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 影 孫云廣
1.柳州市中醫醫院解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廣西 柳州 545000;2.柳州市柳鐵中心醫院中醫科,廣西 柳州 545000
膝骨關節炎(KOA)是膝關節的常見疾病,根據病程的輕重患者受到不同程度活動限制,嚴重者會出膝關節畸形[1]。本文以88位患者為例,采用四妙丸方加味聯合推拿治療共同治療,探討此法老年膝骨關節炎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20年1月-2020年4月86例膝骨關節炎患者。納入標準:符合西醫診療標準及中醫濕熱蘊結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43)患者單純采用阿司匹林治療,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齡42-75歲,平均年齡(59.2±6.35),;觀察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45-72歲,平均年齡(58±6.95)歲。兩組患者從一般資料上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塞來昔布膠囊100mg/次,2次/d;托考昔片30mg/次,2次/d,4周一療程,接受2個療程。
觀察組:四妙丸方:蒼術、黃柏、薏苡仁、牛膝、連翹、忍冬藤各10g,煎服。服藥中配以推拿按摩:操作者點按膝眼、血海、足三里等穴位5min,后手根揉髕骨下緣,在此基礎上對膝關節進行搖法使膝關節屈伸、內外旋活動。4周一療程,接受2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1.3.1膝骨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制度 膝骨關節疼痛標準按照VAS(視覺模擬疼痛評價法),0分無痛,3分以下輕微疼痛,可忍受;4-6分疼痛影響睡眠;7-10分疼痛劇烈難忍。關節腫脹根據指壓觸痛法分為重度腫脹、輕度腫脹、無腫脹記為0、2、4分。活動范圍能力可根據步行、下蹲、上下樓梯觀察進行評價,按照不受限、輕度受限、重度受限記為0、1、2分。
1.3.2WOMAC評分指數 檢查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炎性因子含量變化,100為滿分,分數越高表示功能恢復越好。
1.3.3治療效果 根據臨床效果分三類:顯效:臨床癥狀消失,關節液中指標檢測正常;有效:臨床癥狀有改善,指標有所改善,但未完全達到正常水平;無效:治療后指標及臨床癥狀無好轉。

2.1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指標均有所下降,且觀察組下降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狀況對比分)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膝骨關節WOMAC指數比較 對比治療后7周、14周的兩組患者WOMAC-A、WOMAC-B指數,觀察組分數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膝骨關節WOMAC指數對比分)
2.3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對比[n(%)]
KOA作為老齡人群中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其病理變化是關節軟骨蛋白多糖合成異常而出現退行性病變,此改變會引起各種無菌性炎癥,炎性因子的大量滲出會造成關節結構遭到破壞,從而發生疼痛和功能障礙[2],因此及早治療對病情發展有控制作用。目前臨床上常主要使用非甾體類藥物治療,塞來昔布與托考昔片作為常用的抗炎抗風濕藥,可以抑制感覺纖維的興奮性和骨膜下的痛覺感受器。故本文以此二藥治療作為對照
在中醫學中,KOA屬于痹癥范疇,中醫認為此病的發病機制是老年人肝腎氣不足[3],邪氣入侵,致膝骨關節聚濕成痰,久而化熱,濕熱下注致使筋脈失濡養,關節受閉阻。本文所用藥方,為治療濕熱型關節炎的常用方,方中黃柏作主要藥物具有燥濕、清下焦濕熱的效用;薏苡仁可通筋利痹,健脾利濕,導濕熱經小便去;另外向此方中加入忍冬藤、連翹、秦艽,能夠增強清利濕熱、祛風通絡之力。
現代醫學表明[4],推拿法應用于膝骨關節可促進血流,降低炎性因子分泌。因此本文以四秒加味方配合推拿治療,探究對于老年膝骨關節炎的作用效果,本病中取足三里、血海等穴位推拿疏通病變部位,可達到祛瘀消腫的效果,同時按揉股四頭肌能夠加強局部血運。研究發現觀察組臨床癥狀指標與對照組相比明顯下降,且WOMAC和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
綜上所述,妙丸方加味聯合推拿治療老年膝骨關節炎可顯著降低炎性因子分泌,緩解患者疼痛,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