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文山
【摘要】數學這門學科要求學生必須具有很強的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學生的思維必須靈活,才能夠解決數學問題,而利用思維定勢的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解決不同類型的問題時會更輕松、更快速。利用數學中的思維定勢,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數學架構,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和判斷能力還沒有得到快速發展,這個時候利用思維定勢可以幫助學生解決一些數學難題。
【關鍵詞】數學教學? 思維定勢? 小學? 巧妙應用?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6-0114-02
一、思維定勢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的原因
(一)因學生思維產生的負面影響
學生的思維在學習過程中是慢慢僵化的,隨著年紀的升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也會受到限制,尤其是部分學生會慢慢地習慣自己的解題方式,慢慢地形成了思維習慣。而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就非常難以改變,這種習慣對于學生的影響也非常大,學生在之后的解題過程中就會依照這種習慣進行,所以學生很有可能會在遇到不同類型的問題時不知道如何解決。而且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對于數學概念或者是數學方法有了一個自己的認知,有了一個自己的印象,學生會在自己的腦海里給這個方法下定義,這就導致學生對這個方法形成了一個功能固定的印象,就是認為這個方法只能解決一個問題,所以導致學生在實際解決問題中只會用學生認為合適的方法,并不會用其他的方法進行嘗試,而且對于這個方法學生認識得也并不全面。
(二)學生消極的學習態度帶來的負面影響
思維定勢之所以能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學生的學習態度比較散漫,其實有一部分學生并不是沒有解題的技巧,也不是不會解決這道數學題,但是因為粗心或者是其他原因,學生還是沒有做對,這就是學生學習態度導致的。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這種學習態度對于學習有很嚴重的影響,學生的這種學習態度就會導致思維定勢負面效用產生,給學生之后的學習生活帶來不良的影響,對此教師必須要多加關注。
二、小學數學教學現存的狀況及其中隱藏的問題
(一)照本宣科式的教學,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散
現在很多小學數學教學中還是依舊采取填鴨式教學的方式,雖然已經多次強調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注意個性化的教學,根據學生的不同特征進行教學,但是部分教師為了能夠在教學中取得一定的成就,能夠得到一些贊揚,獲得良好的成績,還是會習慣性地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不管學生是否能接受,不管學生對這節課的知識是否能吸收,教師還是堅持輸出和灌輸,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散。因為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由教師主導,而教師多是講授一些理論知識,并沒有給學生自己解題或者是自己思考的時間。這種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只會讓學生在思考時越來越固定,只會讓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更加凸顯。因為教師一直在傳授知識,對于學習的知識學生并沒有進行解剖,也沒有進行分析,對于知識學生只是囫圇吞棗,對其中的真正意義根本不理解,學生只會按固定的模式進行解題,而數學題型一旦發生變化,學生就會不知所措。而且這種模式也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會消耗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熱情,會讓學生對數學逐漸失去興趣,在課堂中也會逐漸變得消極。
(二)過于注重成績的教學,抑制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很多教師在教學時并沒有注意關注學生的成長,教師只關注學生的學科成績,單純地以成績的高低來論學生的成長,論學生的發展情況。這種過于注重成績的數學教學,反而抑制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思維逐漸地固化。長此以往只會讓學生失去自主探究的能力,并且讓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勇氣。學生也會習慣性地以成績為主,經常會是教師說什么,學生就如何做,學生對于數學知識根本不會進行獨立性的思考,對于數學知識也不會進行創新。甚至有一些教師為了讓學生獲得高的數學成績,會將數學知識進行簡單化,這樣更容易讓學生進行記憶,而不是讓學生嘗試著理解這個解題方法,讓學生真正能學會這個解題方法,真正會運用這個解題方法。這種只注重灌輸的教學方法并不利于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只會讓學生機械性地使用知識,此外還會讓學生對于解題方法形成一個固定的印象,認為這種解題方法只能解一道題,而不懂得將解題方法進行結合。學生對于解題方法的理解也不透徹,只是單純地知道代入公式就可以解決問題,但是為什么代入這個公式,這個公式的具體含義,學生是完全不懂的,只是簡單地、機械性地進行解題,進行學習,這樣根本不算掌握了數學知識,只是學生簡單會代入公式解題罷了。
三、如何在小學數學中巧妙應用思維定勢進行有效的教學
(一)利用思維定勢對學生進行引導
