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龑 凌正鴦

【摘要】歷經20年的發展,浙江省專業學位的規模已占據研究生教育的半壁江山。作為出口標準之一的學位論文因為容易量化、可操作性強而成為提高專業學位培養質量的重要抓手。為進一步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激發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浙江省從2017年開始正式啟動了浙江省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評選工作,盡管博士學位論文沒有限制專業學位,但碩士部分卻局限于學術型。隨著專業學位教育規模的持續擴大,建立涵蓋多種類、多學科的專業學位優秀論文評選機制,完善專業學位質量保障體系,勢在必行。
【關鍵詞】專業學位? 學位論文? 評價機制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浙江省教育廳一般科研項目(人文社科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優秀畢業成果(學位論文)評選機制研究”(編號:2018-027)研究成果,為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學會資助課題。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8-0017-03
浙江省專業學位始于1994年,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為順應教育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高層次創新應用人才的多樣性需求,在國家專業學位發展政策的宏觀指引下,浙江省確立了專業學位與學術學位兩類模式并重的培養格局。隨著專業學位規模的持續擴大,如何保證其出口質量成了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其中,作為出口標準之一的學位論文常常因為容易量化、可操作性強而成為提高專業學位培養質量的重要抓手。
研究生教育是一項前后互相聯系的系統工程,從招生選拔、人才培養到論文答辯,環環相扣,如果說前兩個環節是播種和耕耘,那么學位論文就是收獲。專業學位以理論知識為基礎,以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解決實踐問題為導向,職業性與學術性相統一的特點決定了其發展既不能照搬學術學位的發展模式,又不能完全脫離學術性,目前公開的專業學位培養方案都對畢業論文做了明確要求。[1]優秀的專業學位論文不僅反映學生的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是學生和導師實際工作的總結升華,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該領域的總體水平,是衡量專業學位出口水平的重要指標。
2014年,為保證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出臺了系列文件,將學位論文抽檢結果作為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重要觀測指標。同年,浙江省學位辦對全省碩士學位論文進行了論文抽檢,從結果來看,專業學位論文的質量普遍不高。為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浙江省從2017年開始正式啟動了浙江省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評選工作,盡管博士學位論文沒有限制專業學位,但碩士部分卻局限于學術型。優秀學位論文的評選有利于研究生培養單位、學生個人之間形成良性的競爭關系,充分發揮優秀學位論文的示范效應,保障學位論文的整體水平進而提升學位培養質量。隨著我省專業學位教育規模的持續擴大,建立涵蓋多種類、多學科的專業學位優秀論文評選機制,完善專業學位質量保障體系,勢在必行。
一、當前專業學位論文評價現狀
伴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截至目前,全國共成立了36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教指委”)。為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擴大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社會影響力,部分成立較早的教指委率先開展了本專業優秀學位論文評選工作。如全國公共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自2005年開始組織第一屆優秀論文評審,至今已開展七屆,評審出優秀論文108篇,獲獎學生范圍涵蓋43所高校。全國教育、法律、獸醫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自2006年開始組織專業學位優秀論文評選活動。各類評優活動的開展,對提高本專業學位教育質量、推動高校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創新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還有近半數的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并未開展類似評優活動,已經開展的優秀論文評選周期也不統一,有的間隔一年,有的間隔兩年,甚至同一專業內的評選周期也不穩定,有些評選還缺乏明確的標準;這也表明專業學位的優秀論文評選還處于探索階段,評價標準還未達成共識,評選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二、專業學位優秀論文評選機制構成的基本要素
(一)合理開放的評價體系
專業學位論文是學生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及研究方法對行業、領域內的問題進行應用性研究的成果。201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的《碩士、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指出:“專業學位的學位論文,必須強化應用導向,形式可多種多樣。鼓勵采用調研報告、規劃設計、產品開發、案例分析、項目管理、文學藝術作品等多種形式,重在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理論、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位論文答辯形式可多種多樣。”《方案》為專業學位論文形式的多樣化提供了原則性意見,我國現有的專業學位設置方案以及各教指委對專業學位論文的形式規定都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例如金融碩士學位論文可以是理論研究、調研報告、案例分析、畢業設計;法律碩士學位論文可以是研究論文、案例研究或調研報告;工程碩士學位論文可以是一個完整的工程技術項目的設計或研究課題,或是技術攻關、技術改造專題,或是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2]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的代表性學習結果,其形式和標準涉及如何評價學習結果的問題。”[3]專業學位論文形式的多樣性,決定了專業學位論文評價體系的開放性。在專業學位論文評價標準的制定上,既要考慮具體學科與領域的特性,尊重各教指委關于專業學位的指導方案,建立與特定職業領域特點相適應、更加注重實踐應用能力和職業發展潛力的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標準,又要學會求同存異,在多樣的論文形式及標準中找出規律性的共性,在多元與標準之間尋找一個折中點,制定出可以量化的評價標準,實現多元化與小一統的結合。[4]
