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耀華
(豐順縣圖書館,廣東 梅州 514000)
公共圖書館的內部設施的建設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特別是在信息化時代,這種不平衡越來越明顯,不利于公共圖書館的管理的升級。因此,在傳統公共圖書館的管理中,我們應該借鑒和利用信息化的優勢,建立完整的數字公共圖書館,為讀者提供更多便利。
信息化主要是指在互聯網高速管理的時代,將移動終端,計算機,手機等集成在一起的一種信息化模式。隨著5G時代的到來,信息化的傳播速度和數量將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在這種情況下,公眾的閱讀風格也發生了變化,其不再受閱讀時間和空間限制的信息化,閱讀變得更加隨機,可以隨時隨地完成。
統計數據表明,近年來,中國人在計算機或手機上的閱讀時間逐漸增加,并且隨著媒體的變化,閱讀的方式和地點也發生了變化。其次,從在閱讀群體中,信息化不僅改變了閱讀方式和閱讀場所,而且改變了閱讀群體。但是,在閱讀信息化時,由于其虛擬性,也對信息的選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同時,由于信息化以圖片和文字兩種形式進行閱讀,因此也改變了讀者的閱讀習慣,群眾只是零散的瀏覽文字,并沒有加深知識和思維功能。
1)管理面向的對象相對狹窄。第十九屆全國代表大會提出,要建設文化強國,引導人民樹立文化自信心,倡導全民讀書,國家對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和管理越來越重視。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的傳播更加廣泛和迅速,讀者群體更加豐富,閱讀需求也更加多樣化。因此,公共圖書館有必要對閱讀組有明確的定位,以加快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升級。但是目前,中國很多公共圖書館還沒有意識到讀者群體的變化,讀者的方向狹窄,沒有針對性地管理。許多公共圖書館致力于為18至50歲的青少年群體提供閱讀推廣服務。制定的閱讀推廣計劃和內容庫無法滿足所有讀者的需求。同時,讀者服務的概念還不夠,沒有個性化的服務內容,影響公共圖書館服務質量的提高。
2)閱讀管理相對單一。當前,許多公共圖書館沒有結合信息化管理的優勢和特征,為讀者提供的閱讀服務更簡單。無論是借書還是專題講座等,都遵循傳統的服務模式。與讀者的互動較少,難以全面獲得讀者的心理需求,難以提高閱讀服務效率。其次,在某些公共圖書館服務中人性化的概念并不明顯,讀者只有一種獲取信息或文獻的方式,因此他們只能進入公共圖書館參考。同時,公共圖書館的搜索引擎和導航系統還不夠完善,從而增加了讀者的查詢時間。盡管一些公共圖書館已經建立并實施了數字公共圖書館,并且還采用了信息化圖書管理模式,使用數字公共圖書館的實際操作效率不高,有些僅停留在數字公共圖書館網頁的構建中,并且從閱讀管理的角度來看并沒有得到改善。
3)促進個性化閱讀的能力不強。在傳統的公共圖書館推廣服務中,很少有讀者能夠根據自己的館藏特點進行個性化的閱讀推廣服務,許多公共圖書館與讀者的交流不夠,閱讀促進活動不是站在讀者的立場和需求上進行的。此外,公共圖書館并沒有將閱讀者的年齡特征和興趣與閱讀推廣相結合,僅憑原始的推廣經驗開展重復性活動,讀者不愿意積極參加閱讀推廣,影響了推廣活動的效率。其次,在信息化的推動下,傳統的公共圖書館推廣需要具有創新能力和較高專業素質的人才來支持,但目前許多公共圖書館對人才的引進和培訓活動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具有新概念,新技能的服務型人才,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公共圖書館管理的創新和升級。
1)改善數字公共圖書館建設。數字公共圖書館已成為信息化環境下傳統圖書管理的一種新模式,在百度和谷歌等搜索引擎的支持下,信息訪問更加廣泛和便捷。公共圖書館還應與時俱進,在圖書資料管理環節,積極改變舊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為讀者提供更清晰、更廣泛的定位,全方位地分析讀者的閱讀需求,建設個性化的數字公共圖書館,其特點是方便讀者搜索和閱讀。首先,公共圖書館可以根據不同年齡的讀者對圖書進行分類,大大減少了讀者選擇和過濾信息的時間,實現圖書資料的有效管理。同時要優化數字公共圖書館的搜索引擎,網頁和信息數據庫,建立專業的網站管理員,及時更新和升級數字公共圖書館的網頁信息,以確保讀者的閱讀效率。此外,公共圖書館應借鑒其他國家數字公共圖書館建設的經驗和特點,引進先進的檢索和閱讀設備,并在收集文獻時加強與讀者的交流與溝通,使數字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更加完美而系統。
2)改變服務理念,拓寬閱讀推廣渠道。在信息化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的管理理念應進行更新,站在讀者的立場上,切實解決問題,明確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和主題。在信息化時代,無論讀者的閱讀方式或閱讀渠道發生了變化,閱讀服務工作都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和目標。公共圖書館必須主動創新閱讀服務模式,擴大閱讀推廣載體,完善圖書資料的整合,為讀者提供嶄新的閱讀服務體驗。例如,傳統公共圖書館應在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掌上公共圖書館和微博客的幫助下結合信息化的優勢,為讀者提供實時閱讀服務。傳統公共圖書館還可以使用在線問卷,電子郵件和其他渠道來征求讀者的意見,以進一步優化閱讀服務系統。此外,傳統公共圖書館還可以將紙質文件和資料轉換為文本數據和圖片的形式,為讀者提供促進,定期向讀者介紹或發送圖書資源,使讀者可以從公共圖書館獲取藏書信息。然后,閱讀服務渠道也可以擴展,以滿足更多群體的需求。
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個性化推介活動。隨著信息化的飛速管理,傳統公共圖書館的設施,設備,資金投入和人才配置應進一步加強。首先,公共圖書館應在基礎設施建設中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從而采用先進的基礎設施完善圖書資料的管理。例如,應將為青少年讀者準備的課桌椅和閱讀環境與成年人區別開,為青少年創造一個明亮安靜的環境,以激發他們的閱讀熱情。同時,在人才配置中,公共圖書館應引進具有創新能力和專業素質的人才,以確保他們有能力在信息化背景下管理圖書資料。還應該組織定期的員工教育和培訓會議,以滲透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及在圖書資料管理等方面使用新技術和新技能的能力。然后,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人才隊伍。此外,公共圖書館還應開展個性化閱讀服務活動,深入挖掘館藏資源的內涵和價值,有針對性地進行圖書資料的管理,并針對不同人群設置有針對性的推廣服務。例如,對于公眾普遍感興趣的熱門話題,可以使用信息技術來分析讀者的興趣。在青少年圖書推廣服務中,還可以設置一個展示舞臺,例如閱讀俱樂部,朗誦比賽,演講比賽或親子趣味閱讀活動等,以鼓勵青少年在提高閱讀水平的同時,還應加強青少年的口頭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在信息化背景下,傳統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的管理有新的目標和要求,需要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和特點,結合讀者的閱讀需求,為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