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楠楠
(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 河北 蔚縣 075700)
壺流河濕地內自然環境優良,濕地類型多樣,為野生動植物生長、棲息營造了優良的環境,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保育價值。壺流河流域的濕地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濕地植物區系也相對較為完整,濕地植被類型多樣,具有重要的生態保護價值。
河北蔚縣壺流河濕地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西南起于蔚縣縣城西側,北至北水泉鎮。地理坐標介于東經114°31′59.58" ~114°45′39.43",北緯39°49′47.48"~40°7′54.84",濕地內的土壤類型主要有栗鈣土(包括淡栗鈣土和淡栗鈣土性土)、草甸土和鹽土。濕地所在的壺流河流域屬于東亞大陸性季風氣候中的溫帶亞干旱區。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涼爽短促,春秋多風沙,冷暖變化顯著。據蔚縣實測資料統計,多年平均降雨量411mm,降水量年際變化大,年內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6 ~9 月,占年降水量的75%。氣溫變化較大,多年平均氣溫6.5 ℃,1 月份平均氣溫-12.3 ℃,7 月份平均氣溫22.1 ℃,極端高溫37.3 ℃,極端低溫-35.3 ℃。多年平均風速1.8 m/s,最大風速17 m/s。光照條件較好,年日照時數為2 800 h。
2.1 生態系統典型性。壺流河國家濕地公園是海河流域的典型河流濕地,且具有大面積的自然蘆葦沼澤。濕地內河道蜿蜒曲折,河岸形態自然優美,濕地生境質量良好,自然形態、植被物種組成、生態系統結構、功能都與其他區域的天然河流濕地有著一定差異,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復雜、功能完整,具有海河流域河流濕地的典型特征。
2.2 生態系統獨特性。壺流河國家濕地公園內的濕地主要包括永久性河流濕地、洪泛平原濕地和草本沼澤,濕地類型豐富。據調查,濕地公園不僅自然環境保護較好,生態資源豐富,而且景觀資源多樣、文化底蘊深厚,其生態系統同時肩負物種棲息地、飲用水源補給、防洪調蓄、生產用水等多種功能,在我國海河流域中較為獨特,具有較高的生態特殊性與綜合保護價值。
2.3 濕地物種多樣性。壺流河國家濕地公園緊鄰我國具有國際意義的35 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的太行山地區,動植物種類非常豐富。濕地公園內濕地原生植被典型,從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類型多樣而完整,野生動物從浮游動物到哺乳動物,各類動物均有表現。據調查,濕地公園內有維管植物54 科165 屬273 種,其中濕地植物110 種;脊椎動物29 目68 科199 種,其中水鳥67 種;另外公園內還分布有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野大豆以及黑鸛(Ciconia nigra)、大鴇(Otis tarda)、大天鵝(Cygnus cygnus)、普通鵟(Buteo buteo)、大鵟(Buteo hemilasius)、白尾鹛(Circus cyaneus)、紅腳隼(Falcoamurensis)、紅隼(F.tinnunculus)、阿穆爾隼(F.amurensis)、矛隼(F.rusticolus)、獵隼(F.cherrug)等22 種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壺流河內濕地資源及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是黑鸛、大天鵝等多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境和棲息地,具有特殊影響和意義。
2.4 濕地面積比例。根據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管理的規定,國家濕地公園濕地率不低于30%,保育區和恢復區濕地面積應大于擬建國家濕地公園濕地總面積的60%,合理利用區濕地面積應控制在濕地總面積的20%以內。壺流河國家濕地公園的濕地面積達到1 036.47 hm2,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比例67.68%,能夠滿足濕地率不低于30%的標準,且濕地類型多樣。保育區和恢復重建區內濕地面積占濕地公園濕地總面積的94.21%,科普宣教區和合理利用區內濕地面積占濕地公園濕地總面積的5.79%,管理服務區內沒有濕地。
2.5 濕地水資源。壺流河國家濕地公園屬海河主要支流—永定河的重要源頭河流,水量充沛,公園內水資源補給方式為綜合型,主要包括上游壺流河水、縣城北區域地下泉水、北部丘陵區淺層巖石水、以及煤礦疏干水、污水處理廠中水和安定河的南部深山森林涵氧水、山澗流水、融雪水等方式。由于地形原因,壺流河水資源非常豐富,濕地公園內的水量足以保證其自身常年的維持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