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帆
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放射診斷科,海南 三亞 572013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化[1],國家對優勢醫療資源的下探有政策性調整。如何借殼生蛋,推動醫改的前進步伐,真正下到基層,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面臨的困難多種多樣,比如患者對基層醫療不信任,上級醫院醫生的晉升空間,醫保覆蓋的范圍等等。最為重要的是如何能夠避開上級醫院醫生不愿"下放",甘心到基層工作的問題。另外,第三方影像中心報告互認,技術員掃描質量控制問題,報告書寫規范問題。結合臨床的途徑問題等都是亟待解決的困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遠程教育模式已經從試水階段,進入實質推廣階段[2]。特別是在2019年底,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全球?!巴Un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從線下教學轉到線上教學,各種專業會議講座也在彷徨后開始效仿。一時間遠程重建示教,病例重現展示,理論知識授課在線直播,遠程影像報告書寫及審核等手段由躊躇滿志、變成被迫紛紛大踏步推上前臺。從近期的調查結果顯示,這些線上授課的方法,已經或多或少表現出喜人的生命力。大量反饋信息都是正面的推崇。但暴露出來的問題也非常突出,亟待醫學教育工作者及時調整教學模式,快速適應“互聯網+醫學教育”新常態下高等影像醫學繼續教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的改革發展[3]。
既往基于4G網絡開展的線上遠程教育存在諸多不足。具體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醫學圖像傳輸慢,圖像不夠高清,丟失細節。比如高分辨率的肺CT檢查,無法在異地獲得準確的病變細節,影像帶教的效果和信心大打折扣;
2、無法實時指導技術員掃描操作。技術員的掃描水平是獲得合格醫學圖像的關鍵。不同患者需要不同個性化的增減掃描序列,調整掃描劑量等,都需實時把控。4G網絡傳輸速度,無法滿足高清情景再現的需要;
3、后處理重建無法做到同步,問題無法及時糾正。
4、交互系統網絡瓶頸,常常出現網絡卡頓,互動感受欠佳。
1、迅捷傳輸大容量醫學影像圖像,共享海量影像圖像,任意實況調取。
2、無障礙展開遠程示教/會診。
3、遠程虛擬現實重建示教、實時3D打印技術展示及多維重建示教[4]。
4、實現遠程人工智能定量分析示教。

5G當先,仍需基于互聯網+醫學教育的框架打造新型遠程網絡教學示范模式。需要突出高速網絡帶來的實時無延遲效果[5]。把以往受固于網絡速度無法實現的教學模塊添加到新的教學中心中來。并根據各地的醫療現狀和特色做好個性化改造。充分發揮5G的巨大優勢。依靠云端強大的計算能力,5G可將云端與區塊鏈實時無延遲互聯。以期明顯改善教學體驗。5G優化遠程網絡教學模式的構建包括a.內容海量的醫學影像圖片庫,可供隨時調取。b.在線實習課教室;c.仿真實驗室;d.情景再現讀片室;e.real time后處理帶教室f.直播問病室;g.網上考試室[6]。
a.嚴格制定教學計劃 每日堅持一小時早讀片、會診。穿插典型病例與疑難病例。利用5G實時直播[7]上級醫院早教學現場,保持互動通道。仿真在線共同學習提高。b.每周安排小課,針對小知識點講深講透?;鶎俞t生將自己醫院的相似病例上傳到云端,上級下級醫院共同建設醫學影像數據庫[8]。c.每月安排大講課。針對某項技術、某些新進展做深入講解。讓基層學員能跟上最新的影像新技術新業務的腳步。d.利用AR[9]、VR[10]等情景再現多媒體設備,幫帶基層醫院技術員和醫生規范化完成各個部位的掃描,做好標準化重建。e.三個月安排一次小考試,檢驗教學效果,。并與績效掛鉤。
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且分布不均。醫療水平呈現不均化分布。經濟發達地區,如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醫學教育相對優良,大都市巨大的磁吸效應,吸引了大量優秀的醫務工作者前往工作。而中小城市、邊疆及西部等欠發達地區的醫療水平相對欠佳。醫療優勢資源的傾斜,也限制了落后地區吸納人才的動力,所謂看病難,難于上青天。如何解困,讓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是國家衛生管理部門亟待解決的大問題。5G的出現,有望打破僵局,讓大城市優秀醫務工作者能通過網絡,實時的、手把手的傳授醫學知識,普及新技術新業務。提高基層醫務工作者的業務水平,造福當地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