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天旭,李 國,曹小彥
(廣電計量檢測(成都)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隨著農藥新成分的開發,雙酰胺類殺蟲劑以其高效、低毒、對環境友好的獨特優勢獲得了廣大種植戶的認可,使用量逐年增加[1]。以氯蟲苯甲酰胺、氟苯蟲酰胺等為代表的雙酰胺類殺蟲劑廣泛用于水稻、蔬菜等作物上,這類殺蟲劑具有毒性低、效果好等特點。國內限量標準[2]中除了氟苯蟲酰胺、氯蟲苯甲酰胺和溴氰蟲酰胺規定了部分蔬菜水果中臨時限量外,其余雙酰胺類農藥并未規定限量。國家標準中僅有氟苯蟲酰胺有規定的檢測方法[3],地方及其他標準中也只有一項地方標準規定了大米中氯蟲苯甲酰胺的測定方法[4],為液相色譜法,其余雙酰胺類農藥并無檢測方法,因此,開發一種高效、準確便捷的檢測方法迫在眉睫。基于此,筆者利用QuEChERS 結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5],建立適用于植物源性食品中多種雙酰胺類農藥殘留同時檢測的方法,為農產品中農藥殘留的風險檢測提供更準確、便捷、環保的技術支持。
AB 4500 串聯質譜儀(美國AB SCIEX 公司)、ME204E 萬分之一天平(MettlerToledo 公司)、LD5-2B低速離心機(北京京立離心機有限公司)。
氟苯蟲酰胺、氟蟲苯甲酰胺、溴氰蟲酰胺、四氯蟲酰胺、環丙蟲酰胺和四唑蟲酰胺標準品純度為98%,均購自Merck 公司;甲酸、乙腈均為色譜純,購自Thermo Scientific 公司);N-丙基乙二胺、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石墨化炭黑,均購自CNW 公司。
準確稱取適量標準物質于10 mL 容量瓶中,以乙腈溶解并定容,配制成100 mg·L-1的單標儲備液。再將單個儲備液用乙腈配制成10 mg·L-1混合標準中間液,于-18 ℃貯存,有效期1 年。
蔬菜、水果和食用菌:稱取均勻試樣10.00 g于50 mL塑料離心管中,加入15 mL 乙腈、1 g 檸檬酸鈉、0.5 g檸檬酸氫二鈉、2 g 氯化鈉及一顆陶瓷質子,蓋上離心管蓋,渦旋震蕩2 min,4 000 r·min-1離心3 min。移取上層乙腈3 mL 溶液,加入到裝有100 mg PSA 的15 mL離心管中,渦旋2 min,4 000 r·min-1離心3 min,準確移取3 mL 于40 ℃水浴中氮氣緩緩吹至近干,準確加入1 mL 乙腈+水(3+2)渦旋30 s,過0.22 μm 有機濾膜,待測。
稱取谷物、油料試樣5.00 g(茶葉、香辛料試樣2.00 g)于50 mL 塑料離心管中,加10 mL 水渦旋混勻,靜置30 min,加入15 mL 1%醋酸乙腈、1 g 檸檬酸鈉、2 g 氯化鈉及一顆陶瓷質子,蓋上離心管蓋,渦旋震蕩2 min,4 000 r·min-1離心3 min。移取上層乙腈3 mL溶液,加入到裝有200 mg C18 和200 mg PSA(茶葉、香辛料加入到裝有200 mg C18、200 mg PSA 和10 mg GCB)的15 mL 離心管中,渦旋2 min,4 000 r·min-1離心3 min,準確移取3 mL 于40 ℃水浴中氮氣緩緩吹至近干,準確加入1 mL 乙腈+水(3+2)渦旋30 s,過0.22 μm 有機濾膜,待測。
色譜柱:Venusil MP C18 色譜柱(10 cm×2.1 mm,3 μm);柱溫:40 ℃;進樣量:2 μL;流速:0.4 mL·min-1;流動相:A 為0.1%甲酸水溶液,B 為乙腈,梯度洗脫程序:0 ~0.1 min,10% B;0.1 ~2 min,10%→90% B;2 ~4min,90% B;4 ~4.01 min,90% →10% B;4.01 ~6 min,10% B。
質譜測定條件:ESI 正離子掃描;檢測方式:MRM;氣簾氣:32 L·min-1;霧化氣:50 L·min-1;輔助加熱氣:55 L·min-1;碰撞氣:Medium;輔助加熱氣溫度:500 ℃;噴霧電壓:5 500 V。定性離子對、定量離子對、碰撞能量、去簇電壓見表1。

