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生林
冠心病是一種嚴重威脅健康的心血管病,被稱為“世界級冠狀動脈災難”。在發達國家,冠心病死亡人數約占全部死亡人數的1/3;我國發病率也一直居高不下,且患病年齡趨于年輕化。門診中,初診患者由于對該病不甚了解,非常焦慮,常會問各種各樣的問題。以下問題是患者問得最多的,在此我做一個集中解答。
冠狀動脈(冠脈)是向心臟提供血液的動脈,當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引起管腔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出現胸痛、胸悶等不適,這種心臟病為冠心病。
根據冠狀動脈病變的部位、范圍、血管阻塞程度和心肌供血不足的發展速度、范圍和程度的不同,冠心病可分為5種臨床類型:無癥狀型、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型、猝死型。
不久前,中國疾控中心基于2017年全球疾病負擔的中國數據進行了分析,總結了冠心病的24個危險因素。其中,排名前5為:高血壓、壞膽固醇高、高鹽飲食、吸煙、堅果攝入不足。
當你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下列現象時,應提高警惕:勞累或緊張時突然出現胸骨后或左胸部疼痛,伴有出汗或放射到肩、手臂或頸部;體力活動時有心慌、氣短、疲勞和呼吸困難感;晚間睡眠枕頭低時,感到憋氣,需要高枕臥位,熟睡或惡夢過程中突然驚醒,感到心悸、胸悶、呼吸不暢,需要坐起后才好轉;性生活時感到心跳、心悸、胸悶或胸痛不適等;長期發作的左肩痛,經一般治療反復不愈;反復出現脈搏不齊,過速或過緩。
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是冠狀動脈造影,它是一種介入性的檢查,能直觀心臟血管狹窄的情況。
5.導致血管狹窄、閉塞的斑塊可以通過藥物溶通嗎?
藥物可以穩定斑塊,但“溶解”斑塊困難重重,目前尚無此類靶向明確藥物。他汀類藥物可以通過降低膽固醇,逆轉運斑塊內膽固醇達到穩定斑塊,降低斑塊破裂風險的作用。另外患者還應遵醫囑服用一種或兩種抗血小板藥物、β受體阻滯劑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初次用藥的患者,建議1~2個月后到醫院復查一次。一方面醫生會看看血脂是否達標,評估用藥療效,另一方面也要看看用藥后的安全性。狀態比較平穩的患者,建議3~6個月復查一次,醫生會觀察病變進展。
目前,治療冠心病的手術有經皮冠狀動脈球囊擴張術、經皮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和冠脈搭橋手術等。手術治療只能做到控制和緩解病情,最重要的還是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以免疾病復發。
心臟支架和心臟搭橋都是適合嚴重的心肌缺血,嚴重的心血管狹窄,藥物不能控制的情況。心臟支架植入手術是由心內科完成的,是一種微創介入手術,不需要手術切口。搭橋手術是由心外科醫生完成的,是一種需要開胸或微創(小切口)的有創手術。很多患者愿意選擇心臟支架植入,因為創傷更小。但支架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對于一些結構復雜、多支冠脈病變的患者,支架植入困難或效果不好,則需要搭橋手術治療。
不少患者誤以為支架一放就可以一勞永逸,停用所有的口服藥物,其后果就是支架內血栓再次形成、再狹窄甚至導致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藥物治療是一切冠心病治療的基礎,不論選擇植入支架還是冠脈搭橋,藥物治療都是不可缺少的。接受支架植入治療后,冠心病患者切莫掉以輕心,要堅持按醫囑按時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