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處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教學過程,并且在高中政治課中,大數據與課程逐漸融合,文章主要針對于大數據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對于高中政治教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中? 政治? 大數據?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8-0051-02
數據是幫助人們對于客觀事物進行更好的觀察,并且通過測量,從而得到更加有效的信息。在大數據時代,大數據并不指的是簡單的數據,而是在互聯網時代利用數據進行分析的一種手段,換句話來說,大數據是一種基于數據和云計算為主,并且為社會的各個行業帶來技術方面革新的一種手段。在高中的政治課當中,主要是為了指導學生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社會觀,讓學生在高中政治課中養成良好的品質,大數據與高中政治教學相結合,可以為教育變革提供強大的技術基礎。文章主要研究利用大數據與高中政治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并且分析大數據的特征以及大數據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
一、高中政治教學及大數據的特點
在高中的政治教學過程當中,其課程較為抽象,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較難,并且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著實給學生理解并且掌握高中政治帶來了非常大的難度,導致大部分學生對于政治課程的印象較差,停留在了內容單調、掌握困難、理論難懂等方面。在傳統的政治課授課過程當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對于課本中的內容進行講解,就是所謂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并且課堂也只限于學校的教師當中,導致課堂當中學生只是一味地接收知識,并不能對知識有一個很好的理解。但是隨著大數據的到來,這為高中政治的教學模式帶來了前進的動力,并且為高中政治教學改革提供了技術基礎,將大數據與高中政治教學相結合,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高中政治課程,將枯燥的課程內容逐漸生動化。
大數據應用于高中教學有非常多的優勢,其中最主要的一種是大數據可以通過知識的匯總,從而為高中政治教學帶來非常豐富的教學資源,大數據的類型較為豐富,可以為政治教學提供視頻、圖片等多種信息,改變了傳統教學枯燥、乏味的上課體驗,豐富了教學內容,并且大數據具有數據更新快等優勢,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政治教學的效率。通過對于教學內容的精細化分析,可以將教學步驟進行細化,這樣能夠對每個學生每個單元的知識點掌握情況進行很好的了解,將大數據與高中政治相結合,能夠將教學成果發揮到最大化。
二、高中政治教學中大數據應用探究
(一)強化師生大數據思維
要想在當今大數據時代利用其進行高中政治的教學,教師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并且也起到了帶頭的作用,所以教師要創新教學思維,這樣才能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用大數據進行更好的教學。但是,這無疑對教師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教師要在高中政治的教學過程當中,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更加充分,也要掌握大數據時代的特點,充分了解大數據的各種方式方法,了解其中哪些大數據更適合哪部分的高中政治教學,從而提升課堂的教學水平。對于教師來說,不光要掌握大數據的應用理論,也要進行不斷的實踐,在實踐中找到更適合高中政治教學的方法,并且在課前以及課后進行不斷摸索,可以在班級內選擇幾名學生與教師一起探討,讓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給予老師相關意見,哪些大數據教學方法能夠受到學生的喜愛,并且更適合學生學習的掌握,真正將大數據落實到高中政治教學中來。
在課堂當中,教師要時刻銘記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要從根本出發,強化學生心中大數據教學的重要性,這對于大數據與高中政治課程相融合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相較于傳統的政治教學,學生已經接受了老師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在授課的過程當中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學生只是一味地聽老師在講知識點,而自身沒有對知識點進行吸收,在問題面前不會主動思考,隨著時間的發展,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學習習慣逐漸養成,最后高中政治課程的教學質量也會逐漸降低。
大數據應用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是一種積極的、與學生互動的思維方式,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主動去探索相關知識,這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積極性以及學習興趣非常重要,學生利用大數據進行學習時,可以對于知識點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大數據是將各種教學資源進行匯總,會使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將教學資源進行共同分享,這對于學生在當前的政治學習過程以及之后的工作當中,都會起到積極的影響,所以,將大數據與政治教學相結合是非常重要的。
(二)優化政治教學環境
如何對大數據的教學環境進行優化,最重要的一種方式就是構建精準化的教學模式,通過精準化的教學模式,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行很好的了解,并且通過大數據對于學生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找到學生知識點的薄弱處,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增強了高中政治教學的教學成果。
