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菲
【摘要】想要將學前教育課程和游戲結合到一起,需要有一個特定的環境支持,兒童在幼兒園主要學習知識的來源就是通用建立與老師、小朋友還有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系來積累生活常識,從而達到知識積累的作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開闊的空間環境都是將學前教育課程和游戲結合的基礎。
【關鍵詞】學前教育課程? 游戲? 環境分析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6-0140-02
在進行學前教育和游戲的整合過程中,老師需要對兒童的行為和心理進行密切關注,為兒童提供園內物質上的需求,也需要和兒童進行相應的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幫助孩子進入到游戲中。在研究學前教育和游戲整合的過程中,我們主要從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入手,進而得出相應的結論。
一、學前課程教育與游戲整合的意義
(一)幫助提升學前教育的趣味性
相比于傳統的學前課程教育模式,在課程教育中結合游戲讓課堂不再枯燥無味,課堂上更多的是歡聲笑語,讓孩子在游戲中就學習到了知識,而且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教師的上課方式也是一成不變的,課堂顯得更加死氣沉沉沒有活力[1]。在進行課堂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密切注意孩子的注意力,這樣更能提高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更多地參與活動。
(二)幫助加強學前課程的教育性
在學前課程教育中進行游戲整合,也要保證教育的意義和教育的宗旨,課程教育主要目的還是傳授學生知識,所以即使融入了游戲也不能弱化課程的教育意義。目前,大多數的幼兒園在結合游戲時,引入眾多的新鮮元素,更加注重幼兒是否參與游戲,是否對游戲感興趣,而遺忘了教育本身的目的。因此在結合游戲進行課程教育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游戲度,不能顧此失彼,不能只做好了游戲而忽視了知識教育。
(三)幫助創建學前課程教育的教學環境
在學前教育課程中,合理地加入游戲可以豐富學習氛圍,讓游戲活動提高孩子對掌握知識的渴求性。在學前教育的課程中,大部分知識是比較抽象,孩子比較難以理解的,但是加入游戲之后,孩子可以在游戲的過程中更大程度地掌握知識、吸收知識,并且進行實際的運用。而教師在設計課程游戲的過程中也要與課程的知識點相結合,這樣可以提升孩子的參與度,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二、建設輕松和諧的精神層面,提升學前教育課程與游戲自然整合的概率
(一)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教育局制定制度就可以建立的,而是在日常的教學和平時游戲中老師和孩子密切接觸,一點點建立的和諧平淡關系。在進行學前教育課程和游戲整合的過程中,教師的態度不能強硬,也不要給孩子下達命令、強制孩子去做某一件事或者強制孩子參與到活動中,教師需要及時和孩子溝通,以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遵從孩子的建議,鼓勵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不能一味地按照指令去做事。教師不僅僅是游戲內容的制造者和領導者,同時也是游戲的參與者,需要和孩子共同參與到游戲中,讓孩子感受到教師的親和,也讓孩子意識到教師在游戲中也是自己的朋友和合作伙伴,讓孩子處在一個輕松溫馨的環境。
(二)培養團結友愛的同伴關系
小伙伴是在做游戲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游戲的基礎,做到團結、關愛他人就是課程游戲整合的重中之重了,在整個游戲過程中少不了需要和小伙伴進行溝通交流或者是幾個小朋友共同完整某一部分。現在一般都是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小朋友,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所以家里的父母和長輩都是對孩子寵愛有加,這也就導致大部分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不能做到關愛他人,以自我為中心,孩子們都想拿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無論這個東西是否是別人擁有的。面對這樣的狀況,就需要教師和小朋友進行溝通,引導孩子和別的小朋友進行溝通、交朋友,讓孩子體驗一種之前沒有體驗過的關系。
(三)教師之間互相尊重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是孩子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老師也是孩子們學習的一面鏡子,不僅是理論知識,也指待人接物這個方面。老師的行為方式也對孩子接觸社會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也就要求教師的行為舉止很得體,同事之間互相幫助、尊重,為孩子樹一個好的榜樣,對孩子以后的發展也起到一個良好的影響。
三、建設豐富的物質層面,促進學前教育課程與游戲的有效整合
(一)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