縱觀各專業學位教指委及學會的優秀學位論文評選辦法,可以發現,對優秀專業學位論文的界定有如下共性:
1.專業性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其學位論文的選題“應來源于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必須要有明確的職業背景和應用價值”[2],專業性和實踐性是專業學位的基本屬性也是專業學位區別于其他學位類型的本質特征,其重點是強調學生的職業實踐能力。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2013年印發的《關于深入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意見》也明確指出,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育應“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結合為途徑”“專業學位論文選題應來源于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要有明確的職業背景和行業應用價值”。[5]專業學位論文的來源及研究范疇可以千差萬別,但都必須來源于實踐,即實踐成果的理論化。研究類論文選題應密切聯系本專業研究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調研類論文選題應來源于本專業應用研究領域的實際問題,注重對社會、政府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調查研究。藝術類專業學位論文寫作必須與藝術創作實踐緊密相聯,“根據創作領域,結合作品展映或舞臺表演創作實踐,在對作品進行專業分析和理論闡述的基礎上完成”。[2]
2.學術性
專業學位作為一種學位類型,屬于高等教育的范疇,建立在系統的專業知識基礎之上,強調運用所學到的基礎理論知識與方法來解決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旨在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學術訓練對于個體創新能力的培養、科學思維的訓練以及科研能力的發展是專業學位所必需的,加強專業學位出口標準的理論高度是區別于職業教育的根本所在。
在專業學位論文的學術要求上,需要有一定深度、獨立見解或理論創新性以及正確運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內容合乎學位論文的寫作規范。專業學位論文既要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學運用,也要遵守學術倫理,符合學術規范和學校授予學位的相關規定。
全國工程碩士教指委于2018年5月4日發布的《關于制訂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學位辦[2018]14號)進一步明確了工程碩士“思想政治正確、社會責任合格、理論方法扎實、技術應用過硬”的全面育人觀,并首次提出論文評審應審核“論文作者掌握本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的情況”。
3.應用性
專業學位論文來源于實踐,又要作用于實踐,在理論、方法和實際應用上要有所創新,并具備一定的社會效益或應用前景。2017年上海市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對37種專業學位的論文要求及評價體系做了新的規定,除藝術碩士外,都把應用性作為學位論文評價體系的一級指標。要求理論研究、調研報告、案例分析,做到熟練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現實問題,建議或方案要有現實針對性或可行性,對相關領域的專業實踐有實際指導意義,體現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要有良好的應用前景、潛在的社會和經濟效益。[6]
浙江省目前有43個專業學位類別,根據學科特點具體可以歸為以下幾類:
制定評價標準時,可以按大類從選題、內容、成果及寫作等四個維度來考查,這也是論文評價的一級指標。選題方面的二級指標的側重點在于介紹選題的背景、目的及意義,內容部分主要考查文獻綜述是否全面、研究內容是否合理,成果部分主要包含研究成果的應用價值及成果的新穎性;寫作部分主要考查文字敘述是否流暢,結構安排是否合理,邏輯是否清晰,分析過程、圖表展示、資料數據引用是否規范,文字表述是否嚴謹、規范,主要觀測點根據大類可以有不同的側重,四個維度的百分比重可以根據不同的學位類別和研究領域做具體的細化,比如藝術類學位論文應結合專業能力展示內容和學位論文文字材料綜合評定,其學科培養要求和對應的論文出口標準有別于其他學科大類。不同學科、不同層次的學位論文其側重點不同的,因此各指標的權重也可按不同類別有所變化,這就增加了評價體系的靈活性和客觀性。[7]
(二)一主體多配套的評價流程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任何評價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制度、規范的約束。作為專業學位論文評價機制的統籌者,在制定評價體系的同時,還需從制度層面對評選條件、評選程序、獎勵辦法做出規定,并在評價過程中予以監督,并不斷完善評價方法,使評價結果更加科學、客觀。
在評選過程中,浙江省專業學位論文可參照學術型學位論文的評選機制,委托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學會遵循“科學公正、注重創新、嚴格篩選、寧缺毋濫”的原則每年組織一次,各學位授予單位根據本單位上一年度專業學位授予人數按比例推薦參選學位論文,經同行專家初評、復評的方式,確定成果優秀人員名單并公示,公開、公正的評價程序能有效杜絕評價過程中的隨意性及其他外在干預,從而保證合理分配各類資源,兼顧學科公平,以此來推動和完善我省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保障體系建設。
(三)多元化的評審專家團隊
