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富廷

【摘要】本研究對環縣農村小學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探討其教學自主性的現狀。研究發現:農村小學教師教學自主性處于中上水平,大部分的教師擁有自主教學的能力;農村小學教師教學自主性在學歷、教齡、婚育狀況等因素上存在顯著差異。對此,國家、學校應該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的收入水平,完善教師責任標準;教師應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學校開展多樣式創新教學教研活動,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師? 教學自主性
【中圖分類號】G625.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3-0023-02
一、問題的提出
教學自主性是教師自身內在的自主性和外在的教學自主的權利。[1]教學自主性貫穿在教師的整個教學過程中。[2] 隨著國家不斷重視、支持教育,農村教師的專業水平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但是,我國部分的中小學教師仍存在教學觀念落后、教學自主性不足等現狀。[1]顯然,教學自主性已成為衡量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標準。基于此,筆者對甘肅環縣農村小學教師教學自主性的現狀進行研究,為農村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參考。
二、研究設計
(一)調查對象
本研究對甘肅環縣農村小學教師隨機發放問卷,共發放180份問卷,回收148份,回收率為76%,其中男教師45人,女教師103人。樣本從學歷層次來看,大專占27.7%,本科占72.3%;從年齡來看青年教師(24~39周歲)占73.9%,中老年教師(40歲以上)占26.1%;從教齡上看,9年以下占65.2%;10~15年占23.2%,15年以上教師占11.6%;從職稱來看,未評教師占39.1%,中高級職稱占60.9%;從月收入來看,3599元以下占36.2%,3599~4499元占47.1%,4499元以上占16.7%;樣本中,未婚教師占42.2%,已婚教師占57.8%。
(二)調查工具
姚計海、申繼亮編制了教學自主性問卷,確立了自發性、目的性、責任性、獨立性、勝任性、自省性和自控性結構因素。[3]本問卷的維度是根據教學自主性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的特點來劃分,這是基于姚繼海學術成果改編而成。問卷共29題,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學歷、職稱、教齡、收入、婚育等7個方面的因素,共7題。第二部分為教學信念、目標、內容、方法、反思和評價六個維度,共計22題。問卷采用李克特的五點量表進行設計與統計。(從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利用SPSS23軟件統計問卷的Cronbach'sa系數為0.898,內部一致性良好。
為了深入了解調查者的想法,本研究用目的性抽樣法分別從一年級(本科,4年教齡)、三年級(本科,8年教齡)、六年級(大專,10年教齡)各選取一名教師進行訪談。
(三)調查過程
本次研究的過程分為兩個階段。首先,2020年9-12月通過對甘肅環縣10所農村小學教師發放問卷。其次,對三位小學教師進行訪談并用錄音筆進行錄音。
三、研究結果
(一)農村小學教師教學自主性處于中上水平
研究結果(見表1)表明,教學信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反思、教學評價等六個維度總體均值為4.08365分,可見,農村小學教師教學自主性處于中上水平。
表1? 農村小學部分教師教學自主性水平的總體情況
(二)農村小學教師教學自主性的差異分析
為了了解甘肅環縣農村小學教師教學自主性的情況,本研究分別從教師的年齡、學歷、教齡、收入、婚育狀況進行差異分析。
1.農村小學教師年齡在教學自主上存在顯著差異
通過對數據進行了單因素方差檢驗,發現:農村教學自主性在年齡上存在顯著差異。教學信念、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反思的平均值分別是4.15分、4.54分、4.49分、4.42分、4.38分、4.48分,各維度均值差異不明顯。非青年教師教學自主性的在教學信念、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反思的均值分別是2.57分、3.39分、3.70分、3.04分、3.52分、2.89分,其中在教學目標、內容、方法上的均值在3.3分以上,而在教學信念、反思上均值較低。由此可以看出青年教師的教學自主性高于非青年教師。
2.農村小學本科學歷的教師教學自主性高于專科學歷的教師
