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悅
(武警工程大學 裝備管理與保障學院,陜西 西安 710086)
2020年全球大、中、小學校都采取了延期開學的措施。停課期間,學生出現學習空檔期,如何讓學生高效度過停課期,是目前學校和教員都在思考并付諸實施的頭等大事。基于此,遠程教育再次進入大眾的視野。遠程教育,猶如一股和煦的春風,拂綠了中華大地,讓家長和學員焦躁的心安定下來。線上教育作為網絡教育中的新興事物,迅速成為遠程教育的熱點。
從萌芽期的19世紀到現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21世紀,遠程教育的探索和實踐,經歷了由函授模式到廣播電視模式(包含廣播電視、衛星電視、錄音、錄像、光盤等),再到網絡模式的無線移動通信、計算機多媒體、虛擬技術等現代遠程教育的階段,遠程教育也在函授模式、廣播電視模式的基礎上演化出現了線上教育等新興的教育模 式[1]。線上教育自此登上了教育歷史的舞臺。
近幾年,隨著我國步入“互聯網+”時代,中國的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使得線上教育如雨后春筍般迅速興起,給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線上教育不僅成功地實現了時間和空間的完全分離,而且具有實時交流互動的優勢,受到各所學校和教員的持續關注。另一方面,線上教育憑借其教學形式的靈活性、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推進了教學方式更新和學習方式的轉變。
線上教育是指以計算機、手機等網絡終端為信息媒體,教員通過規劃和準備學習材料以及提供遠程學習服務對學員的學習起促進作用,使其獲取所需知識內容,完成所規定的學習任務,同時實現教員和學員之間的雙向通信和反饋機制的教育形式。
線上教育主要包含教員、學員、學習媒體三大核心要素,由于線上教育中的教與學行為在時空分離的特性,使其傳統教育中的教員與學員、教員與媒體、學員與媒體的角色關系發生了較大的變化[2]。傳統教育中我們常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扮演著“傳授知識,解答疑問”的角色,而在線上教育中,使得教員從臺前走向幕后,從“師者”轉變為“主播”、“隊長”、“指導員”等更加多元化的角色。
1)線上教員肩負“主播”的職責。線上教員的核心任務不僅是傳遞知識,還應該熟練掌握多媒體及直播軟件的運用和選擇、學習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等實踐技能,比如PPT的制作、視頻的剪輯、音頻的錄制都是當今線上教員應當具備的職業技能,其目的就是將知識以最佳的方式呈現在線上課堂上。這樣學員能夠獲得生動、細致、具有針對性的學習活動指導和建設的學習資料,才能使學員在自學過程中有如教員在身邊跟蹤指導,從而確保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提高了線上教學生動性和有效性。
2)線上教員肩負“隊長”的職責。教員做到了從傳統課堂中的“主導者”向線上教育中的“促進者”和“監督者”進行轉變,主要是由于線上教育中學員利用網絡等各類資源展開的自主學習,學習者成為課堂的主角,而教員來“推”著學員達到教學要求,保證學員完成理論學習任務,進而獲得持續性的進步。這個“促進者”的角色至關重要,尤其線上教育完全自由性的特點。因此,教員在課后要做好跟蹤服務,包括及時的在線測試、模擬訓練、作業反饋等工作。通過測試和批改作業提供線上反饋,是線上學習過程中重要的一環。
3)線上教員肩負“指導員”的職責。在傳統課堂上,教員與學員可以針對問題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互動,教員可以根據學員的眼神、語言、行為等判斷學員的掌握情況及心理狀態,從而調整課堂進度或改變授課方式。而在虛擬的線上學習環境中,學習資源十分豐富,會給學員帶來信息超載、信息迷航、以及人際關系與現實交往中的差異等問題,學員因此會產生迷茫、厭學甚至是焦慮等不良情緒,這就要求每一位線上教員最好能夠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只有掌握了教育教學規律,了解了學員的心理狀態,才能有針對性提供相應的心理疏導和學習服務。幫助學員順利從“傳統課堂”過渡到“線上學習”的轉變。
線上教育使得教員使出渾身解數,為學員提供最優質的教學服務。同時線上教育在為學員學習提供便利的過程中,也對學員的學習方式、自身素質提出了新的挑戰。學員要具備較強的自律學習能力。盡管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得學員和教員、學員和學員之間的溝通越來越方便,但是由于“教與學行為的時空分離”,就要求學員具備良好的自我約束能力,才能夠克服外界的不定因素及網絡平臺的其它誘惑,在教員輔助下,合理制定學習計劃、跟上學習節奏,實現課程目標。線上教育不僅是知識的獲取途徑,也是自律能力的鍛造過程。
線上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我們總認為現代的網絡通信技術在引領教育模式的變更,其實網絡通信技術是虛擬的、毫無感情可言,而教育事業卻是充滿真情實感的需要每一名教員全心全意的付出,才能有所收獲。因此,在教育體系中作用越來越突出教育技術手段、越來越削弱人的感情付出,勢必會存在著或大或小的問題。
1)學習觀念轉變不到位。我國線上教育處在初步發展的階段,很久以來“混畢業”的想法就根植于學員的腦海中,學習目的偏離是的線上教育的效果降低;退一步講,即使學員學習目的端正,在沒有教員線下的耳提面命,能否夠戰勝學習的枯燥?是否有足夠耐心完成學習任務?這些都是學員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挑戰[3]。
2)教學觀念更新不到位。線上教育的發展勢不可擋,因此這就要求教員盡快適應崗位職責的要求。教員從傳統知識的傳授者和灌輸者,轉變為在線教育的“主播”、“隊長”、“指導員”,同時還是學員的伙伴,教員應該給學生更廣闊的天地。及時更新教育觀念,保持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呈現豐富多彩的線上課堂,精準做好課后服務保障工作,才能實現人才培養方案中對學員的培養要求。
教育技術和遠程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在促進和被促進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我們可以發現,教育模式一般不會主動更新,而是由于新技術的飛速發展進步,使得教育模式不得不被迫更新,確切地說,在通信技術等手段滿足的情況,社會中的不可抗力倒逼教育模式不斷轉變[4]。總而言之,線上教育是順應新技術、新形勢發展而衍生出的產物。
遠程教育憑借線上教育的優勢必然在教育活動中占據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教員應勇于接受挑戰,順應趨勢,針對學生的顧慮因勢利導,快速適應線上教育對教員的新要求,接受先進的教學理念,整合在線教育資源,努力提高教學服務。我們常說,線上教育,我們還是學員,要保持不斷學習的心態,緊跟時代步伐,努力做好教員基本執業技能與線上教育的有機結合,做一個有過硬業務技能且充滿吸引力的“主播”、“隊長”、“指導員”,爭做新時代優秀的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