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瓊,周海娟,陳煥釗,李少蓮,宋燕琴
(廣西貴港市人民醫院消毒供應室,廣西 貴港 537100)
我科于2018 年使用消毒供應室質量追溯管理系統,質量追溯系統是一套質量信息化管理平臺,它能夠結合最新的條碼自動識別技術、批次管理思想、序列號管理思想、條碼設備,有效收集管理對象在生產和物流作業環節的相關信息數據,跟蹤管理對象在其生命周期中流轉運動的全過程[1]。隨著外科手術的微創技術及新手術方法的開展,各專科發展日益顯凸,越來越多的專科器械、精細昂貴的顯微器械進入手術室及供應室。面臨眾多精細昂貴的專科器械,除了剛購買進醫院時的培訓外,再也沒有后續的培訓及專項管理,導致我室負責手術器械工作的人員無法很好的識別專科手術器械的名稱、完好性、具體用途、保養等,在工作中易出現器械螺釘掉落不知情、器械包裝配時卡物不相符(包裝器械不認識器械名稱只按照清點數量包裝)等現象,給手術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因此,我科在質量追溯系統中引入一種實用的信息化手段來管理專科手術器械。信息化手段是指管理員使用信息平臺以實現更快、更好、更準確和更經濟的管理方式,它的最終目的是利用信息平臺鞏固各種工作流程,使每個系統的運行更加有序,協作效率更高[2-3]。目前信息化手段已經應用于醫院的各個領域[4-6]。我院消毒供應室于2020 年3 月應用信息化手段后對專科手術器械的工作質量產生了較好的成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是一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開放床位2400 余張。供應室目前負責手術器械工作的人員結構:工作人員16 名,其中護士4 人、工人12 人,本科學歷4 人,大專學歷3 人,中專及以下學歷9 人,研究期間,工作人員無變動,實施前后在回收、清點分類、清洗、包裝、發放下送人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將2020 年1 月至2020 年4 月作為研究時間段,選擇對象是我院專科手術器械包。2020 年1-2 月在消毒供應室處理的1531 個專科手術器械包作為對照組,2020 年3-4 月在消毒供應室處理的1560 個專科器械包作為觀察組。
1.2 材料
消毒供應室質量追溯管理系統、數碼相機、計算機、各類專科器械圖片、完整專科器械包圖片、教學視頻、廠家提供每把專科器械包含的零件配件、拆卸安裝方法、用途及使用方法介紹。

表1 2 組專科手術器械知曉率、裝配準確率、投訴率〔n(%)〕
1.3 方法
①對照組。2020 年1-2 月,對專科手術器械包采用常規管理,按照2016 年國家衛生部發布的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專業技術管理規范要求,實施規范的下收,分類,雙人清點,清洗消毒,裝配,包裝,發放,下送。
②觀察組。2020 年3-4 月,對專科手術器械包的管理,在常規的管理下引入信息化手段進行精細化管理,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3.1 成立小組
護士長為組長,組員是消毒供應室手術器械組成員。在組長的帶領監督下,做好項目的計劃、分工、實施、收集資料、評估效果。
1.3.2 培訓
由科室手術組組長負責對手術組全體人員進行培訓,內容包括專科手術器械相關知識,電腦系統的使用及信息化手段的實施方法等。
1.3.3 信息化手段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①負責人將骨科組、五官科專科組的手術器械、專科手術器械包均拍成圖片,制作圖譜,上傳至電腦質量追溯系統,注明器械包內器械的規格、數量、器械包的清洗難點、清洗質量檢查關注點、功能檢查和使用說明。
②負責人對可拆卸及零件較多的器械,按照拆卸及組裝步驟的順序,拍成圖片,制作圖譜,同時制作成教學視頻,上傳至電腦質量追溯系統。
③去污區人員回收后清點器械時,登陸追溯系統,進入回收清點界面,刷入器械包條碼后按照器械包出現的器械進行清點,并將可拆卸的器械按照圖譜的拆卸順序拆卸到最小單位(如遇到拆卸復雜及有疑問的,可點擊進入教學視頻步驟,進行觀看后再進行拆卸)。
④包裝人員進行裝配器械時,登陸追溯系統,進入手術組裝配界面,刷入器械包條碼后按照器械包出現的器械進行有質量的裝配,并把拆卸的零件按照圖譜裝配順序進行裝配(如裝配過程遇到困難,可點擊進入觀看教學視頻后再進行組裝)。
⑤負責人制作圖譜、教學視頻及信息系統操作步驟供大家學習,每個月進行相關專業知識技能考核一次,相應區域記錄回收時對專科手術器械的名稱、完好性及清洗方式選擇知曉情況,檢查包裝區人員根據實際卡物名稱、規格及數量裝配情況,負責人登記手術室反饋信息。
