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雪羽
【摘要】隨著自媒體的快速崛起,為媒體信息的傳播增加了新的方式,人們獲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也使得傳統圖書館受到沖擊。中學圖書館的服務對象是全校師生,在海量的信息中如何幫助他們找到適合閱讀的信息,提供高效、個性化的服務,這是當下中學圖書館需要考慮的課題。筆者認為中學圖書館應創建有自身特色的自媒體,比如通過微信來實現服務方式多樣化,培養用戶閱讀興趣。目前,有部分中學圖書館已經開展了微信閱讀推廣工作,但也存在較多問題,需要積極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自媒體? 中學圖書館? 微信閱讀推廣
【中圖分類號】G633.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1-0161-02
一、中學圖書館創建微信公眾號的現實意義
1.微信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
微信公眾號具有廣泛、即時傳播的功能,這為中學圖書館開展微信閱讀服務提供了用戶基礎。并且注冊微信公眾號不需要耗費資金,微信的基礎功能使用門檻低,因此,大多數中學圖書館都可開展此項服務。
2.閱讀不受時空限制
初高中學生每日的課程安排緊湊,閱讀課外讀物的時間主要是在課后,又因受到圖書館開放時間的限制,影響了他們到館閱讀。中學圖書館如果要更高效地為讀者服務以及進行閱讀推廣,就離不開微信公眾號這一平臺,這種便捷的服務可使得學生不受到圖書館的地域和時間限制,只需要一臺可上網的電子移動設備,即可開展閱讀。最重要的是微信閱讀服務的免費性,恰好符合學生群體的使用要求。
3.傳播信息高效、可分享可互動
微信具有快速傳播信息的一個軟件平臺,用戶還可對其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訂閱,閱讀形式豐富。微信的一鍵轉發功能使得用戶可即時將自己感興趣的文章分享到朋友賬號或自己的朋友圈,這讓中學圖書館公眾號的文章能得到很好地被推廣從而起到引導閱讀的作用。[1]微信的信息傳遞還是雙向的、可互動的,用戶還可自由地向公眾號平臺發送自己的觀點、建議或咨詢信息,為圖書館與用戶提供了交流的空間。
4.便于數據統計、開展多維度閱讀服務
圖書館工作人員很難精確完整地統計傳統圖書館的閱讀數據。而在自媒體時代,我們可獲取微信的后臺數據來深度剖析用戶的閱讀喜好,更加精準地分析出某一時段閱讀分析、某一書籍或主題的用戶關注程度等數據,從用戶需求出發,有針對性地向用戶進行推送服務,保證了服務的精確性和有效性。
二、中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運營中的不足
1.開通微信公眾號的圖書館少且不規范
筆者通過手機里的微信搜索欄檢索“中學圖書館”,共檢索到47個中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其中只有不到10所中學圖書館申請了微信認證。筆者發現許多中學圖書館命名并不明確,有的只寫了“第××中學圖書館”卻沒有標注其所在城市,這樣極有可能與其他城市的同名的中學圖書館混淆,增加了用戶的關注負擔;并且大多學校圖書館開通的是訂閱號,而不是服務號,訂閱號只有傳播與發布信息的功能,且在收藏夾中極容易被其他公眾號信息覆蓋,久而久之就被遺忘了。
2.推送頻率兩極分化,原創率低
信息的高速傳播對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信息發布提出來更高的要求,用戶需要的不僅僅是信息,而是具有時效性的信息。據筆者觀察統計大部分中學圖書館的微信公眾賬號至今僅推送過幾條信息,有些賬號甚至完全沒有發布過信息,僅僅只是注冊了微信名稱,處于閑置狀態。而某些中學圖書館公眾號雖然有一千多篇推文,但原創文章連50篇都不到,且每篇的點擊率都不高。過高或過低的發布頻率不利于用戶養成主動翻看公眾號推文的習慣,也使得微信公眾號的影響力大大受限。
3.發布內容形式單調
目前大部分已開通微信公眾號的中學圖書館中,其微信推廣的內容基本上只是以純文字發布一些固有的本館介紹、開館閉館信息,或轉載一些關于閱讀養成的文章,沒有結合音頻視頻進行推送,缺乏趣味性,無法在眾多信息中吸引用戶關注、刺激用戶閱讀感受,也難以給用戶留下深刻的記憶點,用戶到最后極有可能會取消關注。
4.與用戶互動少且滯后
由于許多學校規定中學生上課禁止攜帶手機,而微信服務又必須依靠手機上進行,導致中學生在公眾號的留言時段往往是放學后,也因此造成圖書館工作人員對用戶在微信公眾服務號上的咨詢回復往往是在用戶留言的第二天,錯過了最佳的時間,導致咨詢效果差,且回復的內容過于隨意,沒有發揮微信的圖文并茂的功能。
三、提升自媒體時代中學圖書館微信閱讀推廣的措施
中學圖書館的微信服務之所以遇到以上困局,原因主要是:首先中學師生的首要目標就是中高考,因此課外的閱讀查重被忽視;其次現階段中學圖書館全職館員人數并不充足,圖書館數字建設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中學圖書館的服務理念仍是以傳統閱讀為主。中學圖書館想要不被時代淘汰,就應該升級服務理念,開展微信客戶端服務。
1.規范微信公眾號的創建,加強推廣
