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萍,韓慧琴
1.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山西032200;2.山西醫科大學附屬汾陽醫院
宮頸癌是婦科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對病人的身心均會產生較大程度的創傷,新輔助化療是目前較有效的宮頸癌輔助治療方法。有效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預及相關治療是當前研究的熱點[1],臨床中多采用常規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預方法,但大多數病人出院后仍存在諸多心理問題及負面情緒[2]。因此,高效的健康教育措施顯得至關重要。神經語言程序學(NLP)作為一種身、心、語言、非語言相互關聯的綜合應用的新型技術,應用于病人健康教育過程中能夠促進醫患有效溝通,使病人達到身心康復的目的。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NLP 技術應用于宮頸癌新輔助化療病人健康教育中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取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山西省某三級甲等醫院婦科收治的宮頸癌新輔助化療病人60例。納入標準:符合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制定的宮頸癌有關標準[3];臨床分期為ⅠB2~ⅢB;病理檢查均為鱗癌;符合新輔助化療適應證;認知水平正常;初中及以上學歷;簽署本次實驗的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肝腎功能障礙者;血液系統疾病者;無法自覺配合完成調查量表填寫者;臨床資料缺失者。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0 例。對照組年齡48~65(58.21±4.28)歲,觀察組年齡49~63(57.21±4.12)歲;兩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干預方法
1.2.1 對照組干預方法 給予常規健康教育。對病人進行與疾病相關的健康教育,對其出現的不同心理狀況予以適當的干預,同時尋求病人家屬幫助,最大限度地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4]。
1.2.2 觀察組干預方法 在對照組基礎上結合NLP進行個性化的健康教育。
1.2.2.1 成立NLP 小組 科主任、護士長為小組領導,主管醫生及病區護士為組內成員,小組全部成員首先進行NLP 技術相關內容的培訓與考核,明確如何有效表達自己的信息、建立和諧的溝通氣氛、從病人角度出發、學習聲音語調與身體語言的表述及重要性以及學會傾聽、模仿的力量等;小組成員通過查閱文獻,分享國內外宮頸癌病人健康教育及心理支持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資料[5]。
1.2.2.2 具體實施流程 ①入院時建立病人信息檔案。入院第1 天由責任護士負責建立病人檔案,內容包括病人姓名、床號、病歷號、一般資料、診斷、治療情況、用藥情況、心理狀態等。②化療前制定方案。入院第2 天早交班后,小組成員熟悉病人的信息,制定個性化的NLP 健康教育方案。③化療中的實施方案。在病人整個住院期間均應用NLP 技術進行健康教育。營造利于溝通及修養的環境,病房安靜,陽光充足,陰天要開燈保持室內明亮,病房溫濕度適宜,病房物品擺放井然有序;醫護人員根據不同病人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干預方法,包括身心語言[即聲音、語調及身體語言(面部表情、頭與軀的姿勢、手勢)]、傾聽、暗示、呼應、回顧快樂時光、同伴效應等溝通技巧,鼓勵病人積極表達,幫助病人疏導不良情緒,與病人家屬建立微信群,及時溝通反饋;幫助病人建立正性心理,從多方面向病人介紹新輔助化療的優勢及效果,邀請康復效果良好的病人與其溝通,反復強調只有積極配合治療且心理狀態良好方可獲得滿意的預后,強化其正性心理[6]。④化療后評價實施效果。由科室領導組對每例病人實施后的效果進行質量控制。分別于化療中、化療后進行,評價結果現場反饋給每名責任護士及小組成員。⑤出院后隨訪。病人出院后由小組成員一對一負責進行隨訪,線上溝通,及時掌握其一般情況、心理狀態、生活質量及癥狀等,鞏固健康教育質量,并使病人保持正面情緒,達到正念的持續狀態。
1.3 評價工具
1.3.1 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 該量表由Hamilton 于1959 年編制,是精神科臨床中常用的量表之一,包括14 個項目。采用0~4分5 級評分法判定,0 分為無癥狀,1 分為輕,2 分為中等;3 分為重,4 分為極重。得分<7 分為無焦慮,7~13分可能有焦慮,14~20 分為有焦慮,21~28 分為有明顯焦慮,≥29 分為嚴重焦慮。
1.3.2 漢密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 該量表是由Hamilton 于1960 年編制,是臨床上評定抑郁狀態時應用得最為普遍的量表,共17 個項目,采用0~4 分5 級評分法判定,得分<7 分為正常,7~<17 分為可能抑郁,17~24 分肯定有抑郁,>24分為嚴重抑郁。
