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偉 丁顥
摘要: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少數民族的學生來講,與生活地不同的地理環境、經濟條件、人文素養等因素,都成為學生在學校進修的難點,也給高校對少數民族學生的管理帶來部分困難。完善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實踐模式,不僅能夠幫助少數民族學生在求學路上更加順利,也能夠完善學校多樣化的管理方式,本文旨在通過分析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管理現狀,得出合適的實踐模式。
關鍵詞:少數民族;高校教育;管理實踐;模式
引言
在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高校管理的一個重要任務便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深入,民族的和諧關系發展趨勢良好,少數民族的學生也越來越多的被引入內地大學讀書。但由于少數民族學生成長背景和教育文化的差異,在陌生的環境內也經常會遭遇不同的差異所導致的麻煩,這是高校在教育管理中的重點。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與管理研究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1.高校少數民族管理的現狀
由于內地少數民族學生與漢族學生在風俗習慣、語言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少數民族學生在剛剛進入學校時,經常會發生難以融入校園生活,學習困難的情況,陌生的環境也導致少數民族的學生在面對突發事件,學生們主觀上也不愿意尋求老師和非本民族學生的幫助。
同時少數民族地區大多位于邊遠地區,由于受地域分布和經濟發展的限制,教育資源相對匱乏,教育水平相對較低,與內地學生相比,缺乏系統、優質教育的少數民族學生顯然并無特別的競爭優勢。特別是在英語、計算機等學科中,由于基礎薄弱,給學生增加許多心理負擔,少數民族學生前往內地高校就讀的目的,正是借此機會彌補教育資源的不足,與少數民族語言的教學環境相比,漢語教學也成為一大屏障,語言交際障礙重重,使得少數民族學生學習壓力大,教學進度跟不上教師講課的進度,不能迅速理解和吸收各專業課程的復雜內容[1]。
2.新時代下改革高校管理少數民族學生模式的必要性
互聯網時代,包括微信、微博在內的新興互聯網事物的發展,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深刻的影響,對于高校來說,新媒體時代帶來的獨特的教育載體改革,使得管理學生的內容和方法更加生動,極大地提高這項工作的實效性。在傳統的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模式下,其實施載體主要集中在課堂、會議等多種形式的特點。然而由于知識和信息有限,教學手段單一等因素,往往導致教學管理的最終效果并不理想,基于互聯網支撐的新媒體,在應用模式上實現圖片、音頻等多種信息的整合,為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的創新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在教育過程中能夠更清晰明的展現觀點,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和認可。嚴格地說,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涉及到不同方面的內容,受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主觀情感和行為的影響很大。
3.優化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措施
3.1教師增加對少數民族學生的重視程度
在高校的教學管理中,教師對少數民族學生的重視仍然沒有達到相應的標準,少數民族學生處于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在新環境內往往難以適應,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關心,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思想、身體健康等多種方面上心。在新媒體時期,面對網絡教學的滲透,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迎來優化教育環境、創新教育方法、豐富教育內容等新的發展機遇,對教師和學生的影響越來越大。對此,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應當緊跟時代潮流,在教育管理的過程中積極引進新媒體教學方式,將生動形象的管理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
3.2在教學管理中注重學生主觀感受
大學生作為新時代一個獨立的群體,是教育管理的主體,學生之間存在著客觀的人格差異。在傳統的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模式下,教師一味的嚴格管理,反而使得學生喪失主觀能動性,缺乏對學校的興趣,一定程度上制約少數民族學生在校的積極態度,對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素質的完善起到不利的作用。教師在管理工作中遵循流程,循規蹈矩,不重視學生的主觀感受,與學生之間缺少溝通,導致兩者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不利于相關工作的開展。因此高校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應當秉持素質教育的觀念,以學生的主觀感受為中心,包括以學生為本,個性化教學,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營造相對寬松的氛圍,自由和諧的身心發展環境[2]。
3.3開展針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引導少數民族的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高校教育要始終貫徹各民族平等的原則,保護少數民族學生的權利,只有在教育教學中樹立團結一致的民族觀念,發揮不同民族的優勢,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添磚加瓦。少數民族學生在各個方面的特殊性,給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挑戰,這就要求在管理過程中,高校應當根據少數民族學生本身的特點,制定更加適合學生的教育管理方案,不同情況不同對待,充分發揮相關專業課程的積極作用,逐步開展多種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4.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快速發展,少數民族的學生前往內地大陸讀書已經是大勢所趨。人數增加的同時,對高校教師的管理也產生不同程度的難題,要求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不僅重視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要對少數民族學生的身心健康花費更多的心思。
參考文獻:
[1]李琳杰.普通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探究[J].中國市場,2017(15):46-47.
[2]楊曉杰,任仲佳,宋文娟,孫燁忱,李宗徽.淺析高校“90后”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有效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5(25):77-78.
作者簡介:李大偉(1984.01)男,漢族,籍貫:遼寧大連,研究生學歷,職稱: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通訊作者:丁顥,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大連醫科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遼寧省大連市 116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