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珊 尹三平
(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0)
目前,國內的教育模式屬于是灌輸式的教育模式,即先將前人所得出來的經驗教訓通過講授的方式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按照著已有的成功經驗按照步驟一步一步的去學習、去操作,在固定的經驗或模式下套模板,按照一模一樣的模式去學習;雖然在這種模式下,也能夠總結歸納出自己的經驗和結論,但是大多數的人都難以跳出固定的或固有的教學模式。
由于學生剛剛從高學習壓力的中學時代過來,中學時代的思想就是努力學習,考個高分數,考上一個比較好的大學。此時的學生有著明確的目標,就是高分數、好大學,但高考過后,學生考上大學,對于大部分的學生而言,也就不再擁有著明確的目標,僅僅只是想到畢業,拿到畢業證參加工作。因為學生沒有學習動機,所以在課堂上就會感覺很枯燥、很乏味,毫無事情可做,甚至是只要在教室,學生就不會去做與學習相關的事情,這些現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學生在校學習時沒有學習動機所引起的。
學生在校學習的參與度低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課堂上不學習;二是不提問;三是不回答問題。學生在課堂上不學習從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第一,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可能教師的授課方式和授課內容不被學生所喜歡。第二,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有一部分學生,來校學習僅僅只是為了拿到畢業證,那在這三年的時光里無疑是混過了三年的時光,在知識上可以說是毫無收獲可言。
學習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并不是只有教師這個主體,學生和教師這兩個主體才是作為活動的主要研究對象,二者缺一不可;同時,二者亦均在活動過程中體現其作用價值。其次,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僅在被動地接受,而應該體現出主觀能動性,教育本身就是改變學生的思想、改變學生的受教育程度,所以應該以學生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應該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作為這個過程的主角。與灌輸式教育相關的即是啟發式教育,啟發式的教育模式主張以學生作為主體,在課堂上講究以學生作為思維的開拓點,進而進一步的發散思維,對其進行引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采用多種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進行學習的一種新式教學模式。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都是教師口述+板書的形式進行教學,隨著智能化的發展,黑板板書已在逐漸被取締,逐漸出現智能化的設備設施。現在多以智能化的教學設備設施進行教學,亦或是多媒體進行教學。伴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數字化的教學將是大勢所趨,其他的舊式教學模式終將被取代,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無疑會接觸大量的電子信息化產品,亦將會加大學生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性,這將改變學生的受教育程度,影響學生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時間。
隨著互聯網的出現和多媒體的誕生,結束了黑板粉筆教學的形式。多媒體這種新的教學載體,使得上課的內容更加充實,上課的形式也變得更加多樣,使課堂不再那么的枯燥乏味。多媒體的教學方式使得教學的內容不再那么枯燥、乏味,不用學生發生太多的聯想與想象,在多媒體上教師可以將課堂內容有關的文字轉化成為相關的圖片或視頻,播放給學生進行觀看,能夠學生更多的知識量和信息量,并且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理解與消化,這無疑是粉筆板書所無法比擬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媒體的教學模式改變的僅僅只是一種教學模式,是一種新的媒介方式而已。我們可以充分地利用這種新媒介來幫助我們進行充分的學習,但不能過于依賴;否則,會讓我們缺少對知識的潛心鉆研能力,更多的可能只是對部分知識的學習,很難以形成系統化、規模化的知識架構體系。
以往的教學模式都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為主要授課對象,在教師黑板手寫板書的條件下,學生單方面的吸收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學生并沒有進行真正的思考,學生并沒有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交互式的教學形式以學生為主體,這種交互式的電子教學形式主要是在課堂中進行設計,將理論知識進行拓展,創建和設立一個新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小組合作,共同討論出結果,體現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將小組討論的結果對大家進行展示,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在這個過程中,雖然體現的是以學生為主體,但畢竟學生的自覺性有限,所以還需要教師稍加輔導,教師來主導整個課堂的教學,這種交互式的教學形式只需教師將主干或主要的知識點體現出來即可,其余的可以依靠學生來進行開拓性的思維,來進行補充、完善。
網絡化、數字化的教學模式其實就是一個基礎性的教學階段,而智能化主要體現的是對資料的搜集、數據的分析和決策的過程,當學生擁有足夠的基礎資源、設備設施和學校的資料以后,就可以準確的分析出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這樣就可以幫助個性化的學習,幫助我們打通時間和空間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將學習轉化成為終身化的事情,讓我們取得的教學成果轉化成為一個終身化的衡量標志,得到社會的認可。數字化3.0的學習模式講究的是以學生的自主化學習為主,此種的教學模式更加關注的是學生的自主性能,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會根據每個學生的特征來制定與其性格特征相關的人才培養方案,可以讓學生真正的學習到知識,獲得有益的東西。
基于學生為主導的教育模式在當代大學生的培養模式上頗受歡迎,既保證了學生知識的接受量,又減輕了教師的備課工作量,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以后在社會上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又使教師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并不斷地積累教學經驗,幫助教師改善其教學水平。數字化3.0的教學形式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一定會區別于其他的教學形式,更加突出學生的個性,根據學生的個性來制定相應的培養模式,從而為祖國培養出更多的職業性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