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晨
【摘要】在幼兒園所展開的各類教育活動當中,為了滿足幼兒的真正需求, 讓幼兒能夠通過教育活動獲取到更多有價值的信息,通常情況下都是以游戲為出發點來設計教育活動的。在游戲中,教師會引導幼兒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與其他幼兒合作,并且采用循序漸進的滲透方式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為幼兒今后的發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礎。對于幼兒來說,游戲便是他們接觸社會的重要途徑,因此,越來越多的教師選擇在游戲中滲透生活化元素,通過將游戲教育活動和生活聯系在一起,打造出高質量的教育體系。
【關鍵詞】游戲? 生活化教學? 幼兒園?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3-0152-02
“生活就是教育”,從陶行知先生講過的這句話中,可以真切地體會到生活的教育價值,因此,在對幼兒展開的教育活動中,也應當有效融入生活元素、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方案,滿足幼兒的實際成長需要,促使幼兒獲得更加奇妙的生活體驗。因此,教師便要把握教育細節,從細微之處滲透生活,以游戲為切入點展開幼兒園生活化教學。在此背景下,本文針對回歸游戲的幼兒園生活化教學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幾點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一、回歸游戲的幼兒園生活化教學重要性
現階段,教育體系在不斷的改革,對各級教育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為教學對象設計更加靈動、愉悅的學習環境,讓教學對象能夠以良好的身心條件展開高質量的學習活動,并獲得理想的學習成效[1]。而在幼兒園教育當中,也逐步認識到了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將生活化教學設計到教學體系內,合理地將教學活動融入現實生活背景當中,以此方式進行教學能夠充分激發出幼兒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并且,從幼兒的角度來看幼兒本身便處于一個充滿好奇心和對未知事物保持探究欲望的階段。但是,幼兒的年齡能力以及注意力卻意味著他們很難對一件事物保持長時間的探索欲望,這也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運用有效的手段調動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能夠積極參與。
通過以游戲的形式設計幼兒園生活化教學則能促使生活和游戲教學進行完美融合,幼兒可以在生活中完成學習活動,也可以通過學習獲得更多的快樂,在保持身心愉悅的情況下收獲更多知識。這也是寓教于樂理念的一種直接體現。除此之外,通過設計生活化的游戲教學能夠培養幼兒的主體意識,讓幼兒認識到自己是生活真正的主人,以此更利于讓幼兒養成熱愛生活、尊重生活并積極參與生活的好習慣。
二、回歸游戲的幼兒園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以幼兒角度出發設計生活化教學活動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當中明確指出,為幼兒所設計的一系列教學活動一定要以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出發,切實結合幼兒的實際需求調整活動的形式、特征,以此才能讓幼兒更加積極地參與活動并且有所收獲[2]。與此同時,在活動當中,教師也要認真觀察幼兒的活動反饋,并且從中提煉出幼兒的需求,再及時調整后續的教學活動,以更加合適的方式來培育幼兒,促進幼兒的發展。在幼兒園中,當教師觀察到幼兒出現了消極情緒時,教師可以選擇運用多種方式去安撫幼兒并且調節幼兒的心情,比方說,給幼兒兩顆糖果,幼兒就會非常高興。在設計生活化教學活動時,教師便可以以這樣的情況作為切入點,為幼兒設計一次以糖果為主題的游戲活動——“糖果購物節”,教師為幼兒提供一些糖果,幼兒也可以從家里帶來他們喜歡的糖果,接下來,在糖果購物節上以交換糖果的形式進行販賣。在此過程中,幼兒既能夠以分享糖果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快樂,又能借由這樣的游戲活動幫助幼兒學會簡單的計算。總的來說,教師從幼兒的角度設計生活化教學活動能夠真正滿足幼兒的活動需求,幼兒一起做游戲、一起學習、一起獲得更多寶貴的知識與交際體驗。
(二)確保生活和教學活動的有效銜接
在以生活化教學形式展開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確保活動能夠促使學生感受到生活的趣味,并且讓整個活動能夠在極具趣味性的環境中順利完成,無論是活動的主題還是活動的形式都應該滿足幼兒的好奇心以及對未知事物的探究熱情。例如,教師想要帶領幼兒了解關于6以內的數量知識,此時便可以為幼兒設計一個“超市購物”的情境,并且為幼兒講解該情境,幼兒可以結合自己的喜好在超市中扮演顧客和售貨員。接下來,教師為幼兒提供游戲交易幣,讓幼兒利用交易幣去購買6以內數量的物品,再用6以內的交易幣去“結賬”,并且,在幼兒完成教育活動之后,讓幼兒講一講自己運用交易幣都買了什么,每個物品的單價為多少。通過設計這樣的情境能夠將生活與教學活動有效地銜接在一起,既能夠培養幼兒對6以內的數量產生初步認知,又能幫助幼兒體會到生活和學習的聯系,對于這樣極具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幼兒自然更加感興趣,也希望能夠在后續的學習活動當中接觸到更多類似的學習形式。最后,在幼兒完成一系列活動之后,教師再帶領幼兒進行總結,以激勵的形式評價幼兒對幼兒活動中表現,對突出的地方予以贊揚,以此來進一步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始終保持愉悅的心情完成所有學習活動。
