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課程教學的效率一直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課堂教學的難點。本文從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等入手開展多維對話教學新模式的探索,采用課堂教學案例研究方法,研究了對話教學模式的概念和原則、對教師的要求和課程教學的作用、教學模式課例分析和教學過程課例反思等,推動了課程教學發展。
【關鍵詞】多維對話? 對話教學模式? 探究與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8-0065-02
1.對話教學模式的概念和原則
1.1對話教學模式的概念
對話教學模式是一種在教與學中運用多維度語言力量的方法,從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生我對話、師本對話、生本對話、師我對話等多維度對話方式進行教學的模式。對話教學不是一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它適用于任何教學方法,如講課、演示、討論、提問和回答,以及其他方法,都可以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高質量的談話而得到加強。對話教學通過真實的交流和課前、課中、課后各種維度的交流相互影響,促進溝通。師生彼此一方面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另一方面也真誠地關心談話伙伴的觀點,并努力幫助參與者分享和建立平等的教學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對話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1.2多維對話教學模式遵循的大原則
多維對話教學模式發展需要遵循五個原則。(1)系統性原則:教師和孩子一起解決學習任務,無論是作為一個小組還是作為一個班級,是多維度、系統地參與課堂教學形式; (2)互惠性原則:老師和學生互相傾聽,分享想法,融入不同的觀點;(3)支持性原則:學生暢所欲言,不用擔心回答“錯誤”會尷尬,幫助彼此達成共識;(4)累積性原則:教師和學生建立在他們自己和彼此的想法上,并將它們連接成連貫的思考和探究線;(5)目的性原則:教師有計劃和有目的地引導談話與特定的教育目標相聯系,需要呈現彼此對話的行為和內在思想的認同目的,最終達到多維度一致性溝通。在教學實踐中,需要教師及時高效精準地調節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教學模式,因此,課堂需要多維度的對話教學模式。
2.多維對話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和課程教學的作用
2.1多維對話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
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兩個因素:教師的語言能力和對話教學課堂交流模式。教師教學知識儲備影響學生成績,教師的知識和學生的學習收益相關的。教學知識儲備主要是指教師頭腦中的內容知識和邏輯組織。內容知識是教師教學的先決條件,一個老師必須有他自身學科領域的內容知識積累。邏輯組織主要是將積累的內容知識進行由簡單到復雜進行層次化,將符合學生由淺入深的理解過程,這些是多維對話教學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2.2多維對話教學話語模式對課程教學的積極作用
教學中的單向交流是一種旨在實現教師教學目標的工具性溝通方式,較為普遍,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的典型代表。而多維對話教學則是通過多維度、全反饋、內外一致的真實的交流促進溝通,該方式真誠地關心自己的觀點,關心書本觀點,關心談話伙伴的觀點,并努力幫助參與者分享和建立合作。有學者認為,對話不只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而是人們用來對教學經驗進行分類的框架之間的對話。由神經科學支持的心理學證據表明,交流中語言和思維之間的必要關系,以及語言的力量,能夠支持并增強學生的認知發展。對話教育反映了教師和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分析想法和探索價值,而不是毫無疑問地接受別人的肯定。所以筆者在初三的教學過程中,做了一系列記錄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多維對話模式比單向交流模式更能對課堂教學發揮積極作用。
3.在道德法治課程中實施多維度對話教學模式課例分析
3.1課前準備:師本、生本對話模式
教師在教學前需要充分準備,備學生和備教材,對教材可能預設的困惑點、疑難點初步進行預設。對學生知識的起點、對教材理解程度需要進行準確的預估,和合理地設計課前教學任務。進一步對教材進行文本解讀,依據課堂需要,積累時事熱點材料;同時對課堂的節奏、可能性的困難和教學變通的形式進行高效的對話和預設。然后,學生對書本知識進行結構性的思維導圖式的整理,提出自己的困惑點,優化后進入下一環節授課學習,這些都離不開教師和教材對話、教師和學生對話、學生和教材對話等教學模式。
3.2課堂教學:多維度對話模式的實踐
(1)生本及師生對話模式引入教學主題。例如在《中國之制與中國之治》課堂教學中,通過生本對話,課前任務單預習提綱的反饋,對課本中核心句歸納和填空。及時的預習反饋,通過生本和師生對話模式澄清學生對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知識與時俱進的內容的變化,再一次對于我國已經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師生對話強化知識的記憶。通過生本對話和師生對話模式進行反饋、總結和澄清,引入本課課題。
