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虎 尹成 范翔宇 唐洪



【摘要】西南石油大學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特色鮮明,支撐著我國油氣勘探開發事業。近些年隨著成果導向教育OBE理念逐步深入到專業教學的每個環節,需要更加重視教學過程中實踐和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這對實踐教學環節提出了新的要求。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建設思路與架構,以達到培養出專業理論知識過硬、自我學習能力強、知識豐富的復合型人才,服務國家油氣勘探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勘查技術與工程? 實踐教學? 專業建設? OBE理念
【基金項目】四川省教改項目:新工科背景下行業特色高校地質類工科人才培養體系重構與實踐(JG2018-399)。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8-0001-02
西南石油大學服務西部,是第一批“雙一流”學科建設省屬高等學校,學校以工為主、油氣特色鮮明,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建立于1960年,是學校的國家特色專業,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是省重點學科,主要服務于石油工業,長期以來分為物探、測井兩個獨立專業培養人才。本專業經過近60年的建設,現已發展成為我國地質領域,特別是石油天然氣地質與勘探領域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應用等方面必不可少的重要基地。已培養了3000余名畢業生,多數已成為我國,特別是西部石油工業的技術骨干和管理專家,支撐著我國油氣勘探開發事業的發展。隨著教育改革事業的發展,以成果為導向的教育理念不斷沖擊著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培養什么樣的學生為產出導向,獲得什么樣的學習成果稱為了教學的目標(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這勢必也對傳統的實踐教學框架提出了更為具體的要求。以往的實踐教學環節主要通過為數不多的課程設計、傳統的野外實習和課程的教學實驗等,顯然這不滿足OBE理念中重視實踐和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建設思路,本專業在培養方案修訂中,建立了實踐教學的體系結構(圖1)。擬通過工程實踐教育,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創新創業意識的國家、地方經濟建設急需的高層次人才。
一、校內實驗
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實驗課程主要分為基礎實驗、專業基礎實驗和專業實驗,根據工程認證的要求綜合型、設計型實驗的比例均要大于50%,而這些實驗主要分布在專業基礎實驗和專業實驗中,從而可以充分挖掘學生自我主動學習的能力。在教學中,對于專業基礎實驗和專業實驗中的綜合型和設計型,應結合學生自身學習情況綜合運用專業知識,設計相應的實驗程序,以2015級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為例,統計結果顯示總實驗學時為110個學時,其中綜合型和設計型實驗學時達到了78學時,比例達到了71%。培養了學生自主創新,利用專業知識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二、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也是獨立實踐環節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本專業的學生畢業前都要完成信號分析課程設計、地震資料處理與解釋課程設計、實際地震資料處理實踐或實際測井資料處理實踐課程設計等,總學分為8個學分,總學時為8周,并且形成了以學生個人多媒體匯報和文字報告為主的考核方式。通過上述課程設計環節,可以達到培養學生解決工程問題和生產環節實際操作的能力,為后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打下基礎,同時,學生尊重實驗結果、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專業素養都應在課程設計環節得到訓練和加強,通過該環節,逐步建立完備的解決工程問題的思路、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及認真工作、敬業愛崗的精神。對于學生的專業知識綜合應用、獨立解決專業問題的思路都應在此環節得到提高。
三、認知實習及生產實習
該環節包括工程認知實踐、地質綜合實習和生產實習。其中工程認知實踐,主要由工程實訓和企業參觀組成。在油氣企業文化認識環節,通過生產環節認識、企業管理認識、石油工業認識和創新與創業等6大模塊的實訓教育,使學生初步認識工程領域,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學院再組織學生到油氣相關的生產、研發等企業現場參觀,了解相關企業的文化和工作流程,對專業內容建立初步認識,尤其在近幾年石油行業整體下滑,學生就業難的背景下,通過工程認知實習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本專業的信心,減少轉專業學生的數量。
