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豪
【摘要】歷史文化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屬于共通的,從地方性的歷史文化中可以相應折射出同期的整體歷史文化,故從鄉土歷史文化中不僅可以看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歷史內容,同樣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主流歷史文化。本文強調了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鄉土文化資源的必要性,并分析其教學原則,最后簡述初中歷史教學中鄉土資源的運用措施。
【關鍵詞】鄉土歷史? 文化資源? 初中歷史? 教學原則? 運用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5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1-0192-03
歷史作為一門非常具有借鑒意義的學科,對學生的成長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但是隨著主流歷史的重復性較高,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相應出現疲倦感。故為幫助學生掌握更加全面的歷史內容,同時橫向拓寬歷史課堂的涉及范圍并將歷史更好地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將鄉土歷史文化有效地結合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更是當下有關教育工作需要研修的重要課題之一。因此,文本對鄉土歷史文化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進行簡單的討論與分析。
1.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鄉土歷史文化資源的必要性
1.1鄉土文化能夠拉近學生與歷史文化的距離
縱觀當下初中歷史教學,其主要內容通常為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國史,這些歷史內容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一般需要教師進行講解后學生按照教材的指引進行背誦,從而形成對于歷史知識的記憶。上述傳統的學習方法與學習內容對于學生而言,往往會阻礙學生對于歷史產生深刻的認識,學習歷史的目的不僅僅需要學生對于歷史做到了解與記憶,更需要學生通過歷史來感受世界的發展歷程,從而在歷史中窺探到世界未來的發展趨勢。但是傳統的初中歷史課程在學生反復記憶的過程中漸漸喪失掉了歷史的真正意義,使學生與歷史之間的距離漸行漸遠,無法使其切身感受到歷史對于當今生活以及未來世界的影響。而通過在初中歷史課程中加入鄉土歷史文化,能夠直接讓學生感受到鄉土所發生的真切故事,并主動聯系鄉土歷史與自身實際生活的影響關系,從而逐漸意識到歷史存在的意義,更好地清晰歷史學科的設立目的,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1]。
1.2鄉土歷史文化傳承的必要性
上述內容中強調了在初中歷史課程中融入鄉土歷史文化所能帶來的優勢,然而鄉土歷史文化出現在新一代學生的課堂中不僅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文化,在其傳承上也具有非常必要的意義。對于歷史而言,現代的人們有義務銘記與學習本民族與世界民族具有閃光點的歷史內容,同時也不應該忘記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點點滴滴,即鄉土與地方性的歷史文化同樣有被世人牢記于心的必要性,因此,在初中歷史課堂上講述鄉土歷史文化不僅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歷史學習,更是一種責任和義務,只有本著“不遺漏”的信念去研究與學習歷史,才是合格的歷史教師應該秉持的執教精神[2]。
2.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鄉土歷史文化資源的教學原則
在了解過鄉土歷史文化對于初中歷史教學所能起到的積極作用之后,有關教育工作者更應充分了解將其運用在歷史教學中的方法及其原則,下述內容針對鄉土歷史文化的教學原則進行簡單的概述。
2.1地域特色性原則
在初中歷史課堂中運用鄉土歷史文化資源,其首要運用原則即為地域特色性原則。對于鄉土文化資源本身而言,便具有非常鮮明的地域特色性,不同的鄉土文化之間由于地域的差異,會反映出不同的歷史文化,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地域對于歷史文化產生的影響。若在歷史教學中不重視鄉土文化的地域特色性,不分類別地對鄉土文化在歷史教學中進行植入,會直接影響學生對于課程的認同感,反而造成學生的接受感下降。
此外地域特色性在應用時也要保證文化的地域特色與學生的地域特色一致[3]。在上述內容中已經強調過地域差異對于歷史所能產生的影響,而決定歷史走向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即為人,總結來說即地域的差異會導致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與觀念信仰不同,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沉淀從而形成歷史,故地域特色性也是影響學生成長的原因之一。綜上所述,對于鄉土歷史文化的地域特色性在歷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已經相對清晰,即學生由于地域特色性會相應產生不同的生活習慣,而該生活習慣與鄉土歷史文化又有必然聯系,故在初中歷史課程中保證地域特色型原則要重視學生與文化的地域特色一致性,才能更好地引起學生對于歷史課程的共鳴。
2.2歷史整體性原則
