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劍秋
摘要:短視頻廣告應在形式上將互動技術與短視頻相結合,有效實現“觀看-互動-參與”的正向循環;在內容上,短視頻廣告的制作應從視頻化語言、統一風格、訴求對話感出發,實現從“入眼”到“入心”的突破。
關鍵詞:短視頻廣告 互動 創意內容
一、問題的提出
(一)短視頻廣告的出現
日新月異的移動通訊技術正以一種難以預料的加速度重塑著社會形態、商業模式和個體的生活方式,數字化、大數據成為了熱詞,“轉型”成為了許多公司的主要戰略。廣告業首當其沖,轉型迫在眉睫。
短視頻的出現給予了廣告新生的希望。短視頻是一種視頻長度以秒計數,主要依托于移動智能終端實現快速拍攝和美化編輯,可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實時分享和無縫對接的一種新型視頻形式。移動設備的升級和寬帶的提速降費,為短視頻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土壤;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快節奏、碎片化特征與短視頻自身特性和賣點一拍即合。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5億,較2018年年底增長1.26億,占網民整體的94.1%。毫無疑問,短視頻平臺成為了正身陷囹圄的廣告業的救命稻草,營銷人員正爭先恐后地奔向這座新大陸。2017年,在廣告投放意向中,短視頻廣告的投放率僅為22%,但一年后,其投放率到達了62%。①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短視頻廣告的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65.1%,達到了214.3億。②
(二)短視頻廣告的舊與新
大部分廣告營銷公司只看到了短視頻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和在用戶流量獲取、用戶粘性和商業變現上的優秀表現,卻忽視了短視頻的產品屬性及特征,從而造成了短視頻廣告營銷策略上的失誤。
市面上的許多廣告公司常常在短視頻廣告策劃的過程中,過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到“短”或短視頻平臺上,即一段時長較短且可以豎屏展示的視頻廣告就是短視頻廣告。這種思維是對短視頻的誤解,也是傳統廣告業轉型過程中的誤區。從視頻廣告的時長上看,早在互聯網時代之前,“短”視頻廣告便已然存在并大范圍傳播。電視廣告受媒介費用的限制,廣告時長常常保持在30秒以內,且為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其相當注重廣告創意,當前眾多短視頻廣告的敘事手法,如懸念、沖突、轉折在電視廣告時代已經出現并成熟;從視頻廣告的形式上看,當前短視頻平臺上的廣告類型以直接展示類為主,這類廣告像是電視廣告的二次編輯,保留著傳統電視廣告的風格。
我們可以發現當前業內對于短視頻廣告認知的誤區在于其將短視頻平臺看成了電視媒體的2.0形態,故而其營銷思維仍停留在傳統廣告的曝光策略上。這種新瓶裝舊酒的廣告營銷思維,折射出業內深刻的媒介本位偏見。
二、短視頻廣告的批評
(一)短視頻廣告的形式批評
伴隨著移動通訊技術的發展,大量短視頻平臺興起,短視頻開始進入大眾視野并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但是,正如前文所述,當前市場上的短視頻營銷手法并非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下完全創新的產物,其有著顯著的電視媒體時代、前互聯網時代的特征。
按媒體時代對短視頻廣告的發展進行劃分,可分為電視廣告時代、PC廣告時代和移動廣告時代。電視廣告時代的短視頻廣告多以廣告片的形式出現,它們制作精良,善于利用鏡頭語言進行營銷說服,但受傳統媒介自身短板的影響,其傳播模式缺乏用戶的反饋與互動;PC廣告時代中視頻網站成為了主要的投放媒體,貼片廣告成為了短視頻廣告的主要形式,在廣告內容的策劃上,廣告商增強了廣告內容的互動性,有效地培育了消費者的內容消費習慣和交互習慣,從而直接轉化導流,增強廣告的購買轉換率;移動廣告時代下,各種基于短視頻平臺的營銷玩法層出不窮,這些營銷手法互動性更強,且具備了內容和社交屬性。然而,當前的視頻廣告市場上,短視頻廣告仍停留在PC廣告時代,貼片短視頻廣告市場份額占比高達89.1%,且廣告主更青睞“后植入廣告”與“壓屏廣告”,具備了內容和社交屬性的互動類廣告遭到冷遇。
