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是幼兒初次以個體身份參與到社會中的主要場所,對幼兒今后的學習及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能夠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幼兒在幼兒園主要是通過活動的方式掌握各種基礎知識及技能,幼兒的生活中處處都存在教育,但因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難以維持長時間的學習狀態,游戲化的教學模式能讓幼兒主動接受教育,因此,就可以將游戲融入到幼兒的日常活動中,讓幼兒能在輕松快樂的游戲氛圍中得到鍛煉與成長。
【關鍵詞】幼兒園? 一日生活? 游戲策劃
【中圖分類號】G6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9-0113-02
3~6歲的幼兒各方面能力都在快速成長階段,教師要對幼兒進行全面開發,激發幼兒的各種潛能,讓幼兒能實現身心健康成長的目標。幼兒園主要是依據幼兒的階段特點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教育,幼兒的好奇心及思維的活躍度讓幼兒能快速掌握知識,但畢竟幼兒的年齡還很小,對于內容較復雜的知識難以完全掌握,但通過游戲的方式,降低幼兒對知識的理解難度,能幫助幼兒快速掌握教育重點,從而讓游戲的教育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1.幼兒園一日生活活動現狀
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質量,直接關系著幼兒的成長,只有對每日的活動質量進行嚴格把控,才能讓幼兒在幼兒園的每一天都有收獲,讓幼兒能在活動中鍛煉各種生活技能,開發幼兒的各項潛能,實現全面健康發展。但是當前階段很多幼兒園僅僅將幼兒的生活基礎技能作為主要培養內容,并沒有對幼兒的各項綜合能力進行開發,導致活動難以在教育層面發揮作用。幼兒園在組織一日活動中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首先就是幼兒園一日活動過于程式化,缺乏活力。很多幼兒園將幼兒的一日活動安排得滿滿當當,各項活動及游戲都是按照嚴格的時間標準進行,幼兒在這個過程中沒有自己活動的時間,在幼師的長時間監督和教育中,幼兒的思維持續處于緊張狀態,同時身體也處在緊繃狀態,長此以往,幼兒就會在這種固定的模式中逐漸失去活力,幼兒的自由發展以及思維的開發都受到影響。幼師在活動過程中對結果的關注嚴重超過對幼兒實際成長需求的關注,將活動作為一項任務,對活動的過程缺乏重視,幼兒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導致幼兒的內心受到忽視,從而與幼師的距離逐漸增大,不利于今后教育工作的展開。另一方面幼師忽視活動中各個環節的重要性,對各環節的目標設計并不合理。很多幼師在開展活動時,首先考慮的就是教學活動,對于生活活動的認識不足。
2.幼兒園一日生活游戲化的價值
2.1有利于因材施教
將幼兒在幼兒園一日生活游戲化后,幼兒能積極參與到游戲中,幼師能夠根據幼兒不同年齡的特點對游戲進行設計,滿足每個階段幼兒對游戲的需求。幼師在設計游戲時,可以站在幼兒的角度,將幼兒作為游戲的主體,充分考慮游戲是否滿足幼兒成長需求,是否能為幼兒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落實因材施教,讓每個幼兒都能在游戲中有所收獲,實現每個成長階段的小目標。另外教師要具備對幼兒的行為進行準確觀察及分辨的能力,避免各種危險行為的發生,讓幼兒在游戲中的各個行為都能得到有效監控與引導,保證幼兒的游戲質量及人身安全。
2.2有利于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將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游戲化能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1]。因幼兒的年齡還較小,對社會的認知還不完全,在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前需要家長及幼師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幼兒能在成長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幼兒在幼兒園生活及接受教育的時間較長,幼兒園有責任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教給幼兒什么是正確的事情,什么是錯誤的事情,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讓幼兒對價值觀有個初步的認知。因此,教師在設計游戲前,要對每個幼兒的特點及個性進行全面了解,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對特定的幼兒進行一日觀察,將這個幼兒在幼兒園一天的生活及參與游戲情況進行記錄與分析,找到幼兒在游戲中急需得到鍛煉與成長的部分,這樣才能對游戲進行充分改進,滿足幼兒的成長需求。但是因幼兒園的幼兒較多,教師在完成對整個班級幼兒的觀察中會耗費大量的時間,這就要求教師具備在短時間內完成對幼兒全方位了解的能力。戶外游戲是幼兒進行自由活動,充分發揮自主性的重要方式,在戶外游戲中幼兒的各種能力能得到有效鍛煉,不受室內場地的約束,在自由開闊的環境中更能激發幼兒的潛能,同時幼兒的各種行為也得到最大的釋放,這就給幼師創造一個觀察幼兒的機會,通過幼兒在戶外游戲中的表現發現幼兒存在的不足,引導幼兒進行改正,培養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3有利于了解幼兒園對幼兒的影響
