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偉 馬新 程萍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線上教學模式已經常態化,如何評價線上教學的質量就顯得很重要。因此,本文先分析線上教學評價的現狀,然后通過層次分析法構建線上教學評價體系,并為各指標賦權。建立的線上教學評價體系,將為教學管理部門提供參考。
【關鍵詞】線上教學? 質量? 評價? 層次分析法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安徽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基于數據挖掘與分析的線上教育效果評價及應用研究”(2020jyxm1730)和“基于數據挖掘與分析的線上教育效果評價及應用研究” (2020jyxm1729)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43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0-0093-02
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高校的教學方式也發生了變化,慕課、學堂線上等各類線上課堂得到快速發展。特別是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時期,線上教學在開展“停課不停崗,停課不停學”的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各高校通過線上教學平臺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確保了教學要求和教學質量[2]?!盎ヂ摼W+教育”使得全國高校深入思考如何改革現有教育教學模式。特別是如何科學地組織和管理線上課程的“教”與“學”,以保證教學質量,這已成為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一、線上教學質量評價現狀
教學質量評價是保證教學目標的重要環節,傳統課堂教學中采用的督導聽課、學生評教、同行聽課評教等評價模式不能完全適用于線上教學評價[3]。目前,評價高校線上教學質量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評價維度單一且結果單面,不能全面反映真實情況
高校教學評價是以學生為中心,主要通過學生評價教師的教學過程、內容和方法,再由教學管理部門及時反饋給任課教師,通過動態調整,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然而部分高校在評價實施過程中,線上教學評價都是學生按照固定的評價類別進行打分,評價結果并不能對教師的教法起到提高作用。即使加上同行評價和自評來簡單的評價線上教學質量也是不科學的,不能全面反映綜合的教學質量。
(二)缺乏一套科學合理的線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疫情之前線上教學都是作為傳統教學的一種補充和輔助,各高校主管部門也未出臺一套標準化的線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線上學習的評價不全面主要體現如下幾點:首先,高校只能依靠線上平臺中心評估的學習數據作為基礎。跨學科、跨課程使用相同的評價標準會影響公平性和準確性;其次,對于沒有足夠的線上教學條件的高校,教師只能選擇相同或相似的課程組織學生獨立學習,由于教師自身參與度低,教學評價定位很難把握;最后,不同類型的線上課程評價標準不充分,比如實踐課程,本身需要現場操作,線上學習如何評價教學效果。因此各高校主管部門需要一套完整的線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三)無法確保學生學習效率
課堂教學中,時常出現學生被動聽講、走神等現象,在線上課堂教學時,學生聽課的狀態都不受教師的監督。由于學生和教師處于不同空間,如果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離開教師監督,學生的學習效果就無法保證。
二、線上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一)評價主體
教學質量是線上教學質量評價的核心,需要合理構建多個評估主體,為此,本文將二級學院教學管理部門、學生和教師作為線上教學質量評價主體。
(二)評價指標
線上教學質量評價主要強調二級學院教學管理部門、學生和教師對教學過程的評價,具體評價內容包括教學設計、教學監督、教學效果 ;作為線上教學的主要參與者,學生從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收獲等四方面進行評價;教師是線上教學的組織者,從教學平臺、學生的學習態度、教學實施過程和教學總結四個方面進行評價。本文設置了11個評價指標,并對各指標具體內容進行說明,詳見表1。
(三)分配評價指標權重
本文基于層次分析法對評價指標進行賦權。首先設定目標層為線上教學質量評價,準則層包括二級學院教學管理部門、學生和教師的評價,基礎評價層為各評價主體的評價指標;然后,通過對學院的部分師生進行關于評價主體及評價指標間的問卷調查,設計合理標度,其結果見表2。
基于得到的評價指標權重,反映出以下結論:
(1)線上教學質量評價主體中,學生評價權重最大,達57.15%;教師評價與二級學院教學管理部門次之,分別占比28.57%,14.28%,符合預期結果。學生作為線上教學的主要參與者最能直觀評價線上教學的質量。教師評價屬于對于教學實施過程的自我評價,權重不能過高。二級學院教學管理部門的主要職責是監督教學,對教師和學生的線上行為進行客觀評價,其權重為14.28%也是合理的。
(2)學生評價各指標權重排序為:教學收獲>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體現了開展線上教學過程中,學生更關注自己能掌握多少知識和教師的教學態度是否負責。教師評價中,教學實施過程>學生的學習態度>教學總結>教學平臺,表明教師對線上教學側重教學實施能否順利進行和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態度。二級學院教學管理部門評價各指標權重排序為教學監督>教學效果>教學設計,這也充分說明了教學管理部門的自身的職責就是教學監督。
教學質量評價主要面向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線上教學活動中,不同模式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規則會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梢钥闯觯處煛敖獭杯h節的評價指標主要包括課程安排、課程資源的準備和使用、溝通、建議和問答、作業分配和作業批改;對學生“學”環節的評價指標主要包括課堂出勤率、線上學習、自主學習、互動討論等。然而,上述指標側重于不同的課程,因此不適合使用通用的評估標準來評價所有的教學模式,否則會影響教學結果的客觀性??傮w而言就是根據不同線上教學方法的特點和信息技術的應用,全面了解線上課堂教學的評價過程。還應該強調,有效和完善的反饋渠道和機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這不僅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也有助于教師及時發現學習形式上的差距,調整教學策略,提高線上學習的效果,提高學習質量。
三、結論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線上教育已逐漸成為一種常態化的教學方式,因此對線上學習質量進行評估至關重要。本文基于層次分析法,構建了一個具有一定指導意義的線上質量評估指標體系。不同類型的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考慮到教學過程的諸多因素,規劃自身的線上教學質量評估系統,改進學校的線上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周姍穎.線上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設計——以同步線上教學模式為例[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1,2:126-129.
[2]李銀峰,楊亦龍等.淺談線上教學管理與評價設計[J].廣東化工,2021(1):215-218.
[3]王敏.高校線上教學質量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品味·經典,2021(1):159-160.
作者簡介:
向偉,博士,淮南師范學院金融與數學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非線性系統穩定分析。
馬新,碩士,淮南師范學院金融與數學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應用數學。
程萍,本科,淮南師范學院金融與數學學院助理,研究方向為金融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