其實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是非常密切的,每一個數學知識點里都是相關聯的,而且每一個新的數學知識其實都是由舊的數學知識演化而來,所以數學教師要學會運用思維定勢的優勢,利用思維定勢對學生進行引導。新知識講解的過程中要貫穿著舊知識的回憶,根據學生對于舊的知識的印象以及認識,幫助學生對舊的知識進行演變,這樣學生對新知識就會產生更深的印象,就會知道該如何運用新知識。例如在小學階段學生會學習認識各種錢幣,包括一元、一角,五角等。在認識到錢幣之后,學生還需要了解到錢幣之間的互相轉化,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思維定式進行引導,讓學生牢記一元錢等于10個一角,而五角就是由5個一角組成的,學會這種轉換方式之后,學生就能很容易地去解決購買物品的問題。在買一個1元5角的玩具時,如果學生給了商家兩元錢,學生就能夠輕易地計算出商家應該找給他多少錢。利用這種方式讓學生記住兩者之間的轉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同樣在對于舊知識進行回顧和總結,這樣更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速率和效果,讓學生能夠清楚地知道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
(二)利用思維定勢,幫助學生建構數學框架
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建構好數學框架,讓學生在腦海中有一個數學思維,才能夠更好地去解決數學問題。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定式的優勢,幫助學生建構一些數學框架,讓學生對每一個數學知識都能夠學透,都能夠學懂,都能夠知道該如何運用,并且能夠將這些知識點融入到腦海的框架之中。不管數學題怎么變換,都能夠找到數學題中的本質,都能夠選擇合適的解決方式,快速地解決數學問題。學生每一個階段學習的數學知識都不同,剛開始接觸時學生學習得都比較淺顯,只是簡單地認識一下,之后就會學習該如何計算,學習一些解決方法。在剛剛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個章節的時候,學生其實只需要了解基本的概念,只需要從眾多的圖形中能夠辨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即可。但是之后就需要知道如何去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可以在學生的腦海中建立一個順序軸,讓學生將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關知識按照授課的順序進行記憶,這樣學生在抽取記憶進行解題時會更加地快速。而且學生也要學會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識進行延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知識不僅可以簡單地用來計算這兩種圖案的周長,同時也可以用來解決最短路徑等問題,所以教師在講授相關的知識時也要幫學生進行擴充,讓學生的知識樹更加豐富,思維定勢會讓學生對這些知識記憶得更加深刻。
(三)將思維定勢和發散思維相結合
但是思維定勢確實還存在著一些缺陷,在數學學習中確實可能會起到一些負面的影響,所以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需要讓學生將思維定勢的優勢和發散性思維相結合。教師要讓學生既能夠學會運用思維定式的優勢,又要學會運用發散思維解決問題。因為在數學中很多題目不只是用到一種解題方法,很多題目是綜合性的,要用到多個知識點,如果學生只是單純地依照之前的模式進行解題,是得不到答案的。學生在思考題目時需要發散思維,例如在學習分數的加減時,學生可以思考這個分數加減用通分的方式還是要用化成小數的方式,在決定了選擇要用的方式之后,學生利用思維定式的優勢調取相關的知識,找到相關的解題方法,之后再進行解題。如果學生要用通分的方式進行解題,學生就需要調取自己腦海中關于通分的知識,回憶該如何將兩個分數的分母變成一樣,在分母變成一樣之后該如何進行解題。而如果要化成小數進行解題,學生就要回憶分子和分母之間的關系,回憶除法該如何運算,然后將這兩者進行結合,把分數化為小數,然后再利用之前學到過的加減法的知識,讓這兩個小數進行加減,得出一個準確的答案。學生在思考題目時要盡可能多地提出解決方案,然后再將解決方案與過去學到的知識一一對應,既能夠提升學生的解題速度和解題能力,又能夠提升學生的判斷能力。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思維定勢在數學教學中確實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但其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教師必須要進行思考和探討,采取措施彌補這些問題的缺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數學教師要牢記數學課的本質,根據數學課的實際情況進行創新,讓思維定勢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不斷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讓學生能夠堅持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用知識武裝自己,適應時代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菊香.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定勢的巧妙應用分析[J].讀寫算,2020(22):74+76.
[2]許蕊.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定勢的巧妙應用分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4):124-125.
[3]韓國存.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定勢的融合應用分析[J].新課程,2020(8):68-69.
[4]劉坤.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定式的巧妙應用探討[J].科普童話,2019(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