隨著當今社會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時代隨之到來,大數據教學與高中政治教學相結合,可以更好地進行精準化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發展提供了有針對性的幫助,讓學生在自主發展的同時提高了學習效率。大數據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以及對于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行專業的分析,為實現精準化的教學模式提供了技術基礎。在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當中,可以站在宏觀的角度對學生整體學習情況進行專業的分析,并且對學生可以做到全方位覆蓋,精準到每一個學生,了解其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實現有針對性的分析,并且根據薄弱點進行相應輔導,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高中政治學習水平。
建立相應教學模式的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硬件設施也要進行更新,學校要加大對于硬件設施的投入情況。在大數據的教學背景下,設備的更新才能支撐教學方法的更新,這樣才能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推動大數據時代在高中政治課中的融合,所以,資金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對學校的資金支持,大數據應用到教學當中來才能成為可能。
(三)豐富政治教學方法
大數據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傳統的政治課程的教學方式,并且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利用大數據的教學模式,可以在政治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隨之而生,例如慕課翻轉課堂、微課等。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內容較為枯燥,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對于政治課程的積極性較低。而微課的使用方法,是教師通過對于課程的錄制,將錄制的視頻放在公共交流的平臺上,這樣教師與學生之間就可以進行互動。視頻內容包含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同時也對課外的內容進行了拓展,在視頻的最后,教師會根據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預留相應的課后練習。
在利用大數據上課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利用課件等向學生展示知識點,并且對知識點進行補充,保障了課堂的完整性,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教師也可以在公共交互平臺與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討論,同時學生也可以進行打字等發言,這樣能夠起到學生與老師之間知識的溝通,教師通過觀察學生在課堂中提出的問題,能夠對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行了解,并且針對學生的問題更快速地進行解答,不會讓學生將問題從課上帶到課下,避免了知識的掌握出現漏洞。這種互動可以很好地改善當前師生之間的關系,學生之間對于知識的討論也有助于知識的記憶,實現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共同進步和學習。
在課后,教師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針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批改,從作業的批改過程當中發現學生的問題,以及作業的完成情況,通過大數據將學生的薄弱點進行系統化的記錄,也會根據學生薄弱點不同推薦相應的鞏固練習,真正做到全方位幫助學生學習高中政治課程。
三、結束語
將大數據與高中政治教育相結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學效果,可以更好地讓學生理解高中政治課程的學習內容。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用大數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課堂當中遇到的問題,并且是一直在傳統課堂內會經常出現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在高中政治的教學過程當中應用大數據方法,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共同努力,同時也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其中包括教育局、學校等。文章主要介紹了大數據以及政治教學中的特點,將兩者進行結合從而提出了大數據與高中政治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能夠很好地發揮大數據在當今時代下具有的優勢,從而更好地推動高中教學的創新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宏達,潘開艷.融合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大數據研究的視角轉換[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2):52-56.
[2]王學儉,王瑞芳.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2(3):105-110.
[3]宋艷玲,孟昭鵬,閆雅娟.從認知負荷視角探究翻轉課堂——兼及翻轉課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遠程教育雜志,2020,32(1):105-112.
[4]黎加厚.微課程教學法與翻轉課堂的中國本土化行動[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8(7):7-9.
[5]林立平.微課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探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電子版,2020(15):117-118.
[6]戴冬蘭.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時事政治教學策略新探[J].新課程導學,2020(10):60-60.
[7]王衛國.“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新趨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2):88-91.
作者簡介:
郭鋒(1980年-),男,山東單縣人,本科學歷,法學學士,主要從事政治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