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宏 陳哲
【摘要】高校青年教師是大學教學的主力軍,他們履行著教書育人的職責,國家對高校教學科研越來越重視,高校對青年教師能力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比較分析美國等國家在培養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方面的寶貴經驗,對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結合南京農業大學的做法,探索研究提升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相關制度和措施。
【關鍵詞】高校? 青年教師? 教學能力
【課題項目】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制度完善和措施研究——以南京農業大學為例,課題編號:2017Y043。
【中圖分類號】G645.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8-0011-02
教師是大學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提高大學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备咝G嗄杲處熓谴髮W教學的主力軍,他們自身需要不斷成長,同時履行著為國家教書育人的重任。當前,我國高校青年教師人數已超過90萬,其中40歲以下占總數六成以上。隨著國家對高校教學科研的重視程度提升,高校對青年教師能力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本文比較分析美國等國家在培養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方面的寶貴經驗,對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結合南京農業大學的一些做法,探索研究提升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相關制度和措施。
一、情況分析——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存在的問題
調研發現,大部分高校青年教師有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意愿,希望通過各種途徑提升自身教學能力,但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其能力提升。
(一)自身問題
1.創新能力不足。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決定教育教學結果的決定因素。創新能力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能力之一。多數青年教師有高學歷,科研創新能力相對較強,但教學創新能力待提升空間卻很大。例如在遴選教學內容方面,普遍拘泥于教材,實際上教材所涉及的相關內容可能已發生較大變化,教師不僅需要熟悉教材原有內容,還要了解行業發展動態與技術進步及更新,補充更切合實際的新內容。盡管掌握很多網絡技術,但不善于應用于教學方法創新之中。部分青年教師僅依據課前梳理教材準備的知識點進行講解甚至是“讀”稿子,不善于根據學生的反應調整教學內容與方法。
2.研究能力不足。在教學研究方面,有的青年教師盡管具有博士學位、有較高影響因子的文章發表,但是在教學研究方面并未表現出應有的研究能力。在選擇課題時“問題意識”不強,善于從網絡收集各種文獻,卻不善于發現并整理日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善于從身邊收集相關資料與信息。有的表現出一定的研究功底,但卻不舍得花時間進行教學研究,無心鉆研教學方法,或不會將其在科研上訓練有素的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用于教學研究中。
3.組織能力不足。大部分高校青年教師剛剛畢業,有系統的研究思維,但多數局限于自己畢業論文所涉及的有限專業知識,對整個行業了解不足,知識面有限。絕大多數尚沒有教學經歷,完全談不上教學經驗。部分青年教師仍然將自己定位于學生,沒有進行有效的角色轉變。在設計教案時,部分青年教師直接照搬老教師的PPT與教案內容,未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與學生的反饋有針對性地重新組織,表現出較弱的文字組織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設計方面,沒有認真地進行學情分析,沒有根據學生以往的課堂表現、考核結果等研判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認知情況。有一部分青年教師非常積極地引進新的教學方法,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但沒有配套的思維及情境特征內容進行合理設計和素材準備,方法簡單粗暴,課堂反而更加凌亂。
4.心理準備不足。青年教師還普遍存在一個自身難以回避的先天性不足,他們沒有講臺經驗,有懼怕上講臺、懼怕面對學生、懼怕與學生交流、懼怕學生提問等一系列心理障礙。臨場教學時容易急急忙忙把所準備的內容講完了,卻還有剩余時間不知道怎么打發。對課堂上學生出現的各種異常情況沒有處理預案,比如對學生打瞌睡、說話、玩手機、打游戲等行為沒有心理準備,容易出現處理過急或者聽之任之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處理方法,結果都會不理想。
(二)外因干擾
