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紅 胡光瑞 孫麗娟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1.胸外科;2.體檢中心;3.急診科 130000
嚴重創傷性血胸是指患者在交通事故、墜落等創傷因素的影響下,出現肺組織裂傷出血、胸壁血管出血、心臟出血、腔靜脈出血等情況,如果不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引發多臟器功能衰竭等并發癥,危害患者的機體健康。因此臨床上針對急性創傷性血胸患者需要開展防休克、胸腔積血清除、感染預防等治療措施,并且為了提高治療效果,需要配合相應的護理策略[1]。本文主要以我院收錄的32例嚴重創傷性血胸患者作為研究樣本,探究外科治療與護理策略,現將報道資料整理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文病例樣本均與嚴重創傷性血胸的診斷標準相符,致傷原因主要體現在交通事故、高處墜落傷、銳氣損傷等方面,在收集患者資料數據時,排除資料殘缺、中途退出、不愿加入到此次研究實驗的資料數據。32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齡最低19歲,最高48歲,平均年齡(28.37±3.12)歲,此次對比實驗研究獲得了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方法 在患者進入醫院后給予氧氣支持、氣道護理、靜脈通道構建、四肢處理等常規治療方案,之后采用局麻方案進行胸管引流,除了該手術之外,可以采用開胸止血術、肺修補術、肺葉切除術,在手術后落實的護理措施如下。
1.2.1術前護理 ①心理護理:患者在病情、手術方案缺乏了解的情況下,會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情緒,這時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向患者講述病情誘發原因、臨床癥狀、治療流程、治療效果、預后質量等,從而提高患者的疾病治愈信心[2]。②呼吸道護理:嚴重創傷性血胸患者的呼吸道內會存在大量的分泌物,如血液、痰液等,護理人員為了確保患者順暢的呼吸,應將患者的頭部向一側偏移,并將患者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清理干凈,與此同時應給予患者氧氣支持。除此之外,需要觀察患者的血氧分壓、血氧飽和度,一旦發現其出現數值下降的情況,用氣管插管進行輔助通氣治療。③病情觀測:患者在發病后,護理人員需要觀察患者面色、受傷部位、出血情況、心率、血壓等指標。
1.2.2術后護理 ①霧化咳痰護理:在術后第1天需要進行霧化處理,并告知患者正確的咳嗽技巧,在患者咳嗽的過程中需要進行拍背處理,針對無力咳痰患者進行吸痰,以免肺部感染、肺復張等不良事件的發生。②引流管護理:在該過程中需要變更患者的體位,確保胸腔積液快速引流,每隔半小時進行管道擠壓,以免血塊堵塞在管道口,一旦出現堵塞情況需要用醫用氯化鈉溶液進行2次左右的沖管。另外,需要開展引流管固定工作,降低引流管脫落、引流管彎曲的發生率,并且觀察引流管中的液體含量、性質、顏色的,如果發現引流管呈現出鮮紅色,且每小時流出量在100ml以上時,應立即告知主治醫生進行處理。③氣道護理:氣管切開后呼吸道濕化、加溫功能喪失,這時需要進行機械通氣處理,調節霧化瓶的溫度,確保溫度數值在36℃左右,并且適當的選用加溫器、加濕器來護理氣道,并且要將氣道中的痰液、分泌物清除,在整個氣道護理過程中需要秉承著“無菌操作”的原則,以免細菌入侵。
1.3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依據患者的癥狀改善情況分為顯效(臨床癥狀顯著改善)、有效(臨床癥狀有所緩解)、無效(臨床癥狀無變化)。②護理滿意度:科室自制評分量表,量表包括護理態度、護理技能等方面,采用百分制,分值越高,患者越滿意醫院內部的護理服務。
1.4統計學方法 借助統計學軟件SPSS.23處理資料數據,此次指標顯示為計數資料,開展卡方檢驗,結果表現為%,P<0.05證明組間存在差異。
2.1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表2 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2.2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表3 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嚴重創傷性血胸在臨床上具有發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點,為了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需要對患者進行及時搶救,依據患者的病情狀況來選擇手術治療方案。我國在治療嚴重創傷性血胸患者時,通常選用胸腔閉式引流,如果癥狀沒有得到改善,需要進行開胸止血處理,迅速找到出血點,將胸腔積血清除,從而確保治療、護理的有效性。
本文最終調查結果顯示,嚴重創傷性血胸患者通過有效治療、科學護理可以快速緩解患者病情,使患者在短時間內恢復到健康狀態,提高患者預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