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常艷 趙 星 白 楊
錫林郭勒盟中心醫院1.心內科;2.五官科, 內蒙古 錫林郭勒盟 026000
心律失常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其中主要包括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房室傳導阻滯、室上速、室速等[1],心律失常的發病機制往往比較復雜,具有多種誘因,如果不能在發病后及時進行治療,很容易誘發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臟驟停等多種疾病,病情嚴重的患者會出現死亡,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2]。在診斷中使用常規檢測雖然也可以確診,但是漏診率以及誤診率較高,并且效果較差,很多患者因此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3]。使用心內科電生理檢查,診斷率較高,患者對檢測滿意率較高。本文中選擇60例既往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具體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60例心律失常的患者,其中實驗組:男,女分別為16例,14例,年齡/年齡均值為:38歲到82歲、(48.72±1.32)歲。對照組:男,女分別為17例,13例,年齡/年齡均值為:37歲到83歲、(49.55±1.81)歲。選取兩組的患者一般資料差別較小,可以比較。本文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在對照組中使用常規檢測。在實驗組中使用心內科電生理檢查。在檢查過程中,患者進入導管室后,取仰臥位,常規消毒雙側腹股溝區及鎖骨下區,鋪無菌單,穿刺股靜脈或鎖骨下靜脈成功后在X線下插入電生理檢查電極至心臟相應位置連接尾線至多導電生理儀。應用Carto三維電生理標測系統,記錄腔內圖、標測心電圖。通過各種特定的電脈沖刺激,從而檢測患者是否出現心律失常,并確定心律失常發生的位置。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診斷結果,惡心嘔吐,嗆咳,咽喉疼痛,流淚等檢測不適反應以及患者對檢測滿意率的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2.0軟件分析統計,計量資料,T檢驗;計數資料,卡方檢測。P<0.05,那么差別較大。
2.1兩組的診斷結果的情況 對照組中有5例患者檢測出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有6例患者檢測出房室傳導阻滯,有7例患者檢測出室上速,有3例患者檢測出室速,有1例患者檢測出其他;實驗組中有9例患者檢測出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有8例患者檢測出房室傳導阻滯,有6例患者檢測出室上速,有5例患者檢測出室速,有1例患者檢測出其他;差異較大(P<0.05)。

表1 兩組的診斷結果的情況
2.2兩組的檢測不適反應的情況 兩組的檢測不適反應相比,差異較大(P<0.05)。

表2 兩組的檢測不適反應的情況
2.3兩組的患者對檢測滿意率的情況 兩組的患者對檢測滿意率相比,差異較大(P<0.05)。

表3 兩組的患者對檢測滿意率的情況
心律失常是一種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疾病,發病機制非常復雜,并且誘因較多。根據研究發現,心律失常的發病原因與患者的生活方式改變有重要的關系[4]。在檢測過程中使用常規檢測方法,在檢測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嘔吐,嗆咳,咽喉疼痛,流淚等癥狀,很多患者由于擔憂不良反應放棄進行檢測[5]。另外常規檢測的誤診率以及漏診率較高。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使用心內科電生理檢查,診斷效果較好,檢測的準確性高,并且在檢測過程中不良反應較少。心內科電生理檢測是一種微創的檢測,在檢測過程中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小,不會對病灶周圍的組織造成損傷。在進行檢查前,需要加強清潔,消毒工作,可以減少對檢查的影響。醫務人員需要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站在患者的角度考慮,從而提高患者檢查的配合度,減少檢查過程中出現痛苦。本文中選擇60例心律失常的患者,使用心內科電生理檢查的患者診斷率明顯高于使用常規檢查的患者,并且患者的惡心嘔吐,嗆咳,咽喉疼痛,流淚等檢測不適反應較少,檢測滿意率較高。
綜上,在心律失常的患者中使用心內科電生理檢查,有利于提高診斷率,減少檢測不適反應發生率,提高檢測滿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