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各個領域中科技的演進與迭代,促使行業開始重視信息技術的運用,希望借助技術減少行業中人力資源的浪費,降低工作成本。基于此,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應運而生,代替了部分高重復、機械性的工作,減輕員工工作壓力。本文對學校中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專業課程學習進行思考,先對其定義進行闡述,然后從理論與實踐的視角,將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與財務工作結合,幫助學生確定學習內容、環境、方法與學習效果建議,旨在通過此為機器人流程自動化這一新專業提供些許建議,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關鍵詞】人工智能時代?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專業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2;P2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8-0075-02
人工智能時代下,各領域都嘗試運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以此提升工作效率,為企業創造更高價值。但是現在很多人不了解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更不能將其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基于此教育領域開始重視對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專業課程的構建,希望培養出更多高技能、高技術人才。
一、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定義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英文名稱是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是其縮寫。信息技術快速更迭的現在,我國涌現RPA潮流,機器人流程自動化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國際中對于RPA的解釋為:畢馬威與普華永道對于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流程定義為“數字化勞動力”,即具有一定智能的軟件,替代一些人工操作,即重復性強、機械性強的工作都可由計算機完成;德勤提出機器人是通過模擬,代替人工進行日常高重復、標準型與大批量的工作;安永對于機器人流程自由化的解釋是在計算機中現有程序上,繼續解析數據,然后操作,繼而完成與其他信息系統的通訊,就不用進行重復、長期的IT開發,打破了信息系統孤島。無論是從哪個角度定義機器人流程自由化,都凸顯其節約成本、解放人力的特點。不但可將人機交互中,流程重復、低速度、高機械的操作交給了機器自動運行,還能將此信息系統集成希求,由高開發成本變為實施周期短的開發需求。RPA中雖然有Robotic一詞,但是此不是具有實體形態的機器人,仍是一種可以自動運行的軟件[1]。其作用是將工作中的機械性、重復性強的工作變成流程自動化的程序,由自動化程序模擬人操作,進而由程序指揮,代替人類自動完成操作。即大大減少人們的機械性重復操作,促使其將更多精力放在高附加值的工作中。
每個行業中都可使用RPA技術,促使流程自動化,如人力資源、運維、供應鏈、審計與金融、財務等。本文以財務為例,討論人工智能時代下,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專業學習的思考。
二、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學習的思考
(一)學習內容分析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是新的專業,對于此學習內容的選擇與設計,也是重要的部分。我們將學習內容作為一個繁瑣的、閉環的活動,需教師不斷引導學生調整與糾正。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學習的理論要與實踐結合,就需與其他專業結合,形成應用的工學結合課程。在此將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與財務結合,助讀者更好理解RPA學習內容。
一方面,課程定位。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與財務結合,需要學生先具備一些財務理論知識與技能,如財務會計與管理理論知識、會計信息系統與Excel運用技能等。RPA財務機器人作為一門理實一體化課程,理論課程內容占比為4,實訓課程占比為6。理論課程主要講解財務機器人的基礎知識與運用場景、工作流程等;實訓方面則包含機器人的運用、RPA軟件開發組件的運用、管理、部署與運維機器人,通過RPA課程的學習,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機器人工作的原理,知道機器人數據采集、業務工作的關系,可以在實際工作中運用機器人,配合工作人員完成調研與流程設計,可以在RPA環境中,完成機器人流程的開發、部署與運維管理等。
