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
大連市沙河口區婦幼保健院,遼寧 大連 116000
面對妊高癥,醫療機構除了要加強對于日常生活病情維護,還要學會利用常規檢驗指標及時發現對象異常,讓臨床的各種孕20周妊高癥治療措施可對癥落實,按照諸多檢查項目的結果讓醫生能發現孕婦的機體損傷,阻止腎臟、肝臟等繼續出現功能性損害,改變不良妊娠結局保證母嬰安全,是最佳的疾病風險降低措施[1]。對此本文將圍繞孕20周妊高癥患者使用常規檢驗指標后,對于疾病的新臨床作用效果進行分析,詳情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收集對象共計196名篩選時間區間為2019.06——2020.04,對象篩選皆為成年人均開展常規檢驗指標,常規組(98名)為健康妊娠20W體檢者,實驗組(98名)為的孕20W妊娠期高血壓者。所有對象提供數據前已經由本人或家屬簽字同意,同時實驗資料已經交由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于臨床實施。
常規組病患最高、最低年齡為40歲、20歲,年齡均數為(32.1±6.2)歲。孕周最高36W、最低22W,平均孕周(27.0±2.6)W。實驗組病患最高、最低年齡為41歲、22歲,年齡均數為(33.0±5.7)歲。孕周最高37W、最低21W,平均孕周(26.4±2.8)W。一般資料P>0.05未有可比性,均為單胎者、活胎且無腎臟基礎病、貧血者,能作為基本數據。
1.2方法 檢測方式于兩組間患者情況一致,開始做基本血常規和生化檢驗、血流動力檢查,取仰臥位適應五分鐘,在宮頸口處水平處外側距離約兩厘米位置顯示雙側子宮動脈,然后可于超聲血流成像上得出典型的連續五個心動周期子宮動脈頻譜。血常規檢測其標本收集主要為孕婦清晨空腹狀態下,抽取肘靜脈血共10ml,平均存放于兩個真空管中,內很有抗凝劑便于其中一血液樣本做全血檢測。而另一樣本則緩緩搖勻開始做離心處理,共計十分鐘設定速度每分鐘1000r.將血清篩選出來送檢,同時選擇自動生化檢測儀器進行生化檢測。
1.3觀察指標 對不用人群開始做常規檢驗其指標反饋尿酸、RBC、PT、γ-GT、PLT、HCT與各項血液動力學等結果。
1.4統計 使用SPSS23.0軟件數據分析,計量、計數信息均數±表示,t值檢驗。當P小于0.05時,則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組間常規檢查指標結果比較 由下表1中統計,實驗組其各項指標和常規組間指標相差結果較大,表示常規檢測內容對于不同人群而言所反饋的內容有差異性,且數據比較有差異P<0.05.但PT結果兩組比較P>0.05.

表1 組間常規檢查指標結果比較表
2.2組間各項血液動力學指標比較 由下表2中統計可知,實驗組中產婦妊娠中胎兒的各項血流動力學指標明顯優于常規組,統計有差異性P<0.05相對明顯。

表2 組間各項血液動力學指標比較表
妊高癥為妊娠女性獨有的一種疾病,在懷孕同時患上高血壓促使產婦在懷孕20W(五個月)后顯現處四肢水腫、蛋白尿等體征,會影響母嬰的最終生存結局。尿酸是臨床常用的檢查腎功能情況的常用指標,臨床研究愈發深入后有實驗結論證明了對于孕婦而言在孕20周后患上妊高癥(PHD),主要高危因素之一便是尿酸,而且很多產婦若是在孕早期便有尿酸升高跡象,其在妊娠晚期患上高血壓的幾率也會提升。患有妊高癥者其在孕20W后會出現全身性的小動脈痙攣,有腎臟帶動運作的血管其出現了異常收縮表現,故而血流量受到管制最終導致腎小管濾過率明顯下降,造成尿酸含量存留于血清中的比值變高,故而在本實驗中實驗組對象所檢測尿酸結果比常規組人群要高,所以檢測尿酸便可作為確定妊高癥者的新臨床敏感指標之一[2-3]。再者妊高癥者的全身痙攣癥狀會間接影響對象肝腎功能減弱氧氣運送不足,所以尤其在肝部的細胞會承受不同的損壞最終壞死,而病患體內肝酶會由此大量釋放,所以肝功會有異常表現。對此肝功能的反應典型治療γ-GT可為常規檢驗指標之一。RBC屬于血流動力下妊高癥者的基本指標,在本項統計中RBC下常規組比實驗組更高,證明此時高血壓細胞的數量和形態會受到影響。但是在本項研究中發現孕20周者其PT結果和健康者比較未有明顯差異性,證明凝血功能未受影響[4-5]。
結果顯示,實驗組血液動力學指標均優于常規組,同時γ-GT、尿酸、RBC三項高于常規組,存在差異P<0.05.而常規組與實驗組的PT顯示數據無明顯差異P>0.05.
綜上所述,孕20周妊高癥孕婦做常規檢驗其指標臨床新作用明顯,檢查肝腎功能和血液狀態,判斷當前疾病狀況從而采取治療,可控制病情惡性發展作用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