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斌
(歙縣圖書館,安徽 黃山 245200)
引言:目前,電子信息技術、網絡信息技術實現飛躍發展,且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工作等領域得到廣泛滲透,已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圖書信息資源是現代化信息建設體系中的一個核心內容,它能夠幫助人們不斷充實自己,進而實現全面發展。所以,如何加強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對于業內人士而言,都是值得深思及解決的重要問題。
1)資源共享效果不理想。通過我國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大部分都具有不完善之處,其中最典型的問題是:圖書館數據資源共享效果不理想,且獲得用戶信息的效率普遍低下,而且一些工作人員的管理意識薄弱。以上必然會對圖書信息化建設帶來一定的制約,無法實現資源共享。讀者不能夠第一時間獲得最新的信息,甚至也無法更好地運用圖書信息檢索工具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制約圖書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致命要素。
2)管理人才嚴重不足。圖書在圖書館建設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資源,不過,一些圖書館領導并未將這一資源的價值真正發揮出來。他們單純地認為,只需要購置大量圖書即可,缺乏圖書信息化管理觀念,片面性地認為圖書管理信息化其實就是連接幾臺電腦,或者創建一個數據庫等,這必然會導致圖書信息化建設不能順利推進。另外,在圖書信息化建設與管理期間,必須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且加強相關人員的專業培訓。基于信息化水平的不斷發展,說明對管理人員的要求更為嚴格。也就是說,一個專業團隊的創建是實現圖書信息化建設的一個根本要求,管理人員必須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綜合能力等,方可逐步提升圖書管理的信息化效率。不過現今,一些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無法達到信息化建設的根本要求,并且因為資金投入量有限,不能對相關人員實施規范化的培訓,導致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得不到有效地提升。
3)信息化水平利用度不高。隨著信息技術的飛躍發展,我國圖書管理技術在不斷提升,不過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在這方面依舊存在滯后性,例如:管理后臺數據不健全、圖書資料更新滯后等,這必然會對下一步的圖書檢索、資源利用、精準查詢等業務的開展帶來限制,若能夠逐一攻克這些問題,那么未來的發展空間非常大。并且,在實現信息化建設期間,個別圖書館的實力有限,并無足夠的資金來推動信息化建設,導致信息化水平提升存在很大的障礙與顯著,這是相關單位及地方政府必須要思考及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4)管理模式相對滯后。盡管社會在不斷發展,我國圖書資源也在不斷挖掘與利用,管理水平也得到明顯提升。不過站在整個系統層面進行分析,圖書管理依舊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大部分圖書館在實施業務管理期間,并不重視信息化建設工作,依舊運用傳統、落后的方法實施管理與控制,導致大部分資源無法得到高效地利用,造成資源的嚴重虧損與浪費,由此來看,傳統的管理理念抑制了管理效率的提升,必然會阻礙圖書資源的檢索效率的提升[1]。
1)力爭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一方面,圖書館管理工作者務必要真正地認識到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方可結合自身的具體發展情況,創建完善、有效的圖書館信息化管理體系,以便于運用規范化、高效化的管理策略,逐步增強管理質量。基于信息共享需求的推動下,讀者能夠按照自己的需求通過互聯網平臺自由地搜索想要的信息與資源。目前,電子技術在我國圖書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地位不斷提升,其能夠促使網絡圖書信息的不斷優化,以便于為廣大讀者提供高效、優質、完善的服務。
2)提高管理人才的培訓水平。影響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因素比較復雜,其中,人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信息化建設對技術依賴度比較高,所以,需要管理工作者具備更強的專業能力,對此圖書館領導一定要注重管理人員的培訓與教育,逐步增強管理人員的計算機實踐技能,使其能夠熟練地掌握與計算機相關的基本維修及操作知識。并且,還需要加強管理人員道德、品質等方面的培養,促使管理人員增強責任意識與道德觀念。另外,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需要鼓勵管理人員積極參與經驗交流活動,這有利于更好地發現自身存在的優劣勢,督促自己不斷彌補不足和短板,彰顯自身的優勢與亮點,進而實現圖書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使圖書館工作人員獲取信息的便捷性與時效性,便于全方位、高效率地梳理、存儲、管理相關數據與資料。對此,在信息化建設的背景下,圖書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需要與時俱進地提升,并加強日常工作的專業化管理,為讀者提供更優質和完善的服務,促使讀者能夠高效地利用圖書信息及資料文獻。
3)增強圖書館管理的信息化質量。由于當前信息技術不斷更新與升級,所以,新技術也在不斷涌現,對此,在加強圖書館信息化建設與管理期間,圖書館務必要積極運用新技術、新裝備、新理念,持續增強管理信息化質量,以便于為讀者提供更滿意、更完善的服務。對于日常管理工作而言,當圖書館購置一些新的圖書或資料的時候,管理工作者務必要第一時間更新管理信息,且新增相應的書種與目錄,并將其單獨列出,便于讀者更好地檢索與運用。在信息化水平提出的過程中,還需要整合圖書資源,并對其不斷優化與利用,同時,在資金方面一定要提高投資力度,促使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并進一步增強圖書管理信息質量[2]。
由此來看,運用信息技術加強圖書信息化管理,能夠增強圖書館自動化建設功能,使讀者獲得多元化的信息檢索途徑,讀者能夠結合自己的想法與需求迅速查詢相關資料,并第一時間獲得所需要的素材,從而大大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效率,并進一步增強圖書流通管理的人性化。
4)加強管理模式改革與創新。在實現圖書信息化管理的過程中,能夠實現圖書館的全面改革,為逐步增強圖書館智能化管理水平發揮積極作用。管理人員務必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持續加強圖書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創新,結合信息化建設的基本要求,創設科學、完善、可行的發展戰略,同時還需要全面轉變傳統的管理體制,為加強信息化建設做鋪墊。另外,最重要的是,需要不斷提高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水平,通過電子書,鼓勵讀者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自由閱讀,并進一步創建完整的圖書數據庫,確保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不斷提升,由此能夠更好地服務于讀者。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技術實現飛躍發展的過程中,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已成為一個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不過,在這一發展的道路上,依舊存在不少問題。這需要我們持續性地增強信息資源共享意識及能力,并加強相關人員的專業培訓,在逐步增強圖書管理信息化質量的過程中,促進管理模式的不斷創新與優化,真正地增強圖書管理信息化水平,讓圖書館管理工作得到飛躍發展,真正地為廣大讀者帶來全新、舒適、高效、滿意的服務與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