(2)講授新課中多維度的、系統的師生互動和學生間互動對話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對話模式是多維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情境生成。它是一個事先預設與自然形成相統一的過程,也是關注課堂、關注師生、關注教學當下情境的系統性過程。例如在《中國之制與中國之治》課堂教學中,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模式交互進行,通過設計層層深入的對話內容和小組活動、視頻觀看和對比等形式開展多維度、系統式的對話模式開展層層深入的課堂教學。有小組論壇匯報,學生間互動對話環節,也有師生對話形式,共同對任務單內容澄清,同時對彼此對話主題的歸納和分析,整個課堂教學的環節充滿著多維度對話模式,生自我對話和師自我對話,以及師生自我對話模式綜合運用,顯現出一個互動有序、系統式的課堂教學過程。
(3)課堂延展,實施多維對話模式。課后的學習任務的延展,既是師生對話模式的繼續,又是生生對話、生自我對話模式的實踐,這是課堂知識的升華。例如在《中國之制與中國之治》課堂教學中,設計了課堂延展“我給中國之治建言獻策”。這個部分的對話是對本課知識的升華和延展,可進一步鞏固課堂教學的知識,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潤物細無聲的實踐多維度對話模式的體現之一。
4.課堂多維度對話模式教學過程課例反思
道德與法治課程對話模式實踐的過程中,一些老師在封閉式問題中得到了正確的答案,但是他們在解釋的時候對這個概念有誤解。例如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初三年級第三課第一框題《新型的民主》這一節課教學時,在分析探究與分享這部分知識時,學生對觀點的認識:“有能力的人,我就選他”這個觀點,學生如何看待進行對話討論。學生回答都說這個觀點是對的。之后對話教學進一步澄清——有能力——就選,那么如何看待一個人呢?進一步引入學生的思考,學生發現之前的判斷有不足,還要考慮這個人的道德水平。這樣的對話體現了集體、互惠、支持性,累積性、目的性這五個原則。
在筆者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課堂中,運用多維對話教學模式,學生的參與度很高。教師主導學生參與,學生對完成學習任務的貢獻很小。筆者在教研過程中觀察過和遇到過其他教師的課堂,發現有些學生的參與沒有被觀察到。老師提出問題,請一些學生來回答問題,如果回答質量不高,有些老師自己就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這樣以教師為中心就忽略了學生的狀態和反饋??偟膩碚f,在單向交流課堂上,學生的想法沒有得到反映;而教師的知識總結和教學講解為主導,課堂上學生不被建議說出他們的想法。因此,有些時候的課堂教學中,對話教學的集體特征是膚淺的,此時對話教學的集體特征也是缺失的。老師在班上占主導地位,學生沒有責任。幾乎沒有學生的解釋、敘述和提問。老師沒有把學生的答案相互聯系起來,這樣意味著老師不鼓勵學生支持或反駁其他學生的觀點;相反,他們會問其他問題或繼續討論,而學生還沒有達成共識,教師就權威性地總結了這個觀點,在學生中沒有反映出有爭議的想法。而在多維對話教學模式課堂上,“老師不放過任何機會,讓學生的觀點之間有明顯的聯系,并促使學生將自己的觀點與他人所說的聯系起來?!?/p>
5.總結
探究與反思結果表明,由于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實施多維度對話教學模式需要遵循五個原則,在教學實施的三大階段中,根據不同的內容,需要采用適合維度的對話形式,有效的生成教學資源,實現階段性的教學目標,這是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既發揮教師的教學組織作用,又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既要欣賞教師自身的優秀教學資源,又要及時發覺學生課堂生成的閃光瞬間,師生在多個維度的對話教學模式指引下,逐步實現和形成共同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生動活潑有趣的多維度課堂教學模式。教師通過課堂觀察和教學反思的方法比較分析,可以推動實施高質量多維度的課堂對話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白超群.高中政治課實施有效對話教學的策略研究——溫州市 S 高中為例[D].浙江:溫州大學,2016:1-39.
[2]郭長華.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與實踐[D].河北:河北師范大學,2012:1-25.
[3]葛紅亞.基于高中歷史新課改的對話教學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09:1-36.
[4]李斌.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語文對話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2):125-126.
[5]潘世超.基于彈性設計的初中語文對話教學[J].基礎教育研究,2018(5):35-36.
作者簡介:
劉愛軍(1979年4月-),女,漢族,江蘇南京人,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