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海龍
定興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河北 保定 072650
短暫性腦缺血屬于腦血管疾病,短暫性腦缺血是導致腦梗死的主要原因,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臨床治療中,需要提高對疾病的重視,根據患者的病情做好治療方面的工作,降低疾病對患者的負面影響。在治療期間,要重視預防,減少疾病出現的可能性。阿托伐他汀是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的藥物,能對患者的腦部血流動力學進行改善,實現疾病的治療。在臨床治療中發現,單一用藥效果不明顯,有部分患者出現復發等情況,所以要聯合雙抗治療,提高療效[1]。本次試驗深入研究阿托伐他汀與雙抗治療短暫性腦缺血效果,詳細資料如下:
1.1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短暫性腦缺血患者為對象,隨機分兩組,每組30例。資料:觀察組:男女比例為16:14,年齡最大和最小分別為81歲和41歲,平均年齡(61.2±3.5)歲;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7:13,年齡最大和最小分別為82歲和40歲,平均年齡(61.1±3.6)歲,基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醫學診斷患者為短暫性腦缺血。(2)所有家屬均了解本研究,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無溝通能力。(2)合并其它臟器方面疾病。(3)患者資料缺失。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之后,均進行常規檢查,分析患者病情,開展常規治療,給予患者氧氣支持,監察生命體征指標。對照組服用20毫克阿托伐他汀藥物(廠家:廣東百科制藥有限公司,批號:H20163163),一天一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雙抗治療,服用50毫克阿司匹林(廠家:江蘇平光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批號:H32026317),75毫克氯吡格雷(廠家: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批號:H20193160),一天一次。治療時間持續20天。
1.3觀察指標 在治療過程中,記錄兩組患者平均發作次數以及發作時間。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指標無較大差異,在治療后,觀察組平均發作次數顯著下降,發作時間明顯縮短,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指標對比
短暫性腦缺血指的是局部腦缺血導致的疾病,屬于可逆性神經功能減退障礙,發病的主要人群為中老年,其中男性占比略高女性。短暫性腦缺血持續時間較短,一般情況下幾分鐘之內就會結束,大多不超過1小時,最長不會超過24小時,該疾病的表現較多,如行走不穩、眩暈等都是典型的癥狀。該疾病發病較快,病情變化較急促,所以在出現不良狀況之后,需要及時治療,控制病情[2]。但是在治療期間存在反復發作的情況,出現的概率較高。在出現短暫性腦缺血之后,需要及時治療,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控制,降低疾病對患者的負面影響。在臨床治療中,主要為藥物,通過藥物實現疾病的治療。阿托伐他汀是治療常用藥物。
阿托伐他汀為血脂調節藥物,屬于還原酶抑制劑藥物,口服之后,吸收較好,能抑制膽固醇的形成,提高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生成數量,降脂速度較快,而且效果較高,對身體產生的影響較小,能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狀況,減少身體中粥樣物質的形成,抑制動脈堵塞等狀況。在治療時,還能減少炎癥因子的形成,阻止巨噬細胞的浸潤。但是在臨床用藥中,單一用藥效果不明顯,而且長時間服用藥物,導致動脈出現硬化斑塊等不良表現,造成不良反應的出現,對患者來說非常不利。隨著藥物研究的深入,在治療時,多會聯合雙抗治療,提高療效[3]。
阿司匹林在治療時,能抑制血栓的形成,對腦部循環狀態進行改善和調節,對身體血液動力學水平進行調整,具有解熱、鎮痛、抗炎癥等多種作用,起效時間較快,在臨床治療中,適用范圍較廣泛。在治療過程中,能抑制血小板的凝聚等,改善患者的身體微循環,降低患者血液的粘度。氯吡格雷能與血小板表面ADP受體進行結合,讓纖維蛋白原失去與糖蛋白融合的條件,實現對血小板凝聚的控制[4]。
阿托伐他汀聯合雙抗在治療短暫性腦缺血時,效果非常明顯,治療優勢大于單一用藥,對腦部能量代謝狀況進行改善,增加缺血區域的血流量,減少細胞死亡數量,具有抗血栓形成的效果,控制血小板聚集,更快地清除自由基,阻斷腦缺血的多種途徑,更好地保護大腦的神經元,加快神經功能的恢復速度。在臨床用藥中,對患者不良反應更小,用藥安全度較高,而且藥物之間實現彼此的協同,實現療效的提升,而且藥物起效更快速[5]。
短暫性腦缺血與腦梗死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在臨床治療以及生活中,一定要提高對疾病的重視,做好疾病的預防,降低疾病復發的概率,更好地保護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次試驗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平均發作次數更少,持續時間更短,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可見,短暫性腦缺血患者要選擇阿托伐他汀聯合雙抗藥物治療,提高療效,降低疾病對患者的影響,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