幼兒園一日生活游戲化,能讓幼兒的活動區域根據游戲的形式進行適當調整,讓幼兒不再局限于特定區域進行學習與活動,讓幼兒的自由度得到最大限度發揮,同時幼兒也能有選擇性地參與到活動中,避免因游戲與幼兒的心理預期不同導致幼兒在活動中出現各種不配合的情況,影響活動進度。在游戲化后,幼兒能在游戲中得到充分釋放,真正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將幼兒的健康成長放在首要位置,給幼兒專屬的活動空間,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實現學習目標,更有利于教師對幼兒進行全面了解,觀察幼兒是否在幼兒園中得到發展,是否對幼兒的成長產生積極影響,對幼師開展后續教育活動有重要指導和借鑒意義。
3.組織幼兒園一日生活游戲化的原則
教師在組織一日生活游戲化的過程中要重點關注幾個原則。首先就是要讓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游戲中得到發揮,教師主要發揮引導、支持、合作作用[2]。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能積極主動參與到游戲中,同時提升幼兒對游戲的體驗感與成就感,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在游戲中得到展示與鍛煉,讓游戲的價值得到體現。其次教師在設計游戲時要目標明確,有針對性,不能失去教育的作用。一旦教師放棄游戲中的教育意義,讓游戲單純變成滿足幼兒玩耍的方式,那么游戲的價值得不到體現,僅僅是在浪費時間。因此,教師在設計游戲時要注重將教育理念融入其中,讓幼兒能在游戲中接受教育,潛移默化地吸收各種知識、鍛煉自己的能力。有目的性的游戲往往能讓幼兒在完成游戲的過程中獲得自豪感,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參與積極性,讓游戲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4.幼兒園一日生活游戲化的組織策略
4.1推動晨間游戲化的落實
將游戲化活動貫徹到幼兒的整個生活段,能讓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有所收獲。因此在幼兒走進幼兒園的那一刻開始,就可以開啟晨間游戲活動。早晨的時間對于幼兒來說十分重要,對幼兒的身體健康成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要充分利用這個時間段開展游戲活動,鍛煉幼兒的身體,讓幼兒能擺脫困倦的狀態,用更加充滿活力的狀態投入到幼兒園的活動中。教師就可以在晨間組織幼兒進行游戲活動,給學生提供多種游戲形式,如小山羊過河,教師可以組織幼兒以比賽的形式完成游戲內容,將幼兒分為兩個小組,在比賽過程中既讓幼兒的身體得到鍛煉,還提升了幼兒團隊合作能力,讓幼兒在晨間游戲中能實現快樂鍛煉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晨間游戲在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以及提升愉悅度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能實現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目標。
4.2區域活動游戲化
區域活動時幼兒園一日活動的重要部分,指的是幼兒在活動區中進行某種特定活動。幼兒園的活動區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活動點,在幼兒的生活中占據著重要位置,發揮活動區的最大價值是教師組織游戲時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充分調動幼兒的熱情,并且在游戲中開展教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實現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可以在活動區開展有關環保主題的游戲活動,通過多媒體設備給幼兒展現各種用廢棄物品制作從工藝品,讓幼兒了解廢棄物品的重新創作的可能性。之后幼師需要給幼兒準備好廢棄物品材料,如塑料袋、剪裁過的卡紙、瓶蓋以及吸管等,讓幼兒制作自己感興趣的物品,實現對廢棄物品的重新利用。教師要對幼兒的制作過程進行指導,同時對用具的安全問題進行重點關注,保證幼兒在安全的環境中完成作品的制作。在制作的過程中,幼兒的創造力得到有效鍛煉,并且在作品完成后幼兒的成就感也顯著提升,讓區域游戲活動的作用得到發揮。
4.3戶外活動游戲化
幼兒園在組織戶外活動時,也可以將游戲貫穿到活動中,在戶外游戲中,教師就可以利用戶外游戲的優勢對幼兒的合作能力進行鍛煉。教師可以選擇一處公園作為戶外游戲的地點,讓幼兒在接觸自然的過程中提升感知能力。教師在課程中可以設置收集樹葉的游戲,將幼兒分為幾個小組,收集不同的樹葉,在一定時間內收集較多的小組獲勝。在收集樹葉的過程中,幼兒會與其他小伙伴進行交流,在互相幫助與學習中完成對樹葉的收集任務,讓幼兒的合作交流能力得到鍛煉。幼師還要針對活動小組進行獎勵,但是對其他的小組也要進行表揚與鼓勵,讓幼兒能在游戲中感受到快樂,實現快樂成長的目標。
5.結語
縱觀全文,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時間在幼兒的成長中占據較大比重,因此幼兒園的教育活動質量對幼兒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園要想讓教育活動能夠發揮最大作用,可以將幼兒一日生活游戲化,在游戲中實現教育目標。幼兒園可以在晨間開展游戲活動,鍛煉幼兒的身體,同時還可以將區域活動游戲化,提升幼兒的創造力,并且還能將戶外活動游戲化,培養幼兒的團結合作能力,推動幼兒的全面發展,實現身心健康成長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芳.幼兒園韻律活動游戲化的應用策略探究[J].教育研究,2021,4(1):24-25.
[2]陸曉靜.淺談幼兒園一日生活游戲化的組織策略[J].才智,2020(10):164-164.
作者簡介:
趙雪蓮(1983年12月-),女,河北河間市人,一級教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