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欣芮 寇天偉

【摘要】目的:“互聯網+”課堂模式已經成為各階段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高職體育院校《理療》線上教學模式探索實踐,介紹課程線上教學優化和應用情況。方法: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實踐,結合學生學習效果和學習滿意度,分析《理療》課程線上教學的可行性、存在的優缺點和改進建議。結果:學生對于線上教學的方式、課程設計、整體教學效果的滿意度分別為82%、85%和83%。對自己在線上學習的積極性、線上學習能力、課堂表現、目標達成情況、線上學習效果的滿意度均在60%以上,滿意度最低的為線上學習自主性為58%。結論:學生對于線上教學的認可度和接受度比較高,但是我們也應看到線上教學的不足,是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這也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高職? 線上教學? 理療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8-0180-02
1.背景
隨著大信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課堂模式已經成為各階段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1]。《物理因子治療技術》是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的專業技術課程,也是核心課程,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實踐性。我校針對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大二學生進行理療課程線上教學實踐,探討理療課程線上教學的可行性,發現和總結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從而建立可行的理療學課程線上教學方案,為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課程線上教學的深入開展奠定基礎。
2.課程優化
2.1優化教學內容
結合我校體育特色和體育行業辦學優勢,充分綜合考慮運動隊、醫院康復治療師的崗位特點、知識和能力需求,并與全國康復治療師資格考試大綱中有關理療內容接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物理因子進行治療的基本理論,應用各種物理因子(電、光、聲、磁、溫熱和水等)治療各種機體功能障礙等為教學內容,安排理療課程總課時為64學時,其中理論講授32學時,實訓32學時。
2.2優化教學方法
綜合考量多種教學平臺,最終選取“釘釘”軟件作為現上教學直播平臺軟件。“釘釘”軟件既具有我們所熟悉的“QQ”“微信”軟件等具有的所有功能,還具有考勤打卡、視頻會議、視頻教學等功能,方便了課堂教學。既可以在平臺進行視頻教學,也可師生互動交流。[2]作業布置與批改、更正等更加便捷有效,有效地彌補了線上教學的不足。還可以讓學生在家中完成預習、實訓時將練習視頻上傳,老師可隨時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動態與效果,還能在平臺中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檢測、評價,發布優秀作業以供其余學生參考、學習,做到課前、課中、課后全覆蓋式學習,所以決定采用釘釘作為教學直播平臺軟件。
3.學習優化
3.1樹立正確學習觀念
線上學習正在逐步被大多數學生和老師所接受,但是仍然有部分學生認為手機學習效率不高,且沒有老師的耳提面命,不夠重視,為此要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端正學習態度,明確“線上學習”也是整體教學的一部分,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明確線上學習內容也必須嚴格、認真完成。
3.2培養關注及時反饋習慣
線上學習最大的弊端是教師與學生不在同一空間,不能面對面交流,那么對教學內容的及時反饋就極為重要[3-4],這有利于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其他同學的學習情況。但是很多學生只關注完成線上的學習任務,反饋數據卻不關注。所以要培養學生及時關注反饋數據的習慣,錯了要及時改正,積累的線上問題要及時解決,這樣才能更好地真正發揮線上學習的優勢。
3.3合理分配學習時間
由于學生既需要進行線下課前的預習和線下課后的復習以及作業,又需要完成線上的聽課和學習,同時還有其他科目內容的學習,所以學生要注意自己的學習時間、精力的分配,需要綜合統籌分配時間,及時學習完成各任務。
4.教學組織構建
在課前通過釘釘日程功能發布上課提醒。學生在按照課表上課的同時也會收到軟件發出的提醒,保證學生按時上課。教師于課前十分鐘開始準備上課,準備內容主要為設備的調試,還包括課堂教具的清點、擺放等等,以減少直播過程中各種意外情況的發生。
教學過程的講授部分采用直播分屏方式進行,學生既能看到老師,也能同時看到教學幻燈片,更加方便學生的學習。教學過程的討論部分,采用視頻會議進行,教師作為討論主持人,全程開啟攝像頭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同時將所有學生設置為靜音模式避免其他雜音的混入。點到或者需要發言的同學自主打開攝像頭,方便互動,同時加強了學生的注意力,且起到激勵和表揚突出的作用。教學過程的實踐部分,如果只是教師獨自一人上課,需要將手機置于立式手機支架上拍攝教師的實操實訓過程,但由于支架不方便移動,會影響到學生的多角度直觀觀察實踐操作,如果有條件可以請其他人員進行拍攝,輔助完成視頻直播,同時也可以先進行視頻操作錄播,學生觀看之后,再有針對性地進行直播,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
