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勇雷
長治清華機械廠職工醫院,山西 長治 046000
大隱靜脈曲張是下肢常見疾病,常見于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或久站工作的人群,如不及時治療會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的行走能力[1],目前,針對大隱靜脈曲張患者所采用的治療方法包括傳統剝脫術治療和經皮靜脈腔內激光閉合術治療,為了給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精準、科學的治療方案,比較兩種方法在治療效果以及患者滿意度的優劣性勢在必行[2]。目前,臨床上雖已開始采用經皮靜脈腔內激光閉合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患者,但臨床應用價值有待分析驗證,故本文將對經皮靜脈腔內激光閉合術治療與傳統剝脫術治療進行分析,判斷其臨床應用價值,具體分析如下。
1.1基本資料 從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間挑出已就診的138例大隱靜脈曲張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中有69例病患,男女患者例數分別為39例和30例,最小年齡34歲,最大年齡79歲,平均年齡50.56±12.41歲,平均病程5.13±3.11年。觀察組中有69例病患,男女患者例數分別為38例和31例,最小年齡32歲,最大年齡80歲,平均年齡50.53±11.39歲,平均病程5.14±3.08年。
1.2操作方法 對對照組實施傳統剝脫術治療方案,具體治療過程:手術前先對靜脈曲張位置進行精準標記,協助患者采取仰臥位,實施全身麻醉,然后于患處周圍皮膚進行消毒,手術入路選擇腹股溝股動脈內側,對大隱靜脈進行游離使其與周圍組織分離,在距離股靜脈0.5cm處進行結扎,于內踝前1.5cm處切口,將遠端分離、切斷后將其結扎,常規方式縫合傷口。
對觀察組實施經皮靜脈腔內激光閉合術治療方案,手術前先對靜脈曲張位置進行精準標記,協助患者采取仰臥位,實施全身麻醉,然后于卵圓窩處做1cm切口并將大隱靜脈高位結扎,然后使用8號套管針穿刺大隱靜脈主干,插入導絲,選擇直頭5F透光造影導管,順導絲導入大隱靜脈主干,撤出導絲置入激光光纖,將治療儀功率設置為12W,脈沖時間設置為1s(脈沖間隔也為1s),沿大隱靜脈走向進行壓迫從而使靜脈內腔閉合,完成后退出導管和激光光纖,穿刺分支并激光閉合,使用彈力繃帶進行包扎。
1.3觀察指標 觀察內容分為兩大部分:(1)統計治療效果,包括潰瘍、皮炎、色素沉著治愈率幾個指標。(2)統計患者滿意度,包括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度幾個指標,滿意度=(滿意+一般)/例數x100%。
1.4統計學處理 計算工具選擇SPSS 22.0版本軟件,治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都采用[n(%)]表示,進行“χ2”驗證。P表示比較差異顯著度,P<0.05則說明是有統計學意義的數據,P>0.05,則說明數據比較差異并不明顯。
2.1治療效果評價 統計結果顯示,觀察組和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包括潰瘍、皮炎、色素沉著治愈率)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效果[n(%)]
2.2患者滿意度評價 統計結果顯示,觀察組和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者滿意度[n(%)]
基于對大隱靜脈曲張的發病機理、病因進行分析,大隱靜脈曲張的高發性和危險性較為突出,必須要做到及早治療,才能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3]。因此必須要以治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為標準,為大隱靜脈曲張患者選擇最為科學的治療方案。
通過上述結果我們可以看到,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包括潰瘍、皮炎、色素沉著治愈率)好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經皮靜脈腔內激光閉合術治療更能提升治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4]。
綜上可知,傳統剝脫術雖然也能達到治療效果,但手術創傷大、術中失血量大,且術后傷疤明顯,極不美觀,故治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均不高[5]。近年來,經皮靜脈腔內激光閉合術近年來逐漸被應用到大隱靜脈曲張治療中,與傳統剝脫術比較,經皮靜脈腔內激光閉合術具有手術創口小,術中失血量小,肢體美觀度高等特點,故可有效提升治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在大隱靜脈曲張治療中價值巨大,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