在初中歷史課堂上運用鄉土歷史文化的過程中也要保證歷史整體性原則,并且在歷史中兩者是不可分割的。在我國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能包含的歷史內容不僅在時間的縱線上十分久遠,同時在橫向的容納范圍上也非常廣泛,而地域特色性所指的內容即是橫向的多樣性,歷史整體性便可以簡單理解為時間的縱向性。故在初中歷史課堂上對于鄉土文化的運用過程中所需要保證的歷史整體性即是在時間上的完整性,教師在講述過程中要明確該原則,保證鄉土歷史文化資源在課堂上引用之后能夠明確地與歷史課本正文中的內容聯系起來,使兩者在整體上帶給學生一種完整的感受,切忌為了運用鄉土歷史文化而強行對其進行植入,導致鄉土歷史文化與歷史課本之間存在明顯的割裂感。總體來說,鄉土歷史文化的運用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以完整的角度來審視歷史所帶給學生的感悟,因此教師方面在運用鄉土文化過程中要重視歷史整體性原則[4]。
2.3靈活多樣性原則
在教師重視鄉土文化運用的地域特色原則與歷史整體性原則以外,更要重視靈活多樣性原則,即在保證上述兩種基礎的教學原則上,適當增添教師對于歷史的個人理解,使歷史課堂的呈現更加活靈活現,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吸收歷史知識,以防對歷史科目進行機械的學習。因此,靈活多樣的原則需要教師方面對于歷史課本的正式內容有著充分的了解,同時也能盡可能多地挖掘鄉土歷史文化的自身的內容,通過有機結合兩種內容,在課堂上進行靈活多面的運用以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
3.初中歷史教學中鄉土資源的運用措施
通過上述對于初中歷史教學在運用鄉土資源原則上的分析,對于如何將鄉土資源真正意義上應用到初中歷史教學中去,還需要采用更多具體的方式方法,主要內容如下:
3.1挖掘和整合地方特色資源
首先,對于在初中歷史課堂上運用鄉土資源的前提條件,即是對地方鄉土資源方面的歷史文化進行深度的挖掘。教師方面不僅需要結合當地的政府和群眾對鄉土歷史文化進行調查,必要的情況下還需要在互聯網或當地圖書館進行相關文獻資料的查閱,也只有對當地鄉土資源進行充分的調查,才能真正意義上將鄉土資源更好地運用到正式課堂中去,從而在保證地方特色教學原則的同時更好地兼顧歷史整體性原則,以及通過自身對鄉土文化的深入了解做到在課堂上呈現出靈活的內容。其次,教師要對挖掘的地方鄉土資源進行有序的整合。相較于上述對鄉土資源的挖掘,整合鄉土資源對于歷史教師而言更加重要,同時對鄉土資源的整合需要教師方面充分結合初中歷史的教材內容,以保證鄉土資源能夠更好地同整體歷史文化進行契合。在了解過該歷史文物的具體內容與信息之后,便需要教師結合歷史課本內容進行整合,其整合的要點一定要同正式課本中唐朝的歷史有所關聯,若能與正文內容進行直接聯系則屬于最佳選擇,若不能進行直觀上的聯系需要教師方面對唐朝的歷史內容進行拆解,找到拆解后能夠與該地區鄉土資源進行聯系的結合點,并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講授。如此一來,課堂上學生不僅會由于本地的歷史文物產生一定的文化自豪感,同時還能借由此份文化自豪感更加投入到歷史學習中去,同時能在歷史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歷史對于自身生活的實際影響,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拉近與歷史的距離,讓歷史學習不再漂浮在半空中,而是切實走進學生實際生活中去[5]。
3.2注重教學形式的多樣創新
歷史教學的實際內容雖然在講述各個國家與民族的過去,但是隨著講述時代的進步,教師方面也要保證歷史內容不變的情況下不斷更新自身的表達形式,即注重教學形式的多樣創新,這一教學方法同樣適用于鄉土文化在初中歷史課堂上的運用。首先,在將鄉土文化運用在初中歷史課堂上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數字媒體技術,將自身所挖掘與整合的鄉土文化資源通過不同的媒介表達出來,不僅可以從自身的口中進行敘述,為了增強學生的代入感,還可以充分運用圖片、視頻、音樂等方式,甚至可以在課程時間充足的情況下利用地域的臨近優勢帶領學生進行實地參觀,以從根本上為學生帶來歷史的真實性。其次,在內容的呈現方式上進行更新,教師方面還應該更加積極地將歷史內容與當今時代的標志熱點進行聯系,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歷史本身所具有的輪回性,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到歷史的發展對當今生活所產生的影響,而這種方法同樣適用于鄉土歷史文化在初中歷史課堂上的運用。
3.3建設歷史教學體系
最后,教師方面需要注重歷史教學體系的搭建。當歷史教學存在明確的體系之后,能夠有利于學生有效整理碎片化信息,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歷史的整體性,同時可以將鄉土歷史文化進行有效整合形成一個較小的體系鑲嵌在大的歷史教學體系中,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理解與吸收。
4.結束語
歷史教學在過去的教育過程中,通常存在其科目與學生的距離較遠的問題,相較于其他科目,學生在未來學習與工作中對于歷史的實際運用相對較少,使歷史學科的教育很難下沉。但是通過歷史教育對于鄉土歷史文化資源的運用,很有效地解決了上述問題,故教師方面需要充分重視鄉土文化在歷史教學中的地域特色原則與歷史完整原則,以靈活多變的形式持續挖掘與整合鄉土文化資源,并不斷以具有時代特征的教學方法向學生進行輸入,同時搭建完整的歷史教學體系,為學生不斷呈現出“接地氣”的下沉式歷史教育。
參考文獻:
[1]馬麗.鄉土歷史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實踐與運用[J].教師,2021(9):73-74.
[2]張巒.淺談鄉土歷史文化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2021(2):40.
[3]魏金珠.淺談鄉土歷史文化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考試與評價,2020(8):144.
[4]顧新偉.淺談鄉土歷史文化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0(19):105.
[5]孫孝榮.鄉土歷史文化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49):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