1.3.3 歐洲癌癥治療研究組織(EORTC)QLQ-C30 量表 該量表包括總體健康、生理功能、生理功能、軀體疼痛、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和精神健康8 個維度,共36 個項目,總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1.3.4 癥狀自評量表(SCL-90) 該量表包括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9 個因子,共90 個項目,得分越低表示癥狀越輕。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 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數據進行分析,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化療前后HAMA 及HAMD 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化療前后HAMA 及HAMD評分比較(±s) 單位:分
表1 兩組化療前后HAMA 及HAMD評分比較(±s) 單位:分
時間化療前例數30 30化療后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 值P對照組觀察組t 值P 30 30 HAMA 量表16.51±2.93 15.89±1.76 0.861 0.196 13.25±3.27 8.91±2.23 8.494<0.001 HAMD 量表15.30±2.87 15.21±3.20 0.162 0.436 11.59±3.11 7.52±2.45 7.963<0.001
2.2 兩組化療前后QLQ-C30 量表及SCL-90 量表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化療前后QLQ-C30 量表及SCL-90量表評分對比(±s) 單位:分
表2 兩組化療前后QLQ-C30 量表及SCL-90量表評分對比(±s) 單位:分
時間化療前例數30 30化療后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 值P對照組觀察組t 值P 30 30 QLQ-C30 量表65.23±12.70 64.97±11.53 0.117 0.453 75.41±9.62 88.90±8.73?8.044<0.001 SCL-90 量表81.24±10.89 80.53±11.26 0.430 0.334 72.14±8.95 60.25±10.77 6.577<0.001
NLP 由美國學者理查德·班德勒和約翰·格林德爾于1976 年在美國加州大學創立,是在德國心理學家Perls 創立的完形治療基礎上,結合催眠療法中的暗示療法和家庭療法中的語言技巧使人們形成積極的思維模式,改變身心狀態的具體方法[7]。常用于幫助個體建立自信、激發潛能、個人發展、身心康復、人際溝通等方面。研究發現,NLP 對心理社會困難病人自我賦能有積極作用,表現為增強自我意識、增強個人能力、情緒緩解、養成積極態度、正念、更加自信的生活方式,甚至在之后也會繼續致力于增強自我能力[8]。宮頸癌病人在接受新輔助化療的過程中,不僅會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引起的軀體不適,而且由于疾病的特殊性,還會出現一系列復雜的心理問題,產生消極的情緒與思想,對病人的治療及預后會造成較大的影響[9]。隨著醫學模式的不斷轉變,醫護人員越來越意識到對病人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以及幫助病人樹立健康積極的心理在疾病治療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制定積極有效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預方案,幫助病人穩定不良情緒,消除心理問題,使病人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0]。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HAMA、HAMD、SCL-90 評分低于對照組,QLQ-C30 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NLP 能夠使醫護人員和病人進行有效溝通,提高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預的質量;可以讓醫護人觀察并掌握病人的心理及情緒變化,幫助病人建立積極的思維模式及正性行為,消除病人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11],達到提高病人滿意度、使病人身心快速康復的目的。NLP 不僅對人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且對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是持續的[12]。醫護人員通過利用聲音、畫面與感覺之間的相互結合[13],營造和諧溝通環境、暗示等,把握溝通的空間距離,以便于病人獨立思考[14],積極傾聽病人內心的聲音;點頭互動、鼓勵傾訴,與康復良好的病人溝通學習等,語調及肢體語言向對方傳遞情感,同時也要密切觀察對方反映出的內心狀態及所需[15]。通過初入院、化療前、化療中、出院、出院后反復的溝通宣教,使病人逐漸消除負面情緒,建立正性思想,并保持了正念的持續性。而正念認知有助于人體各方面的健康,有研究發現,正念和鍛煉可以提高睡眠質量[16],正念已經被證明可以改善或保護執行能力[17],正念冥想在調節失眠、改善人群睡眠質量中值得進一步研究[18];正念認知有助于提高癌癥病人的創傷后成長水平[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