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錦,王曉迪,薛嬌嬌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八九醫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子宮內膜息肉是婦科的常見疾病,它是由子宮內膜局部過度增生導致的,其主要表現為子宮腔內有一個或多個光滑腫物,誘發患者出現陰道流血或是不孕等癥,嚴重為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不利于促進家庭和諧幸福。臨床上對于該疾病的治療以清除息肉、減少復發、改善癥狀為主要原則,手術治療具有術后恢復快、創傷小等優勢,但手術后也可能存在復發的問題,同時由于患者缺乏對手術的了解,存在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因此需要給予科學有效的護理進行干預[1]。本文將針對快速康復護理應用于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電切術中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報告如下。
擇取2019 年7 月至2020 年7 月期間106 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經臨床診斷確診為子宮內膜息肉,B 超檢查宮內出現異常回聲,在宮腔鏡下可見明顯息肉;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并同意情況下參與本次實驗。排除標準:排除子宮內膜癌患者;排除患有嚴重肝腎功能異常患者;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及溝通障礙的患者;排除藥物過敏患者。按照護理方法不同將本組患者平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3 例患者。對照組中患者年齡范圍25 歲-50 歲,平均年齡(38.41±4.33)歲;病程范圍2 個月-30 個月,平均病程(16.24±3.37)個月;產次1-3 次,平均(1.52±0.3)次;其中14 例為單個息肉,39 例為合并多個息肉;息肉直徑范圍1.3cm-2.01cm,平均直徑(1.58±0.4)cm。觀察組中患者年齡范圍27歲-48歲,平均年齡(37.85±4.42)歲;病 程 范 圍3 個 月-31 個 月,平 均 病 程(16.86±3.40) 個月;產次1-3 次,平均(1.47±0.4)次;其中12 例為單個息肉,41 例為合并多個息肉;息肉直徑范圍1.27cm-1.99cm,平均直徑(1.51±0.3)cm。將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錄入統計學軟件分析,無顯著性差異(P>0.05)。
所有患者均采用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電切術進行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方法護理,主要包括:健康宣教,告知注意事項,基礎生活護理,心理干預,術后病情監測,用藥指導等內容。觀察組則給予快速康復護理,具體方法[2]為:①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主動與之交流,溝通,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疾病的發病機制、手術方式、注意事項等告知患者,將科室的治療資質,手術優勢、重要性、可行性等內容詳細介紹給患者,宣傳快速康復護理的內容及優勢,同時將手術流程、注意事項、準備工作等告知患者,使其消除對手術的恐懼感。②心理干預。醫護人員配合醫師詳解講解子宮內容息肉產生的原因,并告知患者息肉是不會發生惡變的,也可以不強行干預,而采取期待治療;相關研究顯示,期待治療后長度低于1cm 的單發子宮內膜息肉一般都可以自行消退。帶患者參觀醫院,使其在短時間內熟悉陌生環境,對患者提出的疑問給予解答,盡最大努力消除患者不良心理;通過交流、溝通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建立起治療信心,提高護理質量;及時檢查心電圖、血常規、凝血等內容[3]。③術前準備。術前實施不常規備皮,僅需對手術區域皮膚進行消毒;術前1 天需進軟食,術前6 小時禁食,2 小時禁水。如有必要可在術前2 小時服用10%的葡萄糖溶液。術前足部護理,術前1 天足浴,水溫控制在40°左右,水漫過足背即可,時間控制在10 分鐘左右。按摩足部,早晚各按摩1 次足部穴位,足三里,先輕后重的方式按壓,在感覺酸痛明顯時停止,每次按壓時間為20 分鐘。④術中護理。手術中使用芬太尼作為麻醉藥物,將手術室溫度控制在24°左右,濕度在50%-60%之間,進入手術室后仔細核對患者信息,多給患者鼓勵,使其不再恐懼、不再緊張,密切關注患者血壓、血氧飽和度、脈搏等。幫助患者取截石位,暴露外陰,協助醫生完成手術。做好體液加溫處理,例如術中所用的沖洗液、藥液的溫度需適宜,各項操作要輕柔,降低患者不適感,尊重患者[4]。⑤術后并發癥護理。陰道出血:手術后患者可能發生組織感染,或是外痂皮脫落、殘留組織碎屑等,這些因素都會引起患者陰道出血,因此術后必須監測患者心率、出血量、血壓等指標,如出血量較多應立即實施止血處理,必要時可將400g 米索前列醇放置于肛門中,促進子宮收縮;指導患者不要憋尿,有尿意后立即排空,避免膀胱充盈壓迫子宮。低鈉血癥:導致患者出現低鈉血癥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宮腔壓力增加,關注膨宮液、回收量失衡等,因此手術中應嚴格控制手術時間及宮腔壓力,及時調整膨宮液的回收量及灌注量;術后半小時不要隨意移動患者,密切關注其狀態,一旦出現心率減慢,嘔吐,惡心等癥需即刻補充鈉離子。靜脈栓塞:患者長時間保持截石位,可能導致下肢靜脈回流受阻,進而引發靜脈栓塞,術后6 小時護理人員應鼓勵并幫助患者下床活動,隨時詢問患者是否存在不適感或下肢疼痛,活動強度需在患者耐受范圍內[5]。術后為患者制定科學營養的飲食方案,膳食需均衡,營養需全面,禁止使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隨訪,出院時評估患者恢復情況,做好用藥指導,每周電話隨訪一次,為患者解答疑惑,將定期復查的重要性告知患者。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下床時間、排氣時間等指標;使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估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觀察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
文中數據均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使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當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各項手術指標均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手術觀察指標對比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子宮內膜息肉是婦科的常見病,易發于35 歲以上的女性,近年來由于激素類藥物的使用,其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該疾病的致病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內分泌紊亂、炎癥、病原體感染等,這些因素促使內宮內膜過度增生,患者患病后以月經量異常、周期紊亂、陰道出現血性分泌物、陰道出血等為主要臨床癥狀,該疾病也是導致子宮異常出血的主要原因,情況嚴重時會對導致流產或不孕,給患者的生活及身心造成了嚴重影響。
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電切術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宮腔鏡手術是婦產科領域的新型手術方式,具有微創、恢復快、出血量少、痛苦小等優勢,宮腔鏡能夠清晰的呈現出圖像信息,便于醫生精準定位病灶位置,進而徹底清除息肉,降低疾病復發率[6]。但無論創傷多小,都是一種侵入性治療手段,操作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對患者機體組織造成損傷,術前患者容易產生焦慮、恐懼等心理,因此需給予有效的護理,提高恢復速度,改善患者心理狀態。
快速康復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模式,為患者制定全方面的護理措施,從心理、健康宣教、飲食、術中、術后、并發癥等多個方面對患者實施護理,有效提高患者舒適感,改善不良心理,提高治療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同時還能有效降低病發癥發生率。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各個觀察指標均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快速康復護理在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電切術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