生產實習一直是我校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環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是完成工程師基本訓練,結束課程學習和進入畢業設計(論文)階段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本科學習與畢業工作之間的重要聯結。通過野外生產實習,使學生能夠明確生產工作的內容和過程,鞏固所學的專業知識,了解現場油氣勘探、開發的基本工序過程,熟悉地球物理基本工作方法,提高和鍛煉學生破解工程應用問題的能力,同時為更高層次的專業知識學習和工作能力培養奠定基礎。同時,在生產實習老師的指導下,要求學生每天記錄實習的全過程,并將其記錄在實習日志本上,實習報告編寫環節中,要求學生首先對生產狀況進行分析,對所發現的生產薄弱環節及存在問題提出建議和改進措施。學生在生產實習中是由現場工程師指導。近些年還將無人機引入實習環節,加強實習中部分危險性高、地形復雜等帶來的無法完成的學習內容。
四、科技創新和社會實踐活動
科技創新活動是鍛煉學習自我學習、能力提升的重要環節,利用學生課余時間從事的科學研究、開發或設計工作,以及參加的各類科技競賽或社會實踐等。本專業的社會實踐主要包括思政課社會實踐、大學生社會綜合實踐和大學生就業指導與實踐。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和社會責任感,以團隊的形式與他人交流溝通,思考地球物理與社會的關系,使其具備地球物理工程師的職業道德。除社會實踐外,學生有多種途徑從事科研、開發、設計工作,參加各類科技創新競賽。如表1,近三年本專業學生平均每年有近200人次參與到科研、設計、創新創業等不同類型的科技創新活動,2016—2018年,各類科技創新活動累計參與656人次,尤其隨著“東方杯”全國大學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賽的開展,參與人數劇增。本專業學生參加“東方杯”全國大學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賽和全國大學生測井技能大賽覆蓋率達80%以上。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比例,還設置實際地震資料處理實踐等課程,保證本專業全體同學均參與。如表1。
五、以團隊形式完成的實踐教學活動
本專業諸多實踐教學都是以團隊形式完成,可以對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精神進行熏陶,讓學生明白個人在團隊中的責任感、大局觀、團隊的榮譽感都是極其重要的。讓學生明白石油天然氣中工程問題都比較龐大復雜,需要團隊合作才可完美地解決,這些對工程問題的順利解決是至關重要的,使學生懂得只有建立起團隊精神、以團隊為抓手解決問題、團隊成員可以共同提升的重要性,本專業以團隊為形式的實踐教學活動如表2。
六、結論
實踐教學宗旨都是為了培養國家需要的、油氣行業緊缺的、能夠適應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讓OBE理念中終身學習、自我學習等深入學生整個學習過程。因此,無論是實驗課程建設,生產實習建設,還是校內的科技創新活動建設,最終回歸到石油天然氣行業需要的高水平工程師。因此,核心建設目標是一定要使得勘查專業的學生擁有過硬的理論知識、較強的自我學習能力、能夠捕捉國內外信息變化的高素質人才。與時俱進、放眼未來,使本專業學生能夠在國內外油氣行業中占據專業的制高點。相信隨著OBE教學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以油氣為背景的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將會更加輝煌,為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國際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對增強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對服務國家油氣勘探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菲.基于OBE理念的園林植物造景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20,48(1)
[2]周海花,尹楠.基于OBE理念的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綜述[J].科技經濟市場,2020(12):131
[3]何曉芬,李永湘,馬秀勤.基于OBE的機械原理課程設計項目式教學改革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19(12):259-260
[4]曾達幸,李飛,侯雨雷,等.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的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6(21):57-58
[5]譚冠中.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高校實驗技術人員隊伍建設[J].高教論壇,2010,1:102-104
[6]石虹,汪錫鑫.高校實驗室體制改革初探[J].當代經濟,2010,1
作者簡介:
趙虎(1983年6月-),男,漢族,江蘇淮安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地震采集方法與解釋教學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