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睿星,孫王杰,馬 俊
(吉林化工學院 理學院,吉林 吉林 132022)
高等數學是大學本科理工學科的必修基礎課程,在大學公共必修課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往的《高等數學》教學很少和現代化信息技術相結合,比較注重書面的驗算及推理。盡管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但是太過枯燥和抽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大打折扣[1]。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高等數學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已經迫在眉睫、刻不容緩。為了順應這一時代潮流,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提升廣大教師將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意識。期望通過兩者的深度融合,加快實現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從“知識傳授”為主向“能力培養”為主轉變,從課堂學習為主向多種學習方式轉變。這一時代背景促使高校不斷改革教育教學模式,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提高教學質量[2]。
大數據是當今世界現代化的發展趨勢,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同時也改變了教育及課堂教學的方式。伴隨著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大學生的學習方式,雖然在線學習有多媒體資源豐富、交流便捷、協同互動等優勢,但卻無法完全替代教師的課堂教學,缺少教師的深度參與,學習效果必定不會像預期的那么理想[3-6]。于是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主要原因在于它既可以使學生通過線上學習更加便捷地獲取需要的知識與信息,又能將學生對線上視頻中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在線反饋,能夠產生新的數據,教師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研究,可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且對其進行綜合測評,同時也可對教師講課方式和課程內容及時進行調整和修正,從而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7]。
高等數學目前還是采取 “滿堂灌”“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模式,就是“聽、記、練、考”,教師占主導地位,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讓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和消化所學知識,而且也使得老師難以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課堂效率低下,培養出的學生知識結構是畸形的,形成不了好的數學素養。為了適應素質教育和社會發展的要求,高等數學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已經迫在眉睫、刻不容緩[8-11]。
《高等數學》是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理論教育課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目前傳統線下教學模式的弊端越發明顯,因此改變學生這種被動接受的線下學習模式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目前最為理想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模式,可以將這門傳統意義上較枯燥的課程變成特色課程。通過線上教學平臺的建立,使得學生的學習范圍不僅僅拘泥于教材上的內容,為學生擴充更多的教學輔助資料,令學生在資源充分共享的前提下,更加有學習的動力,勇于探索高等數學的解題技巧,充分發揮學生之間合作討論的精神,同時也更加豐富教學內容[12-13]。
在《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展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可充分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對于畢業后直接就業的學生來說,這門課程的學習,能夠更好地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且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模式,更好地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于學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難題,能夠自主找尋解決的辦法;對于想要繼續進行深造即考研的學生來說,《高等數學》在整個考研數學中占很大比重,在線上教學平臺中,提供了很多優質的與考研相關的學習資源,學生可以按需索取,方便考研的學生進一步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因此在線下教學課堂中,無法滿足不同類型學生的需求,但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兩類學生就可以自主選擇學習的深度及廣度[14]。
改變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模式,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線下傳統教學手段和線上現代化教學手段有機結合、混合使用,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以網絡在線課程為教學平臺,靶向式教學方法和翻轉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上課教,學生課后練的狀態,而轉變為學生課前學和練,教師上課教和練的教學模式,這樣極大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觸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15]。
教學方法上摒棄以傳統教學為主線的方式,使用超星爾雅網絡教學平臺,對學生的教學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線上線下、翻轉課堂教學同時進行,達到教與學的互動。不斷完善網絡教學平臺和交互手段,提升課程挑戰度,解決平臺交互不積極、學習氛圍不濃厚、視頻教學缺乏監管、流于形式等問題。修補多元化評價方式存在的漏洞,完善、優化考核和評價方式,科學設計試題,嚴格要求,增加課程考核的難度,拓展課程深度。
1.問題討論式教學法
課前留下問題,讓學生自行觀看錄制好的視頻進行解答,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模式進行討論,增強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自主學習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提交線上教學學習研究報告,最后由教師分析存在問題,給出正確結論。
2.靶向式教學法
教師根據授課內容,以及超星學習平臺上搜集到的數據,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設計不同形式的類型題,反復訓練,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其理解不到位的知識點。
3.翻轉課堂
首先教師在學習平臺上搜集學生問題作答的數據,之后根據數據情況,篩選出問題回答相對完整、知識點掌握比較好的學生,在其理解不到位的地方,針對性地進行輔導、改正,之后在線下課堂上,讓這些學生進行講解,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在教學過程當中的參與度,也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后由教師進行內容總結。在課后,學生之間也更愿意相互交流溝通,令成績較好的同學帶動成績相對差一點的同學,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4]。
4.課外輔導法
課內外相結合,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定期組織課外輔導,及時解決和反饋存在的問題。通過超星學習通、企業微信及騰訊會議等教學平臺,隨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使得教師無處不在,課堂無處不在,讓學生隨時隨地可以進行高等數學的學習。
高等數學由于采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手段進行,在期末考核評價中,采用平時形成性評價與期末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通過對理論知識、綜合分析能力與應用能力等的考核,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改善學習方法、增強團隊合作意識、端正學習態度,使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卷面成績所占比例各半,將作業、課堂互動、簽到、觀看課程視頻時長、章節學習次數、章節測驗和平時考試情況都納入平時考核成績當中,以促進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摒棄期末一卷定輸贏的常規模式,一改部分學生平時學習散漫,而期末抓緊攻破考試難關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堅持,循序漸進地扎實掌握所學知識。
通過對部分班級進行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表明,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的認可度、參與度很高,大多數學生能夠自覺地配合教師完成超星學習通平臺上下發的各種線上學習任務,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學生的綜合成績也有很大的提高。這就表明,《高等數學》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當然,在這種教學改革當中不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逐步探索并解決,比如:
(1)有少數學生在線上學習過程中,以獲取更高的平時成績為目的,有刷視頻的行為。
(2)有個別學生反映在網絡不穩定時,接收不到教師發來的教學任務。
(3)針對自覺性差的同學,如何規范其學習態度,令其很好地參與到自主學習中來。
對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這只是個開始,將不斷地在實踐中摸索,將逐步完善教學平臺的建設,繼續充實教學資源的內容,進一步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伴隨著5G時代的來臨,互聯網信息化技術又會迎來新的發展高潮。這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加快了高校教學改革的步伐,提高了高校教學質量,有助于高校更好地為給社會輸送高質量、復合型人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