青年教師剛剛就職,為了職稱晉升與行業地位建立,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于科研工作。若是獨立PI,需要建立自己的方向、平臺、團隊等,白手起家,難度很大,牽扯精力很多。若是加盟某個PI團隊,有現成的平臺可以利用,但能否最短時間內融入團隊不僅與自己有關,也因團隊而異。此外還因需完成工作量而不得不兼任班主任、黨支部書記等管理職務,工作壓力很大。同時還有談婚論嫁、組建家庭、購置房車、生兒育女、贍養老人等生活壓力,投入教學方法研究和教學能力提升的精力有限。
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的影響,國際國內社會變化加劇,高校青年教師的教學觀念也面臨著時代的挑戰。既有傳統教學觀念的堅持,又與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理念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教學能力是需要教師去發現、豐富和提升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解決實際教學問題中得來的,并且需要教師的總結、積累和交流。
二、他山之石——國外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經驗
縱觀全球,幾乎所有世界一流大學都設立了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專業機構。
(一)美國主要做法
通過文獻研究法,結合與部分美國教學經歷的老師交流,了解到美國高等教育已經建立起一套靈活多變的適應性機制。
1.為青年教師能力提升提供支持。例如美國大學的教學研究中心的主要使命是促進大學教師教學卓越和教學創新,努力提升大學文化尤其是大學教學文化。將改善教學質量作為其教學改革發展的中心目標之一。強調通過互動和交流,增進教師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高效溝通能力。
2.為青年教師教學研究提供支持??紤]到青年教師科研項目獲取率不高,美國大學設立專門的資源共享中心為青年教師提供寫作及編輯方面的資料,提供學術活動指導和幫助,提供各種外部經費和基金支持信息、咨詢服務和成功范例,還會提供時間管理與健康管理指導等等?;趪乐數睦碚擉w系,形成深度調研、評估評價、模式總結、科研開發四位一體服務模式。協助政府及相關單位,通過宏觀、中觀、微觀的調研基準,深入評估教師服務的標準化與價值測量,總結優秀模式、案例與優化實施辦法,有效激活青年教師整體活力。
3.為青年教師互動交流提供支持。美國大學建有各種層次的交流平臺,例如密歇根大學提供了一系列的教學研討班、谷歌教師學習社區、教師晚宴等等,紐約大學為青年教師提供了教師資源網絡項目、大學伙伴項目和訪問學者項目等等。明確目標和任務,讓交流者產生需求,實現了從“偶爾”到“隨時”、從“同專業”到“全科目”支持。
(二)其他國家的做法
國外教師培養工作起步較早,形成了一系列培養制度,上世紀六十年代之后,法國、蘇聯、英國、日本等國家不同程度地對高校教師的能力培養進行研究和改革,立法將高校教師參加培訓確定為教師必須履行的義務,從而逐步形成了制度化的體系。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德國學術專業的講座制度、英國學術專業的學院制度等,值得我們借鑒。
三、探索實踐——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途徑
青年教師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大學可成立教師發展中心,通過學術論壇和博士后論壇等載體,重點加強青年教師學術能力培養;通過專家輔導、學術交流、基地參訪等活動讓青年教師直面學術大師,樹立面向社會需求、聚焦科學目標、解決實踐問題的創新思維;通過崗前培訓、學術能力培訓、教學技能培訓、名師工作坊、教學名師培養等,提高其教學能力。
(一)倡導推行集中備課制。
青年教師長期聚焦于研究某個科研問題因而缺乏對整個知識體系的認知,接觸生產實際少因而對生產實際中具體技術環節、經營管理及過程中所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缺乏經驗。集中備課有利于解決這些問題,老教師可從備課的基本思路、基本形式、主體內容、框架結構以及重點難點等方面予以具體指導。集中備課制度化、經常化,對于青年教師快速從教學新手轉化為教學能手起到催化作用,而且是一個可操作性強的補充和抓手。
(二)優化推行傳幫帶制。
為提高老中青傳幫帶效果,組織層面上,不僅學校要統一組織,學院也要組織,甚至教學團隊也要組織;呈現形式上,不僅可請教學名師示范教學,還可在中青年教師間教學互聽與交流,以及青年教師教學比賽。建議實施聽課制和試講制,規定青年教師前三年每學期至少聽課5次,熟悉老教師的教學方法并靈活優化運用于自己的教學實踐;獲取老教師的實踐案例以增強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表達能力與教學場景把控能力。青年教師首次上講臺前應先行試講,老教師聽課不少于5次,從內容組織、表達形式、時間分配、語言節奏、聲音高低、甚至眼神與肢體語言等角度予以指導。
(三)優化教學督導機制。
督導不能只局限于聽課與打分,建議定期召集小型座談會或一對一輔導,或者一對少數幾人輔導,但不適宜一對多人反饋,這樣可能會傷害青年人的自尊心,而不是幫助和提高。
四、結語
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是需要精雕細琢的系統工程,需要多方協同共同扶持。
參考文獻:
[1]肖婷婷.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10).
[2]葉偉敏.美國大學青年教師教學發展研究——基于密歇根大學的案例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
班宏(1971年-),女,漢族,碩士,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