有別于學術型學位論文,專業學位論文重在解決實際問題,創新性和應用價值是考查論文質量的兩大主要指標,僅憑學術專家是很難做出判斷的,需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并具備相應資質的行業專家參與評審,構建兩者協同評審的模式。學術專家一般為研究生培養單位內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教師,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注重基礎理論研究,有較強的學術造詣和研究生指導經驗,側重于對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的評判,而行業專家則是本行業內業務水平高、實踐能力強、責任心重的具有高級職稱的項目負責人或專業技術人員,擁有擔任專業學位校內外基地導師的經歷。學術學科專家與實務部門專家的身份、價值觀和專長的不同,可以將學位論文內容模塊化,由不同主體根據不同的標準分別評審不同部分的內容[8],學術水平的認定應以校內專家為主,實用價值的判斷應以行業專家為主。對此,2009年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已有明確規定“學位論文評閱人和答辯委員會成員中,應有相關行業實踐領域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9]《浙江大學關于工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的暫行規定》[10]也做了明確要求:工程碩士專業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校外企業相關工程領域的專家不少于2名,答辯委員會主席應由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專家擔任。建立專業學位優秀成果評選機制,必須堅持評審專家團隊多元化原則,組建專業理論性與實踐能力性相結合的論文評審組。
(四)評價結果的合理利用
一篇優秀學位論文的產生,除了研究生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外,與導師的悉心指導、院系搭建有力的科研平臺、學校營造的學科氛圍息息相關。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專業學位論文質量出現問題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于導師的把關不嚴[11]。論文指導教師的專業水平不僅影響著學生的學業成就,還對該校的專業建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2]進行專業學位優秀論文的評選,對獲獎者及其導師給予實質性的獎勵(比如在招生名額的分配上給予權重),用可以量化的指標來獎勵優秀、鼓勵爭創一流,有利于充分發揮優秀學位論文的示范效應,使研究生培養單位、學生個人之間形成良性的競爭關系,增強學生、導師的歸屬感,從而改掉過去忽視專業學位論文的風氣,自上而下調整專業學位的觀念和定位,有利于研究生培養單位、學生個人之間形成良性的競爭關系,在精神層面上調動導師和學生創作高質量作品的積極性,有利于激勵各培養單位及師生進一步發揮主觀能動性,嚴把成果(論文)質量關,杜絕低級錯誤,爭創優秀,提高作品創作質量。學校和培養單位還可以對評選結果進行大數據分析,了解優秀成果的學科分布,分析背后成因對保障學位論文整體水平進而提升學位培養質量,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小結
明確專業學位授予標準,建立專業學位評價機制,是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一次有益探索。
鑒于專業學位在學位論文標準、成果形式和水平評價等方面還不夠成熟,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與傳統的學術學位有很大差別,研究成果的體現形式多樣,要評選出真正的優秀成果不僅取決于成果本身的水平,還取決于評審專家的專業水平,而專家評審是一個主觀的過程,很多評審專家既做學術型又做專業學位的導師,在評審時,容易受學術思維慣性影響,這對專業學位研究生一定程度上有失公準。此外,專家個人的學術科研水平、道德素養,對評價標準的理解和把握尺度都會對結果產生影響,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還會遇到諸如此類的問題。隨著專業學位規模的持續擴大,如何建立適應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論文評價標準和機制需要進一步探討,需要在實踐中予以修訂、補充和完善。
參考文獻:
[1]40種碩士專業學位概覽[EB/OL].[2017-06-10].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szfa/267348.shtml.
[2]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碩士、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總體方案[EB/OL].(2010-9-18).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zcwj/268313.shtml?NSNDX=0.
[3]張樂平,溫馨,陳小平.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形式與標準[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4(5):15-19.
[4]趙軍,朱夢,王子琦,方子帆.多元·標準·和諧——論專業學位論文的形式與規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8(1):25-30.
[5]教育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深入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意見[EB/OL].(2013-11-4).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1311/t20131113_159 870.html.
[6]上海市學位委員會辦公室 上海市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基本要求和評價指標體系[EB/OL].(2017-05-10). http://www.gs.fudan.edu.cn/_upload/article/files/65/81/d52ea30943f6 aa8049e9ee8d1227/a48a8886-009b-4ef2-8236-c30cf8b65a3 a.pdf.
[7]馬莉萍.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J].天津理工大學學報,2005(6):85-88.
[8]張樂平,王藝翔,王應密,陳小平.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理想模式——基于內隱能力、外顯效力的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3):76-81.
[9]教育部.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EB/OL].(2009-03-19).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0903/t20090319_82629.html.
[10]浙江大學. 關于工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的暫行規定 [EB/OL].(2000-01-05).http://grs.zju.edu.cn/redir.php?catalog_id=10030&object_id=11537
[11]高耀,楊佳樂.“存在問題”專業碩士學位論文中的典型問題——基于Y市論文抽檢同行專家文字評審意見的分析[J].教育科學,2017,33(3):66-71.
[12]馬勇軍,史嘉瑞.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優秀論文的分析與思考[J].山東高等教育,2019,7(1):42-5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