表1 6 種雙酰胺類農藥殘留的質譜參數表
選用不同的空白樣品進行提取、凈化、濃縮和復溶后,所得到的基質空白液作為混合標準溶液的稀釋液,按1.3 節的操作準確配制成質量濃度為0.2 μg·L-1、0.5 μg·L-1、1.0 μg·L-1、2.0 μg·L-1、5.0 μg·L-1、10.0 μg·L-1、20.0 μg·L-1和50.0 μg·L-1系列標準工作溶液,以1.4 的條件進行上機測定,繪制標準曲線,進行線性回歸計算。
本次測試采用空白基質配標-外標法定量,基質標準溶液與樣品溶液在同一儀器條件下檢測。基質選擇為白菜、蘋果、大米和綠茶,添加濃度水平為1.0 mg·kg-1、6.0 mg·kg-1和25.0 mg·kg-1,按照1.3 進行前處理,針對植物源性食品中不同基質可采用不同組合的凈化方式[6],對于油料基質樣品,凈化時選擇以PSA 和C18組合方式凈化,比例為2 ∶1、1 ∶1、1 ∶2。茶葉的上清液分別加入到含量為20 mg、50 mg、100 mg、150 mg 和200 mg 的GCB 凈化管中,重復處理6 次,以重復樣品間相對標準偏差(RSD)考察方法的精密度,平均加標回收率考察方法的準確度。
以四唑蟲酰胺標液的質量濃度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選擇以溶劑和陰性樣品(白菜、綠茶、大米、蘋果和八角)按照1.3 進行前處理得到的基質溶液配制校準曲線,對比在相同條件下的峰面積大小判斷基質效應。
對比了相同色譜柱條件下不同流動相類型和梯度對化合物的響應以及峰形的影響,在相同的流動相梯度下,含銨鹽流動相會導致峰拖尾,甲醇作為有機相時響應低,綜合考慮選擇以乙腈-甲酸水組合最佳。正離子模式下的MRM 色譜圖見圖1。

圖1 正離子模式下的6 種雙酰胺類化合物MRM 色譜圖
2.2.1 提取試劑的選擇
水果、蔬菜和食用菌類屬于含水量較大,可以直接加入提取試劑。谷物和茶葉類食品,由于含水量較少,所以在提取前要加入適量水浸泡30 min,提取溶劑也對比了純乙腈和含檸檬酸鹽的緩沖體系,結果發現,在以檸檬酸鹽組成的緩沖體系中提取效率明細提升。
2.2.2 凈化條件選擇
對于油料基質樣品,當PSA 和C18 比例為1 ∶1時回收率最好。茶葉含有大量的色素和酚類物質,因此在選擇凈化時選擇用組合凈化的方式,但由于雙酰胺類化合物分子結構中有平面結構的苯環,GCB 會對其產生一定的吸附作用,發現當GCB 使用量為100 mg時整體效果最好。
2.2.3 基質效應考察
結果發現,選擇的幾類樣品中僅八角的基質效應是增強的,其余幾類樣品的基質效應有明顯的減弱,且茶葉的基質減弱效應最強,所以通過用空白基質配制標準工作曲線,可基本消除基質效應,不影響分析結果的準確性、穩定性。
2.3.1 標準工作曲線及相關系數
結果表明,6 種雙酰胺農殘均在0.2 ~50 μg·L-1線性關系良好。線性回歸方程和相關系數見表2。

表2 線性范圍、線性回歸方程、相關系數表
2.3.2 方法檢出限
在空白樣品中添加標準物質進行測定,選取信噪比為3 的添加量作為方法檢出限,由表3 可以看出,蔬菜水果和食用菌的檢出限均為0.1 μg·kg-1;谷物油料類方法檢出限均為0.25 μg·kg-1;茶葉和香辛料類樣品檢出限均為1.0 μg·kg-1。

表3 檢出限表
結果表明,平均加標回收率為64.3%~106.0%,相對標準偏差為1.6%~9.7%,具體結果見表4。

表4 回收率、精密度表(n=6)
應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在成都市區各大超市隨機購買番茄、大米、花生等樣品各5 份進行測定。其中檢測出一批大米中含有氟苯蟲酰胺,其含量為3.89 mg·kg-1。
本實驗建立了一種QuEChERS 技術結合色譜-串聯質譜聯用法同時測定植物源性食品中6 種雙酰胺類農藥殘留的方法,從檢測種類上彌補了目前已頒布的單一品種檢測標準。同時優化了提取試劑,準確度和精密度好,極大地提高了檢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