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霖
高中階段語文課堂上教育工作的開展和實施,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以及人文理念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當前教育的大背景,重點分析帶動高效語文閱讀教育工作的具體開展策略,希望能夠真正地立足于新課改的大背景,有針對性地提高閱讀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以此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發展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特別是閱讀教育,通過對文章的深入分析和討論,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內容,提高人文素質。然而,縱觀以往高中語文教學工作,閱讀課的發展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這影響到學生學習知識的效果。
一方面,傳統教育理念對教師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課堂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一些教師結合多年來高考內容,反復分析閱讀教學的重點,學生重復訓練同一個方面的能力。例如,考試中的閱讀內容大多是記敘文,教師則注重記敘文閱讀的訓練。全班采用“問題海”模式,嚴重制約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另一方面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現代教育對于教學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愈加重視,需要學生在主動參與的情形下學習學科知識,從而實現知識的有效攝取。然而,在目前的教學中,雖然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但是受課業壓力等多種外在因素的影響,為將知識全部有效地教授給學生,教師仍采取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未能將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有效體現。教學課堂中,依舊缺乏互動性、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等。同時,在問題的解決上,更有教師要求學生依據“標準”答案思考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發展。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探究
1.創設和諧引導氛圍,為教學奠定基礎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要真正起到有效的引導作用,就需要教師夠主動營造平等、民主的氛圍,讓師生平等對話,讓學生在課堂上能暢所欲言。同時,也要避免主觀意識的沖突。語文教師要主動引導學生學習知識,有效發揮引導作用,幫助學生糾正學習中的一系列錯誤。在引導階段,教師需要注意運用真誠和善的態度,緩解學生在課堂上產生的緊張心理。例如,在講解新聞知識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用正確的詞匯和口音進行對話,從而最大限度地還原新聞播報場景。這也是課堂教學的一大挑戰。然后耐心地引導學生,在平靜的心情中與學生對話。借助多媒體設備,學生可以通過新聞的播報了解新聞中包含的眾多知識,并感受到新聞知識的特點。同時,它還可以使學生在高效的課堂環境中掌握更多的閱讀技能,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創設一個高質量的語文課堂環境。
2.縮小師生代溝,加強學生與文本對話
高中生自身的語文素養、學習能力和閱讀技巧都會對課堂教學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往往無法理解課文的內涵和其中蘊含的藝術美。為了真正讓學生領悟課堂教學的核心理念,教師需要靈活運用正確的引導方法開展閱讀工作,避免整個教育工作停留在表面。教師不僅要告訴學生文本創作的背景,還要引導學生深入知識的內部,感受文章創作的時代背景。通過這樣的引導,讓學生挖掘知識點,縮小師生的代溝,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3.利用情景創設,提高教學效果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開展和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想要保證學生得到良好的發展,就要遵循新課改的要求,提高教育的整體效果,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應結合最新的教育方法,完善和優化課堂的整體開展模式,以此保證學生能夠在最佳的狀態下,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例如:在講解《竇娥冤》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所學習文章內容的內涵,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因為當時的環境與社會背景與現在相差較遠,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播放《竇娥冤》的相關視頻。學生觀看視頻之后,通過自主分析,開展角色扮演活動,真正參與課堂活動之中。這樣一來,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果,使學生感受千百年間國家風俗、人情的變化,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愛國主義情懷,達到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教育的目標。
縱觀我國高中校園語文閱讀教育工作的發展實際情況,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課堂上關注更多的是學生的知識水平,忽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導致學生在后期的發展受到阻礙。本文提出了基于新課改背景下有效引導和有效學習的具體發展策略,希望能拋磚引玉,為學生的良好發展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