(三)運用生活化游戲活動培育幼兒能力
在《幼兒領域活動指導》當中,對生活領域的教育活動予以了足夠的重視,并且要求教師一定要將生活化教育融入幼兒的每一個活動細節當中。確保生活教育的順利執行,為幼兒今后的發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礎。并且,所選擇的活動內容一定要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因為教師的教育對象為幼兒,所以在所設計的教學活動當中一定要充分地凸顯出幼兒的主體意識,一定要尊重幼兒的實際學習需求和發展需要[3]。考慮到這一點,教師要仔細設計生活化游戲活動,并且充分突出生活化游戲活動自身的價值,來為幼兒的成長與發展作出輔助作用。例如,根據幼兒的喜好,教師可以設計“合作運營海鮮賣場”這個游戲活動,在此游戲活動當中,每一名幼兒都是海鮮賣場的合伙人,需要負責運營海鮮賣場的多個環節。比方說,有的幼兒要負責進貨,將小規模的店面變成大超市;還有的幼兒要扮演銷售員,向顧客售賣賣場里的新鮮海鮮;還有幼兒要負責監督海鮮賣場里的衛生問題、做好巡視工作,并對貨架上的海鮮進行質量檢查。在此活動中,每一名幼兒都有自己要負責完成的內容,幼兒各司其職、為更好地運營海鮮賣場而共同努力著。通過設計這樣的游戲活動,幼兒能夠體會到勞動的重要性,也會認識到,在完成一件事情時所有人的團結和合作是多么重要。并且,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選擇適合的切入點滲透勞動教育、責任意識教育等相關教育信息,通過進行此游戲活動自然利于發展幼兒的綜合能力,促使幼兒更加熱愛生活、更珍惜現在的點點滴滴。
(四)設計生活化活動促進幼兒互動
在幼兒園所設計的多種活動類型當中,教師一定要切實地考慮到幼兒的實際情況,并且對活動情境產生正確的認知,確保每個教學細節都能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征,為幼兒搭建一個完善的活動平臺。與此同時,教師要認識到生活化活動對幼兒的多方面發展都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也應該借由生活化游戲活動來加強幼兒的互動,讓幼兒能夠以更加愉悅、快樂的心態完成幼兒階段的學習,實現綜合素質的發展。例如,教師結合幼兒需求設計“小孩兒真愛玩”這個游戲活動,在活動當中,教師一定要充分地凸顯出自身的語言引導作用,引導幼兒東看看、西瞧瞧,并且主動用手去觸摸各種各樣的物品,通過采用這樣的形式,既能夠激發幼兒的積極性,又能培養幼兒的多方面能力,讓幼兒在此過程中認識更多物品并且了解物品的用途。接下來,教師便要引導幼兒展開有效的互動,對幼兒的互動不僅是幼兒和幼兒之間,更要使室內、室外進行有效互動,進一步拓展幼兒的活動空間。比方說,幼兒可以根據之前認識的物品進行思考,動手搭建一座橋、一座亭子或者是一座小屋,以此來培養幼兒與環境活動材料的有效互動。既利于增強幼兒的創造性,也利于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并且讓幼兒能夠與生活進行真正的交互,這樣則更利于促進幼兒發展。并且,在生活化游戲活動當中的多個細節也都應當融入互動活動目標,幫助幼兒進行互動,比方說,教師可以結合幼兒園一日活動設計“小朋友的一天”這個游戲活動,讓幼兒在固定的活動時間內展現出自己一天的活動情況,從離開家的那一刻便開始進行表演。并且,在幼兒的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合理選擇切入點代入教育元素,比方說,在幼兒過馬路時,要引導幼兒注意交通規則、學會看紅綠燈,要左看看、右看看,確認安全再過馬路;再或者是午睡結束后要自己學著穿衣服、系扣子,簡單地整理床鋪。通過這樣的游戲既能帶給幼兒極強的趣味性,又能讓幼兒拉近與生活之間的共鳴,對游戲內容產生更加深入的認知,通過在游戲活動中引導幼兒與生活實現良好互動,也能進一步增強整體活動質量[4]。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游戲活動當中,通過設計生活化的游戲活動能夠進一步確保游戲活動的有效性,并且對于幼兒來講,這類活動也將為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綜合素質帶來極大的輔助作用。因此,教師要重視其幼兒園游戲活動的設計方向,積極融入生活元素、設置高質量活動,為幼兒的成長與發展奠定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梁麗清.“游戲幣”在幼兒園游戲化,生活化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課堂內外:教師版(初等教育),2015(9):2.
[2]范研秋.“回歸生活 快樂成長”幼兒園游戲生活化特色教育初探[J].休閑,2019(3):1.
[3]杜雅君.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有效策略[J].智力,2020(34):175-176.
[4]況成旭.試論幼兒園教學的游戲化實施策略[J]. 家長,2020(32):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