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曦
(遼寧省葫蘆島市錦西工業學校,遼寧 葫蘆島 125001)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人民對于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斷強化。音樂教育能夠顯著提高人民的審美體驗,能夠促進人民在藝術的享受中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與此同時,隨著教育的變革,當前的音樂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課堂體驗。在中職音樂教育中,廣大教師已經提出了以提高學生課堂音樂體驗為目標的教學質量提升法,旨在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嘗試來構建體驗式教學模式,從而促進該教學方式更好地服務于音樂教學。
體驗式教學法對于開展中職音樂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其能夠完全契合音樂教育的特點,讓音樂教育能夠以傾聽、品鑒的形式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情感價值,并通過借助各種體驗活動讓學生能夠感受到音樂所傳遞的藝術情感。其次,完全符合教育教學的規律,能夠通過素養方面的提升來體現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最后,體驗式教學能夠積極地發揮學生學習音樂的主體性,讓學生完全的參與到各類音樂體驗活動中。但盡管其有諸多優勢,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會阻礙中職音樂教育開展的進程,其中,有三方面的問題表現得最為明顯。第一個方面,部分中職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育開展過程中可能會因為教學經驗缺失以及教學應用探討不夠從而在應用體驗式教學法的過程中,忽視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活動應用方面忽視了中職學生的個性特征。第二個方面,教師在使用體驗式教學法的過程中無法準確把控教材知識與體驗式教學法之間的融合度,從而使得教學活動有些許偏離教材內容。第三個方面,教師在實施體驗式教學法的過程中,沒有對相關的教學形式展開拓展與探究,僅僅只是局限于利用多媒體工具進行相關音樂的播放,長此以往,就形成了教學模式的過分單調。
體驗式教學法關注學生的實際體驗,所以在教學目標設計方面體現出了較高要求。在實際的中職音樂教育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對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作出具體的劃分,有規劃性的歸納、總結各章節的知識點,并對整體的教學體系做一個完備的設計計劃,最終確定一個合理有效的培養目標。同時,教師要充分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進行教學實施方案的書寫,通過不斷的探討去找到教學法與教學目標之間的融合點,并通過收集學生在音樂素養方面的基礎來制定相關的基本實施目標,以學生為角度設定教學規律,并且有取舍,有側重點地對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改革。例如,在《合唱藝術》部分的音樂知識學習中,教師可以首先播放一段關于合唱的音頻,然后讓學生分析這段合唱中的音色與音階。在完成該步驟后,教師可以通過導入一個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融入到音樂合唱討論中,并通過利用游戲懲罰的方式隨機對學生的音色及音階進行熟悉與了解,然后引導學生對自身的音色、發音規律進行分類,最終根據不同學生的差異性完成合唱歌曲的不同小結演唱,最后通過音色分配的方式指導學生完成合唱,促使學生在全員加入式的氛圍中體驗音樂學習的快樂。
不同音樂主題對音樂學習情境也是有不同的要求的,而通過設置與主題相呼應的音樂學習情境不僅能夠更好地渲染音樂學習的氛圍,還能夠更好地升華主題,加深學生對不同音樂種類的印象。在正式進入每一章節的音樂主題學習前,教師需要設定一個合理且具有吸引力的鋪墊,能夠通過鋪墊的導入來全面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使得更好地切入相關的正題。同時,在正題開展時的音樂學習情境中要準確設置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并能夠在活動中,鮮明的表現相關的韻律、風格、音色、節奏。例如,在講解到中職音樂中的《中國民歌》部分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導入本地著名的民歌幫助學生確定該堂課程的基本音樂類型基調。然后通過問問題的方式考查學生對于中國民歌的了解。同時,針對中國不同地區的民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行選擇不同的音樂小組,每個音樂小組要根據相應的地域特征選擇相應地區民歌的代表作品,同時選定組代表說明該曲目為該地區民歌代表作的原因。通過借助該種方式融合章節學習主題,從而體現每一位學生的興趣愛好。
中職音樂教育的開展地點大多數在中職院校內,所以,很難有機會接觸到校園范圍以外的音樂教學形式以及教學資源。基于這一教學局限因素,中職音樂教師,就必須懂得開發各種多元化的教學形式以滿足學生各式各樣的學習需求,特別是要積極運用音樂實踐環節來打破課堂教學的限制。為了避免傳統的校園教學法對于音樂教學效果產生的不利影響,中職音樂教師還可以通過借鑒國外的教學模式來完善當前的教學形式及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更多的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來掌握自主選擇權,從而培養中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團隊意識。例如,在講解京劇曲目《霸王別姬》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該曲目中的其中一個情節,即”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為了提升音樂教學的融合性,教師還可以推薦學生去觀看電影《霸王別姬》,讓學生通過電影述說更加快速地掌握該片京劇曲目的主要講解內容,并對曲目中的主要主人公的情感主線進行把控,從而更加細致化地去感受京劇演員腔調中的情感表現方式。
體驗式教學法是在感官調動基礎下所展開的一種適應學生能力發展的有效教學方式,與提升學生藝術素養的中職音樂教育宗旨相吻合,其對于中職音樂教育的高效開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該教學法在實際應用中的問題仍然值得廣大教學者逐步探討,以解決當前應用中問題的方式來發展該種教學法,并通過教學目標、教學情境以及教學形式的優化,實現該教學法對于中職音樂教育的有效推動作用。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逐漸在基礎教育工作中得到普及。中職院校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做到與時俱進,朝著創新化的思路發展,積極地進行教育工作改革的完善。對于藝校學生來說,音樂教育屬于專業課之一,更是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生涯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學生和教師都要重視起來,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提升自身的音樂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