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培紅 董紅艷
寧夏固原市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寧夏 固原 756000
類風濕性關節炎(RA)屬于一種全身性炎癥性的免疫性疾病,會導致人體關節發生畸形甚至喪失關節功能,對病人的日常生活、學習、工作都造成嚴重的影響[1]。健康教育能夠指導人們選擇最恰當的健康生活行為、飲食行為,從而達到預防疾病,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或者緩解疾病疼痛的目的[2]。本研究主要討個性化健康教育應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中的護理效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開展本次研究,抽簽法分為參比組(60例)與實驗組(60例)。參比組:男31例,女29例;年齡24-66歲,平均年齡(48.56±3.23)。實驗組:男28例,女32例;年齡23-65歲,平均年齡(48.531±3.08)。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P>0.05,可對比研究。
1.2方法 參比組:本組病人實施常規護理,首先將相關健康知識手冊發放給每位病人,指導患者合理用藥,囑咐患者適當進行運動。
實驗組:本組患者在參比組基礎上實施個性化健康指導:(1)健康知識宣教:責任護士首先設計類風濕性關節炎問卷調查病人對自身疾病知識的掌握情況,之后著重教育病人不理解的知識,加深病人對疾病的了解;醫院向病人發放有關健康知識宣傳資料,定期召開健康知識講座,為患者播放疾病相關的視頻資料。(2)用藥指導:詳細告知服用藥物應注意事項、具體用法用量、存在的毒副作用,告知病人不得隨意自行停藥、改藥,責任護士要每天監督病人按時、按量的服藥;如果病人發生藥物不良反應要馬上告知主治醫師及時處理。(3)心理輔導:責任護士應當及時疏導病人的不良心理,消除心理障礙,告知病人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對治愈疾病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鼓勵病人勇敢的與疾病作斗爭,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4)飲食指導:具體根據病人口味為其制定營養餐,規劃好病人每天飲食,確保病人機體營養充足,注意不要吃生硬、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禁煙禁酒。(5)功能鍛煉指導:責任護士應當為病人介紹一些有關功能鍛煉的知識,如果病人處于急性期,必須絕對臥床休息,將關節置于功能位;如果病人處于亞急性期,可為其開展被動功能訓練,維持病人的關節活動度。
1.3觀察指標 (1)在入院初、干預后3個月后對兩組病人的類風濕病相關知識進行調查,采取百分制測評,評分越高代表健康知識掌握度越好[3]。(2)依從性測評:分別在病人入院初、干預后3個月后,對病人的用藥依從性、飲食依從性、功能鍛煉依從性進行評價,采取百分制評定,分值越高代表病人的依從性越好[4]。(3)生活質量評定:采取本院資質的簡明健康量表評價,分值滿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病人的生活質量越好[5]。

2.1兩組病人干預前后用藥、飲食、功能鍛煉等依從性對比 干預前,兩組各項依從性對比P>0.05;干預后,實驗組病人的用藥、功能鍛煉、飲食等方面的依從性顯著高于參比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用藥、飲食、功能鍛煉等依從性對比分)
2.2兩組病人干預前后健康知識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干預前,兩組的健康知識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對比P>0.05;實驗組的健康知識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參比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健康知識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本研究對實驗組病人實施的個性化的健康教育,使得病人能夠充分的認識到自身疾病情況,能夠采取一個正確的態度對待疾病,增強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識,自覺遵從醫囑堅持用藥,堅持治療.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病人干預后,病人的用藥、功能鍛煉、飲食等方面的依從性以及健康知識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參比組,P<0.05。
由此可見,在個性化健康指導下,病人能夠自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掌握發病相關知識,有效控制疾病的誘因,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