為避免對用戶造成搜索和辨別本館公眾號的困擾,一個中學館應只開通一個微信認證的公眾號,命名應加上地域名稱,微信頭像也應使用本校的校徽、本館建筑物、圖書館內部陳設,或者具有本館特色的logo,完善本館介紹以及操作注意事項讓用戶容易上手,還應設置關注后友好的回復信息,讓用戶感受公眾號的用心服務的誠意。創建公眾號后,在館內的書目宣傳欄、活動海報展示微信公眾號二維碼,讓到館的讀者“掃一掃”,請已關注的讀者向其他同學推薦或者幫忙轉發朋友圈,為公眾號“漲粉”,畢竟關注人數與轉發頻率是圖書館微信號發揮自媒體價值的重要參考因素。
2.做好用戶調查,精準推送
推送頻率方面筆者認為每日一條推送為宜,多了會對用戶產生信息騷擾讓其反感,少了則會降低賬戶的活躍性,導致用戶流失。圖書館工作人員應在線進行投票活動,結合在線圖書館資源的檢索、師生的后臺留言等數據,了解用戶微信使用習慣以及閱讀需求,再將他們進行分組推送信息。公眾號推送的內容應是用戶所需,盡可能是具有本館特色的原創文章;還應注重時效性,結合當下社會熱點進行推送,提高閱讀點擊率;注重引導性,推送的內容能由淺入深引導青少年閱讀,提升其閱讀質量。
3.線上線下結合進行閱讀推廣
可將中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平臺與線下讀書會進行結合,產生“交互式讀書會”模式。[2]大致操作如下,線上:第一步由圖書館工作人員設計問卷調查并發布在微信平臺,獲取用戶的閱讀喜好、載體形式等;收集用戶在平臺的留言或者投稿,整合后列出閱讀推薦清單。第二步篩選出積極正面、邏輯合理的作品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排除暴力、色情等影響中學生身心健康的內容,盡可能避免過于冗長的文字,加入圖片或視頻等載體,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線下:圖書館工作人員結合線上的調查結果,定期組織線下相關的主題閱讀活動,達到深度閱讀的目的,如組織讀書分享會、觀影交流、辯論賽、征文比賽等活動。線下活動結束后再將同學的書評或感想盡快發布到公眾號上,鼓勵學生積極轉發,以此激勵更多同學加入讀書會,提高閱讀深度。
4.重視咨詢服務、完善微信自助功能
微信公眾號中的服務號可自定義3個一級菜單,每個一級菜單下還可創建5個二級菜單,除將本館簡介、各種規章制度、新書推薦、活動通知納入其中外,還可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提供的API接口,實現在微信平臺即可進行館藏查詢、預約、續借的操作。重視微信關鍵詞自動回復及人工回復功能,圖書館員盡可能在第一時間,用親和的語氣,指示明確得為用戶答疑解惑。公眾號優質的使用體驗能提升用戶的忠誠度,為中學圖書館進一步“鎖粉”。
5.組建優秀的圖書館團隊
圖書館應有意識地招募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幫助解決微信閱讀推廣過程中的技術問題,并借鑒優秀的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運營,開發出具有本館特色的模式。中學圖書館還應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圖書專業技能培訓,拓展工作人員的管理思維和模式,使其能在海量信息中篩選出精品向讀者推薦。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是中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平臺發展的有力保障。
6.充分利用平臺功能
中學圖書館還可嘗試微信平臺開發出新的服務方式:第一,利用直播或錄播等功能,進行閱讀分享會或專題講座,給用戶的不一樣的閱讀體驗,提高同學的學習主動性。第二,還可通過微信發布本校的宣傳片,提高同學對校園文化的了解,讓同學對母校產生榮譽感與歸屬感,激發他們的愛校之情。第三,把微信公眾號平臺作為當地歷史文化、傳統文化的傳播陣地,進行鄉土文化教育[3]。第四,還可通過微信平臺的功能菜單進行“跨界服務”,如為學生提供成績查詢服務、課程安排查詢等。盡量開發微信的潛在功能為用戶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四、結束語
自媒體時代信息資源泛濫,閱讀載體閱讀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現代中學生又是追求個性化的一代,這些變數對以借還紙質圖書為主要業務的中學圖書館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中學圖書館應充分利用心理學、廣告學、教育學等專業知識重新定位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尋求突破局限,拓展圖書館業務更多的可能性。而微信公眾號正是一個新興的、具有良好應用前景的服務平臺,中學圖書館如能優化資源配置,增強服務意識并充分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傳播信息快、受眾多等優勢,能更好地進行校園的閱讀推廣,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觀念。
參考文獻:
[1]邱宏芬.自媒體時代少兒圖書館微信閱讀推廣研究[J].圖書館論壇,2020(18):208-209.
[2]刑暢.中學圖書館“交互式讀書會”閱讀推廣模式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4):113-116.
[3]陶彬.自媒體時代圖書館服務的優化策略[J].新聞戰線,2019(2):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