防治,如果單純地理解為藥劑防治,就違背了“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事實上,化學防治技術只是輔助措施,被忽視的農業防治措施恰恰是綜合防治技術的基礎和主要措施。比如,注意田間衛生,清除煙田病殘體,可有效減少青枯病和黑脛病等病害的初侵染源;嚴格管理苗床,禁止吸煙,手和工具嚴格用肥皂水消毒是防治煙草普通花葉病最主要的措施;田間積水,施氮肥過重過遲,煙株密度過小,煙葉采收不及時是赤星病和野火病等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
3.2 選藥不當。目前,農藥市場較混亂,進藥渠道開放,真假難辨。自行配制農藥,品種雜亂,選藥針對性差,用藥的質量和施藥的技術都得不到保障,煙農農藥的成本投入和防治效果形成很大反差。
3.3 用藥不科學。不能做到對癥下藥、誤判和誤治、使用劑量或稀釋倍數不準確、不能選擇正確的施藥時間和運用正確的施藥工具和方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