短視頻之所以能夠爆火,是因為自身的創作門檻低、碎片化傳播和社交屬性的特征與移動互聯網時代下消費者的內容消費和社交需求不謀而合,這才使得短視頻營銷在投放的前、中、后階段有著出色的表現。廣告投放前期,短視頻廣告制作周期短,成本低,適應性強,可以較為靈活地滿足不同廣告主的各種營銷需求;廣告投放中,短視頻廣告的信息承載量較為豐富,且兼具社交互動屬性,可以與消費者建立深度溝通關系;廣告投放后,優質內容的短視頻廣告會產生肥尾效應,引發病毒式傳播。但不少廣告商受媒介本位偏見的影響,將短視頻廣告看作是電視廣告的延續或微調,故而在廣告的生產過程中,他們仍按電視廣告制作的思路流程進行創作,所謂的短視頻化僅僅是將廣告豎屏化或將橫屏廣告進行微調。這類廣告因未能突破傳統廣告的思維,故與短視頻平臺特征風格顯得格格不入,自然讓消費者感到體驗上的不適感。同時,由于其剝離了短視頻社交、互動等屬性,故而難以促成受眾間的二次傳播。
(二)短視頻廣告的內容批評
短視頻廣告的內容創作不同于傳統的視頻廣告。傳統的視頻廣告多為硬性廣告,屬于單向傳播,內容重點在于向消費者群體傳達品牌信息和廣告訴求。而短視頻廣告多為內容原生廣告,屬于互動傳播,重點在于廣告內容的完整性和品牌信息的原生性。因此,在進行短視頻廣告的內容創作時,廣告商需要考慮三個因素。首先是廣告的內容情節和故事性,短視頻廣告較傳統視頻廣告而言,更加注重內容的故事和情節,相關調查顯示,62.5%的用戶更喜歡幽默搞笑風格的廣告,50.3%的用戶表示其會因為廣告內容創意的有趣而主動觀看短視頻廣告。簡潔、真實、新穎、沉浸是當前用戶短視頻廣告偏好的主要特點。故而短視頻廣告首先是一個用戶喜歡、可消費的內容,然后才是一個有著商業訴求的廣告;其次是話題熱度,利用平臺用戶感興趣的話題,吸引用戶參與社交互動,從而利用互動傳播實現病毒傳播,獲得出色的傳播效果;最后是渠道的兼容性,為了實現良好的傳播效果,廣告商就必須在廣告內容制作之前充分考慮內容在各個渠道傳播的兼容性。
現階段,短視頻平臺上的許多廣告內容仍保留著傳統視頻廣告的敘事風格,顯現出強烈的本位偏見。從短視頻廣告的卷入度來看,從低到高可分為六種類型:硬廣投放,在短視頻平臺上投放傳統廣告,如短視頻信息流等;內容植入,在短視頻平臺內容中進行廣告植入,如冠名或對產品名稱和企業logo進行曝光;內容定制,定制短視頻內容進行營銷傳播,其中包括PGC影視創作和KOL合作;網紅活動,廣告主聯合網紅和短視頻平臺資源進行互動類活動的策劃,如挑戰賽等;賬號運營,在短視頻媒體平臺開通品牌官方賬號,進行內容開發和創作,持續輸出營銷內容;整合營銷,根據企業的目標設計戰略,有機結合多個媒體或營銷形式,搭建營銷矩陣實現聯動效應。卷入程度越深,營銷內容就越豐富,營銷效果也更加出彩,但是執行難度也越大。
面對花樣眾多、紛繁復雜的短視頻營銷手法,不少企業一時間不知所措,導致企業的短視頻廣告內容呈現出從傳統視頻廣告向短視頻廣告的“硬”過渡狀態。這種硬過渡使得企業的短視頻廣告在內容風格上難以整合統一,有著明顯的新舊風格割裂的痕跡。企業難以用移動互聯網思維對短視頻廣告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導致短視頻廣告整體敘事并不連貫,不少廣告呈現出生硬的拼貼,故無法實現聯動效應。短視頻廣告與傳統視頻相比較而言,更加注重傳播的社交性和互動性,而淡化傳播的目的性和商業性,故而企業在制作短視頻廣告時需注意與粉絲關系的維系,廣告內容應體現企業的態度和自由風格,而不是同傳統廣告那樣圍繞商業信息的傳達而展開。
三、短視頻廣告的發展思考
(一)形式的思考:互動技術與短視頻相結合
短視頻平臺的黏性在于其平臺內容的豐富性和趣味性,廣告商應創新短視頻廣告的形式,進一步將互動技術與短視頻緊密結合,從而進一步有效實現“觀看-互動-參與”的正向循環,對受眾群體產生正向激勵作用。