每次直播課結束后釘釘自動生成完整的課堂教學視頻,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掌握情況進行教學內容的回放學習,比較方便的是回放時也可以選擇播放速度(0.5~2倍),這樣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的重難點。部分課程留有作業,學生完成教師通過教學圈布置的作業,教師直接在軟件上即可查看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并進行批改和賦分,省去了收作業等繁雜的步驟。作業可以設置截止時間,時間一到作業無法繼續提交,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時間意識和規劃能力。在作業提交后,如果教師覺得作業完成情況為優秀,可以設置作業為公開,有利于大家互相學習和鼓勵優秀學生,樹立優秀典型。
教學群的建立為學生課后提問帶來了很大便利。學生在整個課程期間可以隨時隨地利用教學群進行提問,教師一旦看到也可以及時進行解答,大大方便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學生無論在何時學習,產生的問題可以快速及時地解決而不積壓。
5.效果評價
本學期結束對線上學習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評估教學和學習效果。
通過向學生發放調查問卷52份,回收有效問卷52份,回收率為100%。結果顯示學生對在線學習的效果比較滿意。對于線上教學的方式、課程設計、整體教學效果的滿意度分別為82%、85%和83%。對自己在線上學習的積極性、線上學習能力、課堂表現、目標達成情況、線上學習效果的滿意度均在60%以上,滿意度最低的為線上學習自主性為58%。這說明學生對于線上教學的形式還是比較接受,對于教師課堂的設計等也比較滿意。但是對于自主學習以及自身的滿意度比較低,這也是優化學習的必要性所在,既需要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培養及時反饋的習慣,合理安排時間,也需要教師優化課程,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
6.結論與建議
6.1結論
線上教學由傳統線下教學的補充正逐步演變為一種常見的教學模式[5-6],正式踏入教學舞臺,特別是“數據驅動”下的大數據“互聯網+”時代,讓線上教學的使用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線上教學的各種留痕處理,尤其是課堂的學習回放、資源庫的使用,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也方便了學生的學習。學生對于線上教學的認可度和接受度比較高,但是我們也應看到線上教學的不足,是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這也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6.2建議
影響到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的一個原因是師生不能面對面溝通,教師對學生的監督力度不夠。所以要加強學生線上學習的監督管理。從以前的課堂點名、統計作業完成情況、登記考核成績等傳統監督手段,演變成現在的在線簽到、進入課堂時長、收看視頻時長、學習完成度、作業正確率等網上數據統計。教師也可以通過一些課堂教具或者生動的視頻抑或是教師本人略夸張的表情和語音傳遞更多的信息,吸引學生的注意,增強學生學習積極自主性,提升教學質量。理療教學實踐需要學生多方位多角度進行觀察,但由于教師個人授課的局限性,不方便學生觀看學習。且由于理療教學操作儀器的限制,學生無法進行線上實踐學習操作,影響學生實踐學習的效果。利用資源庫視頻補充教學內容,增加線上實踐教學操作。
參考文獻:
[1]楊保建,藺艷娥.開放大學混合式學習教學設計與分析[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28(5):25-29.
[2]宋惠英,顧強.普通高中微視頻資源庫的構建與應用研究——以數學校本課程開發為例[J].內蒙古教育,2018(2):91-92.
[3]彼得·圣吉等著,李晨曄譯.第五項修煉:知行學校[M].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8.
[4]丹尼爾 L.施瓦茨、杰西卡 M.曾等著,郭曼文譯.科學學習[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
[5]王博.混合式教學法在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中的影響[J].校園英語, 2019(11).
[6]秦紅紅.“互聯網+教育”下EDA應用技術教學模式的研究[J].新校園:上旬刊,2018.
作者簡介:
杜欣芮(1990年-),女,漢族,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人,碩士,畢業于北京體育大學,任職于天津體育職業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運動康復。
寇天偉(1992年-),男,河南省濮陽市人,碩士,畢業于北京體育大學,任職于天津體育職業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青少年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