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遠
某些患者在手術前會被要求禁食禁飲數小時,有的甚至在手術前一天晚上10點以后就不讓吃東西了。那么,為什么要在術前禁食禁飲呢?
其實,術前禁食禁飲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患者。我們知道,人在清醒狀態下,如果被食物或水嗆到會做出保護性的咳嗽、吞咽動作,以免食物或水進入肺部。但全麻狀態下的患者卻無法做到,這就意味著胃反流的食物及胃液容易進入肺部,造成誤吸。若嘔吐物誤吸到氣道,阻塞呼吸道,會造成患者無法正常呼吸,導致身體缺血缺氧,甚至可能誘發心跳驟停,從而危及生命。還可能引起呼吸道梗阻和吸入性肺炎,導致患者通氣換氣功能障礙,治療困難,死亡率極高。
是不是局麻就可以不用禁食禁水呢?當然不是。局麻發生反流誤吸的風險雖然沒有全麻高,但不代表沒有。所以,術前一定要遵醫囑禁食禁飲,不要覺得吃點東西才有體力熬過手術,這只會導致手術延遲或者取消。如果隱瞞進食,付出的代價可能是生命。
那禁食禁飲的時間都是相同的嗎?
當然不是。根據2014年《成人與小兒手術麻醉前禁食指南》,日常膳食中的主要成分為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由于消化吸收部位和化學結構的不同,它們在胃內被排空的時間也是不同的。因此,需根據攝入食物種類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禁食時間。對于清飲料需禁食2小時,清飲料包括清水、糖水、無渣果汁等,但不包含酒精類飲品;母乳禁食4小時;牛奶、配方奶禁食6小時;淀粉類固體食物禁食6小時;脂肪類固體食物,如肉類等油膩食物,需禁食超過8小時。
不同人群的禁食禁飲時間也有所區別,嬰兒及新生兒因糖原儲備少,禁食2小時后可在病房內靜脈輸注含糖液體,以防止發生低血糖和脫水;糖尿病患者手術時間應盡可能安排在第一臺手術,如若不能,可在病房內靜脈輸注極化液;術前需口服用藥的患者,允許在術前1~2小時將藥片研碎后隨少量清水服下;消化道手術或者其他手術對術前禁食禁飲有特殊或更高要求者,應按專科醫師要求實施。
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多數患者的禁食禁飲時間是過長了的。一方面可能是因為醫生在開具醫囑時并沒有考慮到不同人群的差異,且患者手術時間也難以確定,所以難以規定具體的禁食禁飲時長,只能統一通知術前一天晚上10點后不能吃東西。患者方面主要是對疾病和手術存有恐懼,多數只會擔心禁食禁飲時間是否足夠,而不會考慮過長的問題。
但長時間禁食禁飲引發的口渴、饑餓會讓患者在術前更加焦慮,沒有一個好的精神面貌,使得患者對麻醉藥物的耐受性降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手術風險。因為患者本身身體較為虛弱,或是合并糖尿病、高血壓、消化性潰瘍等原發病,長時間的禁食禁飲會增加低血糖、虛脫的發生幾率,同時也會加重原發病。此外,長時間的禁食禁飲會加重患者的應激反應,也會影響手術效果。所以,禁食禁飲并不是越久越好,建議在術前8小時可以正常飲食,術前6小時可以吃較少的清淡的飲食,術前2小時可以喝一些水等清淡的飲品。總之,應根據具體的情況來規定禁食禁飲時間,而不是一言概之。
那如果剛吃了東西就要急診,比如剛吃完飯突發急性闌尾炎或骨折,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呢?醫生首先會對患者的情況進行評估,如果病情還算穩定就會先進行手術外的一些治療,以緩解癥狀為主,再視情況禁食禁飲一段時間后進行手術。但如果情況危急需馬上進行手術,便會提前向患者及家屬告知手術的風險,在手術過程中盡力減少患者發生誤吸的風險,并隨時做好急救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