例如,嗶哩嗶哩在用戶互動方面一直位于短視頻行業的前沿。從淺層互動角度看,B站率先引入了彈幕視頻,將用戶評論與視頻內容聯動起來,從而在某種程度上了改變了信道環境和原文本的內涵,帶動了用戶之間的互動溝通,不少人表示彈幕讓“讓觀看過程充滿樂趣”。同時,B站還開創了 “一鍵三連”的視頻儀式,它鼓勵人們對喜愛的作品進行點贊、投幣、收藏,從而推動短視頻內容的二次至N次傳播,讓優秀的視頻在短時間內多重曝光,從而獲得大量的用戶注意。2019年爆火的電商直播正是這種淺層互動的商業化,讓商家由幕后走向前臺,在推銷過程中接受消費者的監督和質詢,在與消費者的互動溝通中,達到買賣雙方的互信互惠。從深層互動角度看,短視頻平臺將互動技術與故事情節相結合,觀眾可憑自我喜好進行故事內容的選擇。B站的互動視頻正是深層互動的大膽嘗試,其開辟了全新的視頻敘事模式,讓傳統的視頻觀看過程變成了闖關模式的游戲,從而極具吸引力和話題效應?;右曨l不僅提升了用戶的視聽體驗,還通過豐富的分支劇情結構滿足了不同觀眾的不同需求,從而有效地撬動了粉絲經濟,提高了同款廣告的消費轉換率。
(二)內容的思考:從“入眼”到“入心”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短視頻廣告的制作者要實現創作視角的轉換,即由生產者視角向消費者視角轉變,以用戶視角審視自己廣告內容效果如何,考量其是否能讓用戶注意,是否能讓用戶好奇并積極參與,是否能讓廣告主的需求被精準植入并被用戶所接受。創作視角的轉換意味著品牌營銷策略的革新,即從“入眼”到“入心”。
從“入眼”到“入心”,首先要求尊重用戶的自主選擇權,打造符合用戶觀看習慣的廣告。調查顯示,超過半數以上的用戶不會在廣告上停留10秒以上,這就要求廣告商尊重微媒體的敘事原則,把握好用戶的關注時限,言簡意賅卻創意十足地進行廣告呈現,讓用戶看見驚喜和誠意從而駐足觀看。
其次要尊重用戶的購買需求,向“用戶提供解決方案,幫助用戶解決實際問題”。廣告是故事中的故事,對于廣告商而言,廣告故事的作用在于推銷商品;而對于消費者而言,廣告故事的作用在于解決問題或者說是恢復平衡。消費者對于商品的購買欲望源于動機,而動機是需要未被滿足而產生的一種緊張狀態。消費者希望通過廣告尋找到某種方法去減輕他們所感受到的壓力。故而在短視頻廣告中,提供解決精準的方案,而不是單一的展示產品,是使廣告被消費者接納的有效途徑。
最后,廣告應不止步于消費地勸說,還應給與消費者精神意義。優秀的短視頻廣告應充分利用媒介技術,帶領著消費者一起在構建的夢境中進行冒險,在冒險中與消費者進行想象力和價值認同的溝通,從而悄無聲息地叩開他們的心扉。在冒險歷程結束后,品牌與消費者的關系會大幅拉近,消費者對于品牌的情感將由認同于上升為共鳴。
四、結語
目前短視頻廣告仍處于萌芽階段,廣告行業仍未從傳統廣告思維中跳出,短視頻廣告的制作從技術形式到內容都尚需完善。
總的來看,短視頻廣告的創意內容依然是短板,其交互內容還比較淺顯,可謂是前路漫漫。但短視頻廣告的確是移動互聯網時代視頻廣告轉型的一個值得嘗試的方向,有著商業價值和潛力空間。伴隨著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學技術的突破,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更多的新技術,如場景定位、影像采集等將應用于短視頻的交互設計。這些新興技術不僅會在移動手機端大放光彩,也會被應用到線下場景之中,從而實現虛擬與現實,線下和線上的聯動。
注 釋:
①2019年中國短視頻營銷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預測.中國產業信息網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905/741470.html.
②莫安琪.廣告進入寒冬期,微博未來的增長故事要怎么講.騰訊網,https://new.qq.com/omn/20190524/
20190524A0MTCX.html.
參考文獻:
[1]黃升民.為“傳統廣告已死”正名[J].中國廣告,
2014(03):29.
[2]謝準備.5G時代,短視頻廣告是否新的風口[J].中國廣告,2020(Z2):71-73.
[3]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北京: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20:19-53.
[4]上海艾瑞市場咨詢有限公司. 2018年中國原生視頻廣告投放策略白皮書[R].上海:上海艾瑞市場咨詢有限公司,2018.
[5]沈國梁.短視頻新內容營銷:從“入眼”到“入心”[J].中國廣告,2020(Z2):74-76.
(作者系上海師范大學傳播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