另一方面,教學內容設計上。本課程是基于RPA技術,講解財務機器人的運用。但是不建議學生依據RPA技術的功能組織教學內容。因為這種形式無法同時突出財務與RPA的特點,所以建議從實際案例組織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課程的學習內容,借助財務案例,實施圖像識別自動化、Excel讀取自動化、郵件處理自動化等,學會財務機器人的運用。如網銀賬戶登錄RPA,完成驗證碼的圖像識別;電子發票處理登錄RPA,就可在郵件中,自動獲取圖像發票并提取發票信息、保存發票文件、寫入表格數據文件等等。此類教學內容的設計,是為了迎合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課程的運用場景,會基于各種功能的財務機器人,組織運用案例,為其工作領域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這種將RPA教學中融入財務實際用用案例,既貼合實際,又能鞏固理論知識,學習效果更佳。
(二)學習環境支撐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學習中,理論學習可以在教室中進行,對環境沒有更多的需求。但是是實訓類課程的學習對環境要求較大。以RPA財務機器人的應用與開發學習為例,其支撐的環境需要有RPA環境與仿真系統環境。
RPA環境包括管理端、開發端、客戶端等,此是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學習的核心,如財務機器人課堂中的理論學習與課后實訓,都要在此環境支撐下進行。RPA產品架構,包括RPA開發端(為開發人員編寫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提供開發環境)、RPA管理端(管理人員監督與管理RPA客戶端運行情況)、RPA客戶端(由RPA客戶使用,代替人工的操作程序)。對于RPA產品的選擇,可以是國外品牌,如Automation Anywhere、Blue Prism等,也可選擇國內品牌,如達觀RPA、UiBot等。對于品牌的選擇,要結合學生英語水準,雖然現在大多數品牌中是以中文版展示,但是因為RPA是新技術,網絡中與此相關的學習資源還是以英語居多。而國內品牌的相關資源則以中文版有關。基于此要結合學生英語能力選擇適合的產品。
仿真系統環境作為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實訓學習的主要環境,是由RPA機器人運行的仿真軟件環境,使開發人員依據教學內容開發的,仿真系統環境包括仿真開票平臺、仿真網銀平臺、仿真開票平臺等。仿真系統環境可引導學生在使用已有信息系統、程序基礎上,嘗試代替人工操作信息系統與應用系統。實際學習中,很多工作可以在真實的軟件環境中完成。例如,操作系統中融入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可以自動采集電子發票文件。之前很多財務機器人可能因為財務軟件中的權限或者業務閑置,不能真正實現RPA的價值。如網銀轉賬機器人往往是先合法訪問賬戶,然后再進行轉賬操作。再如納稅業務操作中,納稅業務機器人需先合法登錄國家稅務局網站,然后再進行納稅的有關操作。所以,仿真系統環境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專業課程中就顯得很重要。借此需結合上述教學內容,設計適合的學習環境,供學生高效學習。
(三)學習方法分析
結合上述學習內容與學習環境的支撐,建議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專業教學中,運用情境法與案例法結合的形式實施學習,此需要教師輔助,課中在進行理論知識講解的時候,需創建工作情境,引出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相關任務需求,出示適合的機器人案例,并由此引入教學內容。通過案例的觀察,讓學生感知機器人的運行過程。然后教師講解機器人的工作流程,讓學生將信息技術與實際業務流程結合,進而完成從用戶功能需求,到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思維對接,進一步實現工作業務與學習內容的銜接[2]。學生在此進行了解機器人運行配置、監控、狀況統計的匯總等。最后,在完成理論學習后,就可結合對應案例配套實訓,通過學生親身經歷機器人的開發與部署,并完成如財務機器人功能的開發。圖1為增值稅發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實訓過程中,學生借鑒情境法與案例法的實施過程。
(四)學習效果評價的建議
為了讓學生更好掌握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知識,并可以開發、部署與運維管理機器人,在實施課程考核的時候,學校要以重技能、輕平時為原則。考核內容包括三方面,即理論知識考核、實踐考核與素質考核。在此技能考核是關鍵,占總考核60%左右,剩余的知識考核與素質考核分別為30%和10%。每一部分考核都包括平時成績與考核成績,轉變傳統教育考核形式,將平時考核為重點,如知識考核中的平時考核為20%,期末考核為10%;技能考核中的平時考核為40%,期末考核為10%;素質考核中的平時考核占10%,期末考核為10%。
基于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專業是順應時代與技術發展,產生的新一門課程,學生對此的學習目標就是可以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助單位提升技術管理能力。但是對于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專業相關知識的學習,還需學校與教師不斷探索,充分提升本專業學生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陳舒,倪民軍.智能化對我國會計教育的沖擊思考——以財務機器人為例[J].國際商務財會,2020(1):61-64.
[2]程平,陶思穎.基于ADDIE的“互聯網+會計”MPAcc財務共享課程教學設計——以重慶理工大學為例[J].財會月刊,2018(22):24-29.
作者簡介:
劉潔(1983年-),女,漢族,江西宜春人,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軟件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