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啟銘 張娜 李允新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內卷化問題出現并蔓延進入工程科研領域,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分析了工程科學研究內卷化現象與本質,以及內卷化與工程專業研究生培養的內在關聯,并從師德師風建設和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兩方面入手,探討了如何通過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破解科研內卷化難題。
【關鍵詞】內卷化? 科研資源? 研究生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42-0179-02
近年來,“內卷化”一詞出現并逐步引起各行業專家學者的關注。它本是美國文化人類學家Clifford Geertz提出的一個概念。按照Geertz的說法,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確定的形式后,便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通俗地說,就是看起來很熱鬧,其實沒有實質性的進步,也就是沒有發展的繁榮[1]。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逐步進入并保持在穩定快速的發展時期,加之高等教育的普及范圍越來越廣和教育質量的不斷提升,進入社會和參與競爭的青年人才數量突增,競爭一方面激發了市場活力,進一步推動了社會發展,而另一方面,則是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社會資源緊缺,即“資源少、需求緊張”的局面,大量人才對于有限資源的競爭,超出了合理范圍,出現了過度競爭的現象,耗費的精力并無實質意義,形似在有限空間內的卷繞重疊,而稱之為“內卷”。
工程技術學科是學科體系中的基礎組成部分,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當前,工程科學研究的內卷現象的發展及其潛在危害不容小覷。國民教育是百年大計,破解工程科研內卷化難題,更應當從研究生教育入手,讓未來的科研主力軍在正式踏上研究崗位之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有助于破解當前內卷化難題。
一、工程科學研究內卷化本質
內卷化儼然成為了當前工程科學領域中凸顯的現象。地礦類、材料類、機械類等工程科學領域中,青年科研人員數量與日俱增,研究工作節奏不斷加快,急功近利和浮躁之風開始盛行,進而帶來的是整體形態的內卷。基于Geertz定義的內卷理論,可以將工程科學研究領域中的內卷本質總結為如下三個方面:
(一)科研資源緊張
筆者認為,科研資源有限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隨著競爭人員數量突增,人均申獲的研究課題經費更加有限,以工程與材料科學部為例,自2008年以來,工程與材料科學部青年基金申請數量連年增長,但資助率保持平穩,且在2014年以來出現下降趨勢(圖1)??梢钥闯?,當前有不少工程領域青年科研人員面臨研究經費短缺的困境,從實際角度可想而知,這將進一步導致青年科研人員將有限的經費利用在追求成果數量產出上。另一方面,則是在科研方向選擇上的局限性,由于科研競爭激烈和快節奏的研究工作形式,加之青年學者的獨立思考和研究能力略顯欠缺,在科研方向上往往存在從眾心理,即盲目追隨主流研究方向,在進行科研創新時,僅僅采用類比思維,從已有主流研究成果上略作改進或稍作拓展即開始鉆研,略有進展即開始發表論文或形成專利,缺乏突破性的創新形式,以至于越來越多的青年學者出現研究方向扎堆的內卷現象[2]。
(二)鮮有突破性科研成果產出
我國青年學者吃苦耐勞能力強于西方國家,然而在激烈的競爭和鉆研過程中,卻少有突破性的工程研究成果產出。縱觀工程科學領域近年來發展,大部分科研成果是在前人已有成果上進行的改性型成果,即在科研過程中,善于摘取“低垂的果實”[3],由于各類考核任務壓力,對“高懸的果實”望而生畏而不敢嘗試,因此少有實質性的創新。
(三)科研圈內“同質化”競爭激烈
由于科研資源的緊張,加之各高校科研院所內部考核的壓力,青年科研人員群體內部競爭日益激烈,在一些科研工作方面表現出異常的行為。例如對于科研課題的申請,在申報材料撰寫方面往往投入過大的精力,過分注重細節并進行過于頻繁的推敲,導致了時間和精力的浪費。從Geertz內卷化理論來看,這屬于參與者被要爭奪的利益驅動,投入更多重復性且缺乏意義的勞動資本來獲得相同的回報[4]。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資源緊張導致的內卷,導致了非正常的激烈競爭。而過分激烈的競爭,將使得科研工作者在非正常競爭中投入越來越多的人力和時間成本,將使得內卷化在行業領域內愈演愈烈,最終將導致巨大的浪費和無意義的內耗。