通過對數據進行了單因素方差檢驗。發現:專科學歷教師的教學信念、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反思的均值分別是3.20分、3.86分、3.74分、3.90分、3.60分、3.72分,其維度的均值在3.1~3.9分之間。本科學歷教師的教學信念、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反思的均值分別是4.75分、4.95分、4.88分、4.84分、4.67分、4.78分,其維度均值在4分以上,可見,本科學歷的教師教學自主性高于專科學歷的小學教師。
3.農村小學教師教學自主性在教齡上存在顯著差異
本研究進行了單因素方差檢驗,發現:教學自主性在教齡上P值<0.001,存在顯著差異。9年內教師的教學信念、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反思的均值分別是4.37分、4.69分、4.85分、4.58分、4.61分、4.57分,這六個維度上的均值在4.3分以上;10~15年教齡的教師教學信念、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反思的均值分別是2.51分、3.33分、3.17分、3.73分、2.50分、2.84分,其維度均值在2.5~3.7分之間;教齡在16年以上的教師教學信念、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反思的均值分別是3.33分、4分、4.12分、3.83分、3.96分、4.07分,其維度均值在3.3~4.1之間。可知,10~15年的教師教學自主性最低。
李道社等經過調查發現:男女教師教齡在11~15年時職業倦怠均很嚴重,會影響教師教學能力與積極性。
4.收入高的農村小學教師的教學自主性高于收入水平較低的教師
通過對數據進行了單因素方差檢驗,發現:農村小學教師的自主性與教師收入水平的P值<0.001,顯著差異。月收入在3599元以下的教師的教學信念、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反思的均值分別是3.74分、3.52分、3.74分、3.70分、2.81分、3.41分,其維度均值小于3.8分;月收入在3599~4499元教師的教學信念、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反思的均值分別是3.63分、4.19分、4.50分、4.10分、4.67分、4.30分,其在各維度均值在3.6~4.6分之間;月收入在4499元以上的教師自主性在教學信念、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反思的均值分別是4.71分、4.94分、5分、4.47分、4.65分、4.78分,其各維度均值4分以上。因此,教師的教學自主性與教師收入水平呈正相關。
四、討論與建議
甘肅環縣農村小學教師的教學自主性水平在中上水平,但在性別、年齡、學歷、職稱、教齡、收入、婚育狀況上存在顯著的差異。所以,教師自身的因素是影響教師教學自主性的關鍵。針對此現狀,本研究從國家、學校和教師自身提出誠懇的建議。
(一)國家、學校應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的收入水平,完善教師責任標準
調查結果可知教師的收入水平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自主性。教師在農村教學環境比城市差,面對的教育對象一部分是留守兒童,在教育上會比城市的教師多一份壓力。在如今生活水平較高的社會,已婚已育的教師無論是在經濟還是時間精力上會有更大的壓力。當教師的付出與收入無法平衡的狀態下會導致教師工作積極性下降,從而影響到學生的教育質量。對此,國家應該提升教師的薪資待遇。與此同時,學校在提升教師的收入水平的前提下完善教師的責任標準,提升教師教學動力,提升教育質量。
(二)教師自身素質影響教師教學自主性,教師應該提升自身專業素養
職業倦怠就是教師對自身工作缺乏興趣、缺乏活力和創造力。研究結果顯示,年齡較大教師在教學信念、反思的維度上教學自主性較低,已婚教師在教學信念、教學目標、教學反思和教學評價上的維度上教學自主性較低。所以,非青年教師、已婚教師在教學各方面的積極性較低,他們教學自主性發展動力不足。
五、結語
本研究從甘肅環縣農村小學教師教學自主性進行研究,期待為農村小學教學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不能夠代表全部甘肅環縣的農校小學教師的教學自主性。筆者研究水平有限,文章可能有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
參考文獻:
[1]姚計海,申繼亮.教師教學自主性問卷的編制與修訂[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0(3):302-307.
[2]姚繼海.教學自主: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J].中國教育學刊,2009(6):83-86.
[3]呂林海.教師教學信念:教學活動中技術整合的重要影響因素[J].中國電化教育,2008(4):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