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鵬
【摘要】初中歷史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甚至是世界觀,對于學生形成良好思想意識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和影響。所以,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著重對學生進行黨史教育,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讓學生立足于歷史的角度來認知歷史是非,最終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精神素養。本文,針對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黨史教育進行充分分析,從初中歷史教學進行黨史教育的意義和有效策略為出發點,深刻講解黨史教育對于初中學生的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 黨史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5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45-0032-02
青少年是我國未來發展的希望和棟梁,所以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黨史教育,可以讓學生更加充分地了解我黨的歷史,深刻地感受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和頑強,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以及對于中國共產黨的堅決擁護情緒。在初中歷中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黨史教育,還有助于堅定學生始終跟隨中國共產黨腳步的意識,從而有效地培養一批忠于黨、并且道德修養好、綜合能力突出的優秀青少年骨干成員。
一、初中歷史教學進行黨史教育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青少年肩負著促進我國未來發展的光榮使命,所以,青少年必須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黨史教育,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的歷史發展,以及我國是如何發展成為如今的局面。自1840年的鴉片戰爭伊始,掀開了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篇章,當時的中國正處于水深火熱當中,無數的愛國人士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不怕流血、不怕犧牲,是他們付出了生命為代價才換來了我們如今的美好生活。從太平天國運動到辛亥革命,再到新中國成立,其中經歷了多少磨難和戰爭、犧牲了多少仁人志士才推翻了美帝國主義的壓迫,在中國共產黨的頑強領導下,中國終于走出那段黑暗的歷史,走向了光明的今天。當前,隨著中國與世界的融合越來越深入,中國青少年受西方教育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如果學生不清楚中國曾經的歷史,是根本不知道中國是如何艱難地開創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現如今中國再也不會像100年前那樣遭受別人的欺壓,在這期間究竟付出了怎樣的汗水。
(二)幫助學生認知歷史是非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黨史教育,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認知歷史是非,從而有效地抵御西方邪惡思想的蠶食和影響[1]。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好,中國在世界各國的地位和影響力也逐漸上升,這導致有些歐美國家擔心害怕影響他們的自身利益和在國際上的地位,所以他們極盡地抹黑中國,在國際輿論上各種歪曲、丑化中國形象,甚至是歪曲中國的歷史以達到阻止中國繼續發展和壯大的目的。眾所周知,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是我國、甚至是全世界范圍內人類歷史發展中最偉大、最成功的事業,同時對于中國人民來講,這也是一條通向和平發展的道路。以毛澤東同志為領導的第一代中共黨領導,帶領著我國人民勇敢、堅毅地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發展的,并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雖然在探索的過程中出現了曲折和錯誤,但這都是成長和進步必須付出的代價。而對于毛澤東同志晚年所犯下的一些錯誤,中國共產黨在黨的第十一屆六中全會中已經作出公正、客觀的闡述和評價。因此,對于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開展黨史教育,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和發展核心,拓展學生的歷史視野和思維,從而讓學生歷史思維得到提升,幫助學生有能力來抵御那些歪曲、丑化我黨的邪惡思想,幫助學生認知歷史是非從而堅定地擁護黨的領導、堅定對黨的信心。
(三)提升學生的精神素養
通過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開展黨史教育,可以讓學生深刻地感受老一輩共產黨中的革命精神和意識,從而提升學生的精神素養和意識形態。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和建設時期,都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歷史素材,這對于學生意識形態的健康成長有很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例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王進喜精神、以及當下的抗疫精神等等,都是值得初中學生學習和借鑒的。當代初中學生生活在和平年代、經濟快速發展的年代,不論是物質層面還是精神層面,當代的初中學生都是幸福的一代,由此可能會造成初中學生缺乏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精神和品格。所以,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黨史的教育,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處理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相處方法[2]。在對學生進行黨史教育時,教師應當利用我黨生動鮮活的光榮事跡,以真情實感來徹底感動學生,讓學生感受老一輩無產階段革命者的精神和力量,讓學生以此為榜樣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二、初中歷史教學進行黨史教育的策略
