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靜
【摘要】教育是公平公正的,享受教育是每位學生的權利和義務。然而,對于一些特殊兒童來說,他們由于身體上的缺陷無法像普通孩子一樣正常進入校園學習、生活、娛樂,無法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益處。針對于這些特殊學生,國家提出“送教上門”服務教學模式,通過組織普通學校教師和特殊學校教師共同合作,為特殊兒童提供暖心的、科學的上門教學服務,致力于促使特殊兒童增長對生活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幫助特殊兒童增長知識、開拓視野。本文主要圍繞著普特教師“協作教學”的送教上門模式探索這個主題展開下文一系列的探索。
【關鍵詞】普特教師? 協作教學? 送教上門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度甘肅省“十四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提高智障兒童送教上門工作實效性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1]GHB1453)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6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42-0017-02
對于教師而言,無論是在普通學校教學還是在特殊學校從事教學服務,都需要具備專業的職業素養和關愛學生的基本品質。對于特殊兒童來說,他們更需要教師傾注心血和精力去引導。普特教師可以構建專業化的“協作教學”平臺,設計科學化的送教上門策略,致力于送出溫暖、送出關懷、送出信心、送出知識、送出方法,同時也要有科學化地評價制度來衡量評價普特教師送教上門的服務質量和效率,促進送教上門教學模式的完善與落實。
一、協作送出溫暖,打開孩子心扉
特殊兒童由于疾病或者身體上的缺陷等問題,在日常行為舉止上常常會表現出與常人不同的特征。這些孩子極易處于自卑、懊惱、頹廢的狀態,不利于孩子積極健康成長。普特教師在送教上門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到送出溫暖,促使特殊兒童以及特殊兒童家庭都能夠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關懷,化關懷和溫暖為生活動力,培養克服苦難、克服挫折的堅強意志和強大毅力。對于普通教師而言,在日常生活和教學過程中接觸特殊兒童的機會并不是很多。所以,在與特殊教師協作送教上門的過程中,普通教師可以提前與特殊教育教師進行溝通交流,了解“送教上門”的特定對象的具體情況,要提前規劃好整個流程,力爭做到讓孩子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照顧。在給予溫暖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特別注意尺度和用語,要做到充分尊重特殊兒童和特殊兒童家庭,構建平等、尊重的氛圍,鼓勵孩子能夠增長自信心,嘗試著給予溫暖促使特殊兒童從陰霾和自卑感中走出來,學會接受別人的善意,忽略存在的惡意,增強意志。在與特殊兒童進行交流時,普特教師也需要鼓勵特殊兒童積極打開心扉,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從而進一步落實“送教上門”模式,發揮“送教上門”模式的優勢和用途。此外,為了更好更針對性地幫扶特殊兒童及其家庭,普特教師可以將正式渠道的愛心捐款給予特殊兒童家庭,為他們帶來一定的補貼,緩解燃眉之急。
二、協作送出信心,鼓舞積極成長
對于特殊兒童而言,培養自己對生活的信心是至關重要的。普特教師要特別關注特殊兒童自信心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針對這類特殊兒童的心理特征進行仔細的調研和探查。教師需要深入調查送教上門對象的生活狀況、家庭情況、學習狀態等,根據孩子不同的表現制定不同的教育策略。教師還要意識到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擁有差異化的思維和想法,表現出差異化的行為舉止。針對不同的特殊兒童,普特教師需要透徹理解他們內心的真正想法,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引導學生增強自信心。對于某些特殊兒童來說,他們雖然身殘但志堅,勇于面對生活中的磨難和挫折,積極與家長、教師、同學溝通交流自己的想法,在學習上也積極認真,努力學習。對于這類孩子,教師要給予他們的表現肯定,鼓勵他們繼續再接再厲,以強大的意志力去披荊斬棘,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對于某些生性敏感、脆弱、內向的特殊兒童來說,他們更需要教師與其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溝通,需要教師正確引導他們表達出自己的觀念。因此,對于不同性格類型的特殊兒童,教師需要協作制定差異化的教育策略,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積極發掘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和長處,鼓舞孩子積極健康成長。
三、協作送出知識,開拓孩子視野
“送教上門”教學模式最主要的目的還是使得特殊兒童能夠了解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促使他們擁有更加公平的機會享受和普通學生一樣的受教育權利,激發他們內心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學習的熱情。所以,普特教師在每次“送教上門”前都需要制定好相應的教育內容。教育內容要豐富多樣,可以涉及多學科的知識,要具有層次性、新穎性,符合特殊兒童學習階段的特點。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適當結合當下熱點和時事向特殊兒童來展示世界的豐富多彩,使得學生的視野可以開闊起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渴望和熱情。與傳統教學課堂不同,教師在傳遞給特殊兒童知識的過程中并沒有可利用的教學設備和教學用具,因此就需要提前準備好相應的教學材料如課本、電腦、PPT、視頻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時刻關注特殊兒童的反應,及時了解特殊兒童的問題和困難,采取有效的互動來幫助特殊兒童解決問題,促使他們產生對知識的渴望,在引導他們了解更多趣味化的知識過程中促使他們敞開心扉,燃起對生活的熱情。普特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就可以實現默契協作,比如,特殊教師更清楚利用什么方式來傳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也能夠更輕松地了解特殊兒童表達的含義,普通教師則會設計更加豐富、更加有趣的教學內容,逐步引導特殊兒童產生興趣。
