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赫蔓 張曉佳 魏 樂
(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在新的社會發展背景下,對高校的人才培養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地提升人才的培養質量,才能為社會發展輸送更多高素質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而研究生培養作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內容,隨著選擇深造學習的本科畢業生的數量越來越多,對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高校必須要從實際情況出發,不斷地改進和提高研究生的教育以及管理質量,以便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研究生人才。
1)研究生輔導員的分配不合理。隨著教育新時期的到來,教育部對高校研究生輔導員的分配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要做到輔導員的合理分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有效加強對每個學生的教育和指導,但是實際上,目前我國多數高校研究生的輔導員數量都比較少,無法達到合理分配的要求,甚至有的高校并沒有為研究生配置專業的輔導員,導致研究生管理的難度也隨之加大[1]。
2)教學科研與教育管理脫節。目前高校研究生的教育工作,一般都是以導師為主,以輔導員為輔的方式,而研究生的學習重點則主要集中在學術研究方面,然而多數的輔導員一般都是政治專業出身,難以為研究生的學習提供專業的理論指導,導致教學教研與教學管理出現了分離的情況。
3)研究生群體的復雜性。研究生群體的主要特點就是復雜性高,研究生在生源、年齡、思維、心理、獨立性等方面有明顯的差異,再加上學習動機的不同,直接給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增加了較大的難度。
4)管理人員的能力不足。如今高校研究生數量越來越多,管理人員的壓力以及工作量也隨之增多,同時對管理人員的能力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在負責研究生管理人員的篩選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這就導致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以及思想水平存在不足,也就難以加強對研究生的有效管理。
1)樹立現代化的教育管理理念。眾所周知,高校研究生教育屬于更高層次的教育,而且到了研究生這一層次,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也就是說,傳統的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在新的教育時期,高校在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也應該積極地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樹立現代化的教育管理理念,并通過學術氛圍來潛移默化的影響研究生的學習態度以及言行舉止;同時,也應該站在研究生的角度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和對話,從而讓研究生深刻地認識到為人服務的管理理念,以便無形中提高學生的自我提升意識和能力[2]。
2)完善研究生培養的各個環節。在加強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對學生學習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這是研究生得到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前提。為此,高校應該對研究生培養的各個環節,進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同時還應該不斷地強化以及突出導師的作用,構建學生與導師之間有效的溝通機制,以便更好的加強對學生的指導。除此之外,研究生的導師還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定期考察,對其學業情況以及論文研究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保證能夠充分地發揮出研究生導師的作用,進而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果。
3)加強具有科研創新能力教師團隊的建設。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中,教師團隊的能力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有很大影響。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過程中,還需要教師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加強對研究生的教育和指導,才能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從而提高研究生主動學習積極性,最終實現教學相長的目標。為此,高校就需要積極加強具有科研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教師團隊的建設,鼓勵教師要樹立開放長遠的眼光,做到與時俱進,加強對各個領域新知識、新技術、新變化的關注和研究,不斷地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從而掌握更多前沿知識,夯實專業基礎,為科技創新奠定良好基礎。
1)培養方式多樣化。近幾年來,我國高校研究生培養規模在不斷地擴大,與此同時研究生的培養方式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應該積極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結合研究生的培養情況,為其制定更加科學,有效的培養方案,并制定完善的研究生質量保證體系,從而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在具體的培養過程中,高校應該結合研究生的專業,制定多樣化的培養方式,實現導師指導與自學的充分結合鍛煉研究生的進取精神以及獨立操作能力。同時將研究生培養與學科建設進行有機結合,鼓勵研究生積極參與到教學工作中,提高研究生參與科研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其發展創造更大的空間[3]。
2)培養形式網絡化。在高校研究生培養過程中,還應該不斷地推進培養形式的網絡化發展。首先可以按照院、系基本單位,建立完善的研究生數據信息庫,保證能夠有效地加強對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并為研究生建立完善學術交流平臺,為研究生之間的學術交流提供高效路徑;其次,構建完善的研究生就業信息網絡平臺,積極加強對畢業生就業指導和干預,為研究生提供豐富的就業資源,有效地推動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以及培養模式的創新,從而更好地促進高校研究生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
3)培養模式制度化??茖W合理的運行機制,對于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有重要意義,所以還需要制定科學完善的研究生培養制度和機制,這就需要建立學校與研究生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保證學校學院以及導師之間做到合理的分配,明確其自身的職責,避免出現權責重復的情況,為管理信息的順利傳達提供重要保證,避免出現信息斷層情況,這不僅能夠推動研究生培養的制度化發展進程,而且也能為高校研究生網絡化管理的實施提供重要保證[4]。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穩步發展,社會對人才要求也越來越高,與此同時高校研究生規模也隨之擴大。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新時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就必須要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以及培養工作,目前高校研究生在教育管理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就需要結合時代的發展趨勢,對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以及培養機制進行改革和創新,并使用有效手段加強對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不斷地提高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水平以及培養質量,進而為社會發展輸送更多的研究生人才,使其更好地為國家和社會發展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