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游戲材料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進行游戲的先決條件[2]。要學前教育課程與游戲整合,那在這一過程中就少不了需要使用到玩具、游戲材料,在孩子參與到游戲中、玩玩具的過程中可以促進孩子的發展。而且對孩子的教學也有著積極作用。但是如何投放玩具和玩具材料,以及什么時間進行游戲,這都對孩子參與游戲的態度有著很大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著游戲效果。同樣的玩具和游戲材料,進行不同的游戲,產生的游戲效果也是不同的。
1.按照孩子的興趣愛好投放不同的游戲材料
孩子感興趣的游戲材料才能引起孩子對游戲的關注,教師開展的游戲活動本身就是以日常生活為基礎,讓孩子在游戲中進行模仿,進而能讓孩子在游戲中將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游戲材料制作的越真實,越能引起孩子的興趣,游戲效果越好。尤其是對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說,游戲材料帶來的吸引力更大。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生活中我們會有很多大小不同的快遞盒子,即使是這樣普通的紙盒子也是可以引起孩子的關注的,孩子可以運用這些盒子建造心目中的城堡,壘高墻等活動,在幼兒園內也可以為孩子提供洋娃娃、小汽車、造型不一的餐具。對于年齡較大的孩子來說,幼兒園可以提供一些廚房用具、消防員的小汽車、醫院的聽診器、警察帽子等來吸引孩子的興趣。
2.投放多樣性、有層次性的游戲材料
在幼兒園內有很多的小朋友,但是每個小朋友的興趣愛好、喜歡的東西都是不同的,即使是年齡相同的小朋友也不能保證他們的興趣愛好相同,即使有同樣的興趣愛好,但是在對于事物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投放游戲材料的時候考慮到每個小朋友的差異和不同的興趣需求,盡最大能力保證游戲材料多種多樣。
比如說,年齡小一點的孩子我們可以只投放娃娃、水杯、手帕,這樣孩子可以慢慢了解如何運用這些材料,一點點地熟悉了抱娃娃,喂娃娃喝水,最后給擦嘴的活動之后,我們可以適當地加入碗筷、食物,也可以根據孩子的需求適當地增加一些廚房玩具,這樣多樣的游戲材料讓游戲情節也不斷增加,可以讓孩子在在菜板上切菜、用電飯鍋煮飯、用炒鍋炒菜等等。對于年齡大一點的孩子來講,游戲內容可以是角色扮演一類的,比如說水果攤位的情節,但是水果攤位一般會有多種多樣的水果,但是游戲材料的準備肯定是不充足的,這個時候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用橡皮泥制作不同的水果,然后擺放在攤位上進行出售,這樣不僅提升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也在角色扮演中讓孩子認識了各種各樣的水果,豐富了孩子的知識。
3.利用廢舊物品制作游戲材料,置辦材料角
教師根據活動的不同,以及孩子對材料的需求不同,可以利用廢舊物品做一些生動的形象,也可以制作一些需要孩子進行操作的材料,或者是制作一些功能性比較多的活動材料。也可以利用廢舊物品制作一些半成品,其余沒有制作完成的部分可以讓孩子發揮想象自己制作完成,然后和孩子一起根據材料的類別、適應場景的不同制作班級內部活動材料角,也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分類。
(二)整合游戲環境的創設讓孩子自主參與游戲
課程和游戲都是基于孩子本身出發的,如何做到二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呢?所以整合游戲環境的創設是將學前教育課程和游戲結合在一起的關鍵[3]。在準備游戲所需要的材料的時候,我們可以讓孩子參與到準備和制作的過程中,這樣也可以讓孩子想要參加到游戲中,畢竟自己也是準備游戲環節的一份子。
(三)整合游戲環境的創設應該結合課程內容
目前,大部分的幼兒園課程教育都是與游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但是課程教育的主要目的還是學習知識,所以教師要了解孩子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每一個學科中都可以融入些其他的教學知識。課程教育中加入游戲需要和本節課的課程內容相結合,可以根據課程開展主題游戲,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并帶領孩子去一點點解決問題,當然問題的產生和解決也推動著游戲的進一步發展,這樣也將游戲和課程教育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比如說,為了讓孩子進一步了解交通工具,掌握相關知識,了解不同的車輛的用途,教師就可以開展車輛維修、停車場收費、加油站加油等主題活動,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更多的車輛、掌握不同的車輛知識,并且進一步擴充游戲內容,讓游戲環節更加豐富多彩,做到課程教育與主體游戲完美融合,并且達到更好的游戲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將學前課程教育與游戲相結合已經是現在的一個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參與其中,可以讓孩子在游戲的同時還能學習到知識,而且游戲也能更大程度上提高孩子對學習的積極性,提升教學質量。因此,在二者結合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斷的完善和調整。
參考文獻:
[1]李峒曄.學前教育課程與游戲的融合研究[J].中華少年,2019(12):1.
[2]郭鑫.游戲化理念下的幼兒園課程環境設計與開發[J].華夏教師,2019(13):5-6.
[3]王芳.整合課程背景下幼兒園游戲與教學整合的實踐研究[J].文淵(中學版),2019(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