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成玲
【摘要】初中語文課堂中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是指教師把閱讀和寫作有機融合起來,以提高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吸收。因為,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意識到讀寫結合的重要性,并創新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學資源,實現讀寫結合教學的順利開展,從而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 讀寫結合?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45-0160-02
閱讀和寫作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讀寫結合的教學理念,能夠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運用能力。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科學、合理地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手段,通過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教學過程,拓展學生的語文思維,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而大幅度提升語文教學效率。
一、重視學生的讀寫啟蒙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在語文課堂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時,首先應培養學生的讀寫興趣。但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師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積極性,導致很多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較差,學生也很難將閱讀知識運用到語文寫作中,從而導致學生的寫作水平難以提升[1]。所以,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重視學生的讀寫啟蒙,提升學生的讀寫興趣,使學生真正理解閱讀和寫作之間的內在聯系,并通過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水平。
比如,在教授《陋室銘》時,教師讓學生結合課本句式和內容進行仿寫練習。首先,教師可以通過示范來激發學生的讀寫興趣。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教師可以仿寫一句“位不在高,清廉則名。權不在大,無私則靈”。通過簡單的仿寫示范,不僅可以使學生受到讀寫結合教學的啟蒙,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讀寫結合的趣味,從而提升學生以讀促寫的興趣。
二、正確使用輔助教學資源
語文閱讀和寫作是教學的重點教授內容,在初中語文考試中也占有較大分值。如何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實現閱讀、寫作的有效結合,就成了語文教師的首要問題。所以,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認真分析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資源,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3]。例如,多媒體教學工具。多媒體作為現代輔助教學工具,不但彌補了傳統教學中的諸多弊端,還能幫助學生更直觀、形象地學習語文課本內容,從而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認知和理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資源,將課本內容轉變為視頻、圖片、音頻等形式,來激發學生的課堂興趣。
在教授《壺口瀑布》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壺口瀑布雄偉、壯闊的氣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壺口瀑布相關的視頻,通過視覺、聽覺的沖擊,使學生對壺口瀑布磅礴的氣勢產生更直觀的認知。接著,教師讓學生結合課本內容思考這樣的問題:作者一共寫了幾次去壺口瀑布的經歷?詳寫了哪次經歷;為什么叫“壺口”;壺口瀑布與其他地方的瀑布有什么不同;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壺口瀑布的;課文段落的具體層次劃分。通過這些問題的思考,不僅讓學生對整體文章有了清晰的認知,還培養了學生理清文章內容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深層的學習與探究,如作者為什么將黃河水的不同形態與人的各種情感聯系到一起?你覺得作者只是向我們介紹黃河壺口瀑布的景象嗎?作者在描寫過程中蘊含了怎樣的感悟?作者在寫法上除了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外,還存在哪些寫作特點?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從而使學生掌握文章的主體思想,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同時,也讓學生學到文中用到的寫作手法。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仿寫一篇以景抒情的課后作業,讓學生通過描寫身邊的景色來抒發自己的某種情感,可以是對時代的贊美、對人性的崇拜,或對自己情緒的外化等。這樣的教學形式,非常輕松地實現了讀寫結合的課堂效果,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習作水平。
二、充分發揮語言渲染作用
初中階段是學生邁進高等教育的重要時期,學生通過語文課堂的學習,會逐漸形成獨特的思想與風格。而語文課程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情感特征,需要學生帶有感情地學習,才能真正體會作者表達的真實意圖。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語言特征,來幫助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2]。
例如,在教授《回憶我的母親》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出課本中的重點詞語,來幫助學生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懷念和崇敬之情。如任勞任怨、周濟、節衣縮食等。然后,教師根據這些重點詞語,讓學生分析作者是怎么詳細描寫這些詞語的,以及作者為什么只選擇文中的這些事情來描寫,這些事件是如何被串聯在一起的。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分析和探究,使學生明白這些事件的闡述并不是零碎、孤立的,而是作者以時間為導向,以抒發母親優秀品質為線索,將這些經典事件巧妙地結合起來,從而表達作者對母親的感激和懷念之情。通過這的教學方法,不僅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文章主旨,還能幫助學生積累一定的語言素養。
此外,教師作為語文教學中的指導者,其語言表達水平對教學質量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尤其是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言辭稍有不當,就會在意思上出現差之千里的問題,從而導致學生對文章內容產生錯誤的理解與認知。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水平和運用語言來調動教學氣氛的能力,并能夠靈活、有深度地進行語文教學活動,進而幫助學生更加精準地理解文章內涵,積累更多的文化資源,為今后的語文閱讀和寫作做好鋪墊。
三、科學篩選課堂教學方法
在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不同類型的語文實踐活動,從而通過多種角度來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好奇心較強,喜歡接受新鮮事物,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心理特征,在語文課程中融入多元化、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如語文精讀與鑒賞、詩歌欣賞、文章仿寫、續寫等。這樣的教學內容相對簡單,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鑒賞文章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對語文讀寫的學習積極性[3]。
例如,文章續寫練習。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理清文章故事的整體脈絡后,對文章進行續寫活動。在續寫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尊重文章角色設定和原有框架的基礎上進行想象創作,而不是推翻原有的故事情節。在教授《皇帝的新裝》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課本內容進行文章的續寫:游行結束后,皇帝回到皇宮會怎么辦?對于這樣的續寫內容,學生會有濃厚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由于每個學生的想法不同,寫出的內容也大不相同。在學生續寫結束后,教師應及時給予相應的贊許和表揚,使學生感受到續寫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這樣的續寫形式,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語文思維,使學生通過對文章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進行此篇作文的創作,從而真正實現讀寫結合的課堂效果。
再例如,文章的仿寫練習。仿寫是寫作的開始,也是提高學生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課本內容與作文仿寫有機結合起來,不僅可以為學生積累一定的寫作技巧,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在教授《春》時,為了使學生真正學到課本中的寫作技巧,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課本內容進行文章的仿寫練習:寫一篇以“秋”為題的作文練習,并在作文中體現課本運用的修辭手法和寫作技巧。通過這樣的寫作練習,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和能力。
四、倡導課外閱讀
在初中語文課程中融入讀寫結合教學,這個過程是需要循序漸進的。所以,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從而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訓練中,提升自身的閱讀理解和語文寫作能力。此外,語文教學還強調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因此,教師應提倡學生利于課余時間增加課外閱讀活動。廣泛的課外閱讀,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學生在讀完一篇課外讀物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相應的讀書筆記,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記錄到讀書筆記中,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布置每周閱讀的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進行閱讀和分析,并書寫此篇文章的讀書筆記,內容包括:文章講述的主要內容;自己的讀書心得;文中運用的寫作手法;精彩語句等。接著,教師再組織一節閱讀分享課,讓學生將自己的讀書筆記分享在課堂上。這樣的課堂形式,不僅能夠使學生積累一定的語文素材,還能使學生的寫作能力能到一定的鍛煉。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初中語文課堂中融入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調動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探究興趣,還有助于學生讀寫能力的共同提高。因此,身為初中語文教師,應不斷改進自身的教育思想,創新多元化教學方法,并充分利用多種教育資源,來調動學生的讀寫興趣,使學生在讀寫結合的語文教學中提升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水平,進而帶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慧.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方式探析[J].學苑教育,2020(18):32.
[2]韓麗姣.以讀引路? 讀寫結合——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研究[J].科幻畫報,2020(5):142.
[3]賀志軍.花開并蒂,讀寫結合——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C].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昆明會場)論文集(上),2020: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