二、工程科研內卷化與研究生培養的內在聯系
當前工程科學研究的內卷化,其原因包括諸多方面,科研資源不足是基礎性原因。如前文所述,科研資源緊張的表現之一是研究方向的單一化,即在當前科研高壓環境下,研究人員憑借已有科研素養,難以進行新方向的突破和獨立開展創新研究,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工程研究人員科研能力有待提升。而反觀科研人員的研究素養,則主要是在研究生階段形成。工程專業碩博研究生在配合協助導師完成科研任務的同時,必將對課題組科研小環境和行業科研大環境耳濡目染。一方面,研究生在求學過程中,受到唯論文、唯專利等不正之風影響[5],科研價值取向出現偏差。另一方面,工程專業研究生研究和創新方法未能得到充分培養,科研基本功不夠扎實,以致在走向科研崗位后,難以獨立開展科學探索和創新研究,只好人云亦云,盲從于所謂的主流科研方向,產生扎堆現象,進而加劇了過度競爭和內卷化結果。
三、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建議
(一)師德師風引導研究生價值觀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本科生在進入碩士階段的初始時期,對于科研理念和價值觀念十分迷茫,需要接受科學的引導和鼓勵。作為研究生導師,應當十分明確,其作為研究生學習階段的引路人,擔負著引領研究生價值觀的神圣使命,應當時刻牢記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
首先要以身作則,避免將科研工作競爭中產生的浮躁、消極情緒帶入研究生培養工作中,在課題組內部,應當營造踏實做研究、努力搞創新的學術氛圍,讓研究生在科研初始階段即養成求真務實和敢于創新的風格。同時,課題組內部應當經常組織開展科研價值觀導向培養活動,對于典型優秀科研成果,應當以研究生論壇等形式,進行課題組內部或學院內的宣講,樹立研究生創新榜樣,激勵更多的碩士、博士積極開展創新研究,而不是拘泥于課題組既有研究方向停滯不前而固步自封。以國家重大工程科研成果和國際先進技術成果為導向,鼓舞碩博研究生勇于創新。同時,作為研究生導師,更應當有包容的情懷,給予研究生在創新過程中試錯機會,鼓勵其在科研挫折中成長進步。
(二)以系統培訓強化研究生創造力
對比國內外研究生培養情況來看,我國工程學科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缺少對研究生創新和科研技能的系統培訓。長期以來,國內研究學者善于用科學類比方法進行創新研究,即在前人研究成果上進行類比推理和研究設計。以實驗研究為例,國內學者和研究生由于存在以論文發表為導向的思想誤區,常常是改變實驗變量或基本實驗條件,進行新研究的設計,而缺乏根源上的創新,這是國內外科研成果產出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應當在研究生教育中,增加對根源創新意識的培養。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創始人馬斯克聲稱,自己慣用的創新思維模式是“First principle thinking”[6],即第一性原理,也就是拋開所有的類比推理,從源頭上進行思考和創新。正是秉承著第一性原理,馬斯克完成了無人駕駛、星際飛船等多項舉世矚目的成就??梢?,根源創新對于研究生科研素養至關重要,而在研究生培養階段,融入根源創新意識教育,鼓勵研究生邁開腳步,跳出既有公式、理論的束縛,從源頭進行工程技術研究,對其將來在科研崗位拓展新的研究領域至關重要。
四、結語
內卷化目前已經成為工程科學研究領域中不容忽視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科研工作人員精力和科研經費的浪費。研究生階段是青年科技工作者科研能力的養成時期。工程科研內卷化與研究生培養之間存在著重要關聯,一方面,應當強化師德師風建設,給予研究生純凈的科研環境和創新的勇氣,另一方面,應當加強對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和根源創新意識的培養。從上述兩方面入手,有助于從研究生培養環節破解當前科研內卷化難題。
參考文獻:
[1]楊雄.AI時代“教育內卷化”的根源與破解[J].探索與爭鳴,2021(5):5-8.
[2]張立,郭施宏.政策壓力、目標替代與集體經濟內卷化[J].公共管理學報,2019,16(3):39-49+170.
[3]澎湃新聞. 20-11-24騰訊黨委書記談內卷:低垂的果實已被采摘,應向科技要新動能.
[4]劉戈.只有內卷的企業 沒有內卷的市場[N].中國經營報,2020-11-02(A01).
[5]馬瑞,冀小婷.破“五唯”:矯正教育評價“指揮棒”[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65-70.
[6]“第一性原理”幫助馬斯克不斷成功?[J].中國機電工業,2018(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