四、協作送出方法,鼓勵孩子成才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送教上門的模式,其最終的目的就是能夠使學生掌握常用的學習方式,這樣在教師離開之后學生也能夠獨立地進行學習與訓練,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學習難的問題,并且在教師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充分的鼓勵與引導,讓學生在掌握相關學習方法的同時樹立起強大的自信心,讓學生從心底接受教師的教學方式,培養自己的學習習慣,養成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擁有學下去的信心與干勁,才能夠讓學生有希望成為棟梁之材。例如教師在送教上門教授相關的數學知識時,教師可以首先通過網絡的優質教學資源學習相關的學生學習方式與教師教學方法,然后結合自己的教學習慣與教學模式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相應的優化與改進,盡可能地達到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而后教師可以學習網絡優質教學資源中對于學生教學的引導方式,進而將這種方式應用到送教上門的教學方式中,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進行數學的學習。對于學生的鼓勵,教師可以采用網絡教學資源與現實教學方式結合的方式構建起鼓勵學生的有效方式,教師可以采用模范學生的榜樣作用以及對學生以后學習、生活等進行合理的暢想的方式,使得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與所要努力的方向。此外,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以該優點為切入點鼓勵學生發展優勢所在,讓學生樹立起強大的自信心。這樣在面對學習困難時學生就會擁有敢于挑戰自我的心態,一旦學生在學習上取得一定的成就,那么就會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促進的作用,使得學生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這樣才能使得學生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斷前行,行進的更為順利。
五、建立評價制度,考察送教質量
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模式必然離不開合理的評價方式與評價制度。通過合適的評價,學生可以獲得教師的鼓勵,此外也能得知自己的優缺點所在,進而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與發展,這可以讓學生都能夠在成才的道路上找到合適的方向與目標,不至于走彎路。而對于送教上門的教師來說,合理的評價方式能夠有效地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態,使得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的調整與提升,以此達到最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模式,讓教學效率得以提高。例如教師在送教上門教授相關的語文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朗誦相關的語文課文或是古詩詞,讓學生初步了解其中的意義。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來讓學生描繪古詩詞中所呈現出的畫面,讓學生通過豐富的想象與思考描繪出語文古詩詞中所描繪的畫面,充分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這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所描繪或者背誦的具體情況來對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進行相應的評估,以此來掌握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掌握知識的程度,以此來為教師制定相關的教學方案提供理論的依據。教師還可適時地讓學生進行相關的小測試,通過相關的測試結果了解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狀態,評估送教上門的質量,為相關的送教上門教學模式提供理論指導。
六、結語
綜上所述,普特教師要通過緊密配合和協作來實現高質量、高效率的“送教上門”服務,構建公平、良好、和諧的“送教上門”氛圍,積極促進特殊兒童敞開心扉,在送溫暖、送信心、送知識、送方法的過程中促使特殊兒童增長知識、增強意志力,以強大的勇氣去抵抗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與此同時,也需要建立評價制度來衡量普特教師“送教上門”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致力于讓這些特殊兒童享受同等的教育服務,激發他們的潛能。
參考文獻:
[1]陳會云,汪紅燁.我國送教上門的研究現狀及綜述[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8(11).
[2]王成柱.我國開展送教上門工作的困境與出路[J].綏化學院學報.2019(1).
[3]陸靈俊.為“送教上門”學生提供合適的教育[J].現代特殊教育.2018(3).
[4]陳會云,曹曉君.特殊教育“送教上門”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特殊教育.2017(24).
[5]吳金廉.送教上門工作中心理支持策略實踐研究的玉溪經驗[J].現代特殊教育.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