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建
(錦州醫科大學醫療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學生作為特殊的社會群體,其健康水平對自身的成長具有重要影響作用。目前,教育部對學生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視,頒布了加強學生健康教育的相關意見條例,強調新形勢下學校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做好學生健康教育的理論和實踐課程,高效有序地進行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1]。現階段學校開展健康教育,重點是針對出現健康問題的學生,以傳統心理學理論為基礎,以醫學治療為方向開展教育工作,忽視了對健康問題的預防,不能有效發揮健康教育的作用。課程思政是以課程為載體,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學的全過程,強化思想政治理論的課程理念,共同發揮教育功能,實現知識傳承和價值觀念的統一。因此本文在課程思政視閾下,對學生健康教育策略進行研究,進一步豐富健康教育的內涵,促進健康教育的規范化發展。
近年來,我國學生健康教育在全社會范圍內受到了廣泛關注,教育部門相繼出臺了促進和完善健康教育的辦法和條例,專家學者也對健康教育的相關課題進行研究。總體上,我國學生健康教育的理論研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學校為學生進行健康評估,建立健康檔案,采用廣播、熱線和電臺等多種手段開展健康教育,為學生提供健康教育服務[2]。盡管我國學生健康教育事業的發展狀況較好,師資和設備逐漸完善,但在教育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1)健康教育實踐中缺少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健康教育一直沿襲傳統教育模式,教育目標過于片面化,僅將生理和心理疾病作為出發點,曲解了健康教育的真正內涵和目標,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健康教育中的指導作用。在這種片面目標指導下,學生過度關注影響健康的消極方面,缺少從思想上解決問題的能力。2)健康教育相對形式化。當代我國學生健康教育相對形式化,學校的教學觀念比較陳舊,缺少教學實施途徑。家長和學生普遍認為升學考試是教育的重點,忽視了學生內心成長和綜合素質的發展,對健康教育的認識不全面。部分高校僅通過開展講座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普及,并沒有真正意義上進行健康教育實踐,不可避免地出現形式化問題。3)健康教育方法比較單一。目前學生健康教育普遍存在教育方法比較單一的問題,導致實用性不足,教學質量較差。學習的健康知識內容比較陳舊和老套,并且教學缺少實踐性,在教學中僅僅對健康知識概括性講解,照本宣科的模式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學校健康教育的實效性和可操作性。
1)課程思政制度建設的保障。在課程思政視閾下實施學生健康教育,需要明確課程思政建設的制度保障。學生教育中的思政工作,不僅僅是思政教師、班主任和輔導員的責任,而是全校乃至各級黨政部門的共同責任。只有充分調動所有資源,明確課程思政建設的制度保障,才能保證學生健康教育的實施效果。教育和各級黨政部門要在政策和資金方面做好準備工作,保證學校順利實施健康教育[3]。健康教育要做好課程思政的統籌規劃,層層推進。首先,學校黨政領導要深入健康教學第一線,親自授課,指導課程思政建設;其次,教務部門要統籌教育資源,擬定規范和評價標準;再次,行政人事部門要在人才引進和師資培養中,制定相應的思政標準和激勵機制,提高教師團隊整體的思政能力;最后,學校教師要從根本上貫徹課程思政教育理念,落實到健康教育的全過程。通過以上課程思政建設制度,實現從上到下層層保障,才能確保課程思政在健康教育中發揮作用。 2)堅持以人為本拓寬健康教育途徑。在課程思政視閾下實施學生健康教育,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利用社會資源,拓寬健康教育途徑。開展健康教育,應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原則,一方面要尊重學生本身,讓學生充分體驗到關懷和關注,另一方面則需要培養學生的自信、自尊與自愛,增強學生抵抗壓力和負擔的能力。根據教育部指示,學校要從健康教育的實際需求出發,實行切實可靠的教學和實踐活動,為學生健康提供保障。專門開設的健康教育課程是最有效的實踐方式,不僅有助于宣傳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幫助學生更好地認知和轉變觀念[4]。除此之外,還可以設立專門的健康咨詢機構,進一步推動健康教育的發展。當今社會網絡信息應用日益廣泛,學生是在網絡信息平臺最為活躍的群體,對于新形式消息的接收能力較強,同時網絡也可以成為健康教育的載體,學校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信息資源,拓寬健康教育的途徑。利用課程思政在網絡的傳播,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滲透性和覆蓋范圍,能更好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接受課程思政教學,確保了健康教育的及時性。因此利用網絡平臺拓寬健康教育途徑,可以保障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長久實施。3)開展積極健康教育。在課程思政視閾下實施學生健康教育,需要設立健康教育目標,探尋教育內容,實施積極的健康教育方式。健康教育需要改變現有的教育目標,不能僅把出現問題的少數學生當作焦點,而忽略大多數普通學生,應將教育對象投向全體學生,讓每一位學生內心得到充分地滿足,從健康教育當中真正受益。學校需要改變對健康教育的認知,不能僅通過幾節課程達到完美的實施效果,需要各個部門的合作,共同促進學生成長。課程思政視閾下,學校需要實施積極的健康教育方法,在重視理論教育與健康知識普及的同時,更要注重實踐教育。在健康教育的整體設計方面,學校需要進一步促進課程和實踐的融合。首先,設計與健康專題教學相配套的實踐課程,在理論教學結束后,開展實踐活動,深化學生對健康教育的理解;其次,利用校內平臺,舉辦健康知識競賽和演講比賽等活動,通過豐富的校內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在健康教育中的參與度。學校通過積極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讓其體驗多元化健康教育活動,進而加強了健康教育中個體發展需求。
本文從當前學生健康教育的現狀出發,總結存在的問題,提出課程思政視域下的學生健康教育策略。思政教育和健康教育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能夠促進思政教育和健康教育不斷完善,使學生在各方面得到長足的發展。但本文研究存在不足之處,還有待完善的內容。未來研究可對健康教育課程做進一步的教學設計,結合課程特點,深入研究課程思政的契合點,落實課程思政在健康教育課程中的建設工作,積極構建教學情境,運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促進課程思政在健康教育中的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