1.4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2 組在處理專科手術器械包的過程中,對專科手術器械的識別、裝配準確率、投訴率、清點及裝配器械包的時間。
1.5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對計量資料以t檢驗,用(±s)表示;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以〔n(%)〕表示;當P<0.05 時表示數據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2 組專科手術器械的識別、裝配準確率、投訴率比較
觀察組對專科手術器械知曉率、裝配準確率均得到提高,投訴率明顯降低。說明使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專科手術器械是一種有效可行的方法。見表1。
2.2 2 組清點、裝配一套器械所用時間比較
使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后,清點、裝配一套器械所用的時間明顯縮短,有效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見表2。
表2 2 組清點、裝配一個器械包所用時間(±s)

表2 2 組清點、裝配一個器械包所用時間(±s)
時間 器械包數(個) 單個清點(min) 單個裝配(min)對照組觀察組6±1.29 4±0.76 t-12.032 12.604 P 值 - < 0.028 < 0.036 1531 1560 4±2.52 2±1.85
在醫院的日常管理中,信息化手段已經應用于管理醫務人員的專業技術檔案、財務審計、住院患者護理信息、醫護交班報告等方面[7-13],極大地方便了醫院管理。消毒供應室承擔著醫院手術器械的清洗、消毒、裝配、包裝、滅菌及供應,其中的每一項工作都會影響醫療效果。因此,消毒供應室采用信息化手段來管理專科手術器械,可以高效提高專科手術器械使用的正確率。
3.1本研究結果顯示,利用信息化手段來管理專科器械,能有效降低了專科手術器械的出錯率。本室負責處理手術器械包的人員中,高學歷的人不多,接受培訓后的效果不理想,無法很好地辨認專科器械的名稱及性能完好等。專科手術器械有它們的特殊性,在工作人員清點過程,由于對專科特殊手術器械的不認識,經常出現只按照器械包隨行卡的總數量進行清點,總數不對才找人進行核對清點,延長了清點器械的時間;進行裝配包裝時,由于對專科器械不熟悉,不懂名稱的器械只能按照卡上的總數量進行裝配包裝,容易出現卡物不相符的現象,大大延長了裝配的時間。同時本該有某個特殊器械的器械包由于卡物不相符術中使用時才發現缺了該特殊器械,延誤了手術的進展。實施信息化手段后,所有專科手術器械、專科手術器械包、對可拆卸及零件較多的器械、都制作成圖譜及教學視頻,上傳至追溯信息系統,備注清晰明了,避免工作人員利用主觀記憶來判斷器械及按照卡上數量進行清點和裝配。從表1 中所示, 實施信息化手段后,人員識別專科手術器械的知曉率,裝配的準確率高于實施信息化手段前,手術室對專科手術器械包投訴率低于實施信息化手段前,極大的提高了工作質量,提升了手術室對消毒供應中心的滿意度。
3.2本研究結果顯示,利用信息化手段來管理專科器械,能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將專科手術器械,制作圖譜及教學視頻,上傳至質量追溯系統,形象的展示器械形態、結構、名稱、數量、擺放順序、包裝流程等,圖文并茂,標注到位,使用方便,工作人員在工作期間可隨時查閱,對器械的清點及裝配會更加細心操作,嚴謹謹慎,注重清點及裝配的準確率,當刷入器械包條碼進入質量追溯系統后,系統能直接反應包內器械的相關信息,并且,對于難拆卸及裝配的器械配置了視頻教學,工作人員能根據視頻進行拆卸及組裝,提高了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及幸福感,由表2 所示,使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后,可以幫助減少工作人員的時間支出,清點、裝配一套器械包所用的時間明顯縮短,有效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
因此,信息化手段可為我院消毒供應中心帶來信息化、精細化的管理,保障了中心更加透明高效的管理工作和更為積極進取的工作作風,是一種有效的、可在醫院內實施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