(一)充分挖掘課堂教學在黨史教育中主陣地作用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黨史教育時,一定要充分利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重要作用和指導意義,充分挖掘課堂教學在黨史教育中的主陣地作用。教師也應當不斷完善自身的黨史教育水平,從而才能更好地實現初中學生的歷史教學任務和目標。教師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師對于黨史的掌握程度將直接決定學生對于黨史教育的成果,也只有教師充分的掌握黨史知識,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將黨史講好、講活、講深入,才能夠有效地發揮黨史教育幫助學生健康、科學發展的作用。另外,教師還需要切實地增強黨史教育過程的實效性,教師應當具備將黨史作為學生歷史教學主線和教學重點,從而更好地貫穿于整個初中歷史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合理地將歷史事件和關鍵的歷史人物結合到歷史課堂教學中,從而不斷地提升初中歷史教學水平和教學成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意識觀念、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
(二)充分組織黨史實踐教學活動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黨史教育,教師應當利用大量的歷史事實來擺明道理,以情打動學生才可以更好地讓學生了解我黨、探究我黨、跟隨我黨[3]。教師可以積極地組織學生進行黨史實踐教學活動,例如,開展黨史教育主題會、開展黨史先進事例分享、開展黨史英雄人物精神交流會等活動,讓黨史宣傳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深刻的意識和概念,真正讓學生認同、接受我黨。除了開展主題會,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觀英雄紀念館,通過帶領學生了解這些英雄背后的歷史,讓學生切身地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和無畏,讓學生真實地感悟到新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如何做到的、得來的。
(三)合理運用互聯網推動黨史教育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互聯網的騰飛,網絡成為了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所以,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黨史教育時,也可以有效地結合現代化科學技術。教師在強化學生黨史教育時,可以借助先進的網絡優勢,例如,教師可以溝通學校建立黨史教育的專題平臺,在平臺上共享很多我黨的歷史事件,或者教師也可以借助其中的比較有影響力的黨史教育網站。這樣既可以豐富學生的黨史教育資源,同時還可以不斷提升網絡黨史教育的吸引力[4]。其次,教師還可以利用當下比較主流的互聯軟件,例如,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可以在平臺上發布一些黨史的資源,這樣可以促使黨史教育的內容進行有效的傳播和擴散,從而更好地拓展黨史教育的陣地,加大黨史受教育群體和范圍。
(四)營造良好黨史教育氛圍
在初中階段歷史課程教育體系中完善滲透黨史教育元素,全面發展學生綜合素質修養,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黨史教育氛圍和教學環境。這種方式的運用可以進一步突出體現歷史課堂基礎教學模式對學生帶來的積極影響作用,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下全面提升黨史學習興趣。對此,歷史教師在良好黨史教學氛圍構建過程中,可以加強結合廣播、宣傳欄等途徑突出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例如,初中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課程教學過程中,主要以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抗美援朝的簡略過程,同時感受新中國誕生的偉大意義作為重要的教育目標。為了全面提升教學效果,歷史教師可以通過良好黨史教育氛圍的構建模式,促使學生全面感受學習內容中呈現的價值觀發展目標,使學生在積極的學習過程中借助廣播及宣傳欄等途徑,體會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舍生忘死及保家衛國的英勇精神。因此,充分利用多元途徑營造良好的黨史教育氛圍,是提高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理解能力的有效措施。
三、總結
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是我黨和我國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也是促進我黨不斷努力發展和完善的動力源泉,更是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有效精神食糧。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黨史教育,對于學生的綜合素養和歷史是非觀的培養有巨大作用和影響,所以教師以及學校應該積極開展黨史教育教學,為我國培養新時期合格的棟梁人才。
參考文獻:
[1]劇愛玲.思政課教師在黨史教育中的使命擔當[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1(5):27-28.
[2]張聰.黨史教育:思想政治課的重要使命[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1,22(2):1-5.
[3]羅細花,劉勛昌.黨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課的探討[J].才智,2021(4):19-22.
[4]楊玉波.強化思政課教學中的中共黨史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8(37):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