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雨
專業課程目標設置必須兼顧知識傳承、學生能力和素質培養三個方面。除了梳理好教學目標中的知識、能力、素養線索,還需要在具體實施中優化課程大綱,告訴學生修完這門課程應具備的專業素養、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案唠A性”運用到實際教學中效果如何,往往取決于學生的彈奏能力和教師執教水平。
首先要制定一套測評機制給學生進行定級分組,界定好各組的等級差;其次根據組別制定學習內容和目標。由于在校學時有限還應考慮課堂的延伸作用,適當地加入線上教學。
1、初級學習者,學時低于50課時(一年)。教學目標主要圍繞基礎、樂理、技巧、演奏、視奏這五個方面來展開。教學內容包括四種觸鍵方式:指力觸鍵、手力觸鍵、臂落觸鍵、全臂觸鍵;旋律運動的三種方式:級進、跳進、重復;譜面知識:譜號、拍號、調號、音程、和弦、和聲連接;音樂術語:樂句連奏、斷奏、力度記號、速度記號、表情記號;12組大小調式的音階、琶音及和弦連接。
2、中級學習者,學時50-100課時(二年)。教學目標重點放在曲式、調式調性與和弦分析,加強作品分析判斷能力的培養。選擇曲目包括二段式、三段式、大三段式、回旋曲式、變奏曲式、奏鳴曲式等。
3、高級學習者,學時100課時以上。教學目標重點應放在對作品的創作背景、曲式風格、音樂語匯的理解和研究中,撰寫500字以內的作品分析心得。
1、作為初學者必須掌握的理論與實際操作專業知識是:12組大、小調的Ⅰ-Ⅳ-Ⅴ7和弦連接,四種觸鍵方式的動作要領,并能為所演奏的作品或樂段選擇任何一種合適的觸鍵。
2、中級學習者應當學會分析判斷鋼琴作品的曲式,并寫出曲式結構示意圖,標注和弦名稱。例如庫勞奏鳴曲OP.55-NO.1第一樂章曲式結構:
奏鳴曲式呈示部(1-20小節)展開部(21-34小節) 再現部(35-62小節)主部主題(1-8小節),C大調 C大調 主部主題(35-50小節),C大調副部主題(9-20小節),G大調副部主題(51-62小節),C大調
3、高級學習者應當在完成演奏作品的同時兼具分析處理作品的能力,并提煉轉化為作品解析,從而建立較為立體的知識結構體系。
課程內容、教學形式、學習結果是深入挖掘創新性的三個方向。課程內容是考察教師對于本專業知識體系的駕馭能力;教學形式要在實際操作和理論中強調互動性,優化原有的教學模式;學習結果評價要客觀,注重個體差異性。如在規定學時內是否達成學習目標,完成度如何等。
因材施教是高校鋼琴課程教學的典型教學形式。根據學習者能力的差異可以設定三種教學形式:一對一單人課模式、一對2-4人小組課模式、一對30人集體課模式。教學內容分四個方面:哈農鋼琴練指法(基礎)、車爾尼系列練習曲(技巧)、復調作品、中外大型樂曲(演奏)。教師需要運用專業知識來面對不同層級的學生制定科學的、合乎專業學習規律的教學內容。這是優化教學資源,擴大受眾面,把目標人群定位分級的“定制教學模式”。
有關觸鍵技巧的教學內容主要設定在《哈農鋼琴練指法》(基礎):
?
有關車爾尼系列練習曲(技巧)部分的教學內容
集體課op599識別音符的初步練習;固定位置的五指練習;大指移位練習;音域超過一個八度的練習;帶低音譜表的練習;帶有升、降記號的練習;其他簡易調的練習;帶休止符的練習;快速練習;帶裝飾音和不帶裝飾音的練習。
小組課op849五指練習:Nol、No3、No6(帶音階)、No16(雙手齊奏,帶右手音階);音階:No8、No9、No11、No14〔帶右手分解和弦),No18、No23(雙手三度、六度、十度音階),No29(帶雙手交替),No30(雙手齊奏);分解和弦:No2、No4、No5、No7、No10(帶雙手交替),No24(帶切分節奏)No27(帶雙手交叉);裝飾音:No17、No19、No20、No22;重復音:No12、No26;半音階:No21;震音:No13;琶音:No15、No25;和弦:No28。單人課op299初 級No3、No5、No8、No9、No11、No12、No14、No7、No10、No15、No18、No20;中 級No19、No24、No33、No32、No29、No25、No23、No21、No30;高 級No13、No16、No31、No34、No37、No36、No39、No38、No40。
1、集體課的學生要學會梳理鋼琴理論知識學習方法和路徑。
例如12個大調的調號、主音排列規律:升記號排列次序F、C、G、D、A、E、B;降記號排列次序B、E、A、D、G、C、F,這兩種調號互為“倒影”;升號調主音從中央C開始按順時針方向相隔純五度排列次序G、D、A、E、B,降號調主音從中央C開始按逆時針方向相隔純五度排列次序F、降B、降E、降A、降D、降G。
根據12組大調Ⅰ級和弦位置擺放的規律又可以整理出一條線索:第一組調C、F、G,因為它們的主和弦都彈白鍵;第二組調D、A、E,因為它們的主和弦都用3指彈黑鍵;第三組調降D、降A、降E,因為它們的主和弦都用3指彈白鍵。
12組大調大三和弦構成Ⅰ-Ⅳ-Ⅴ7和弦連接“公式”
升記號調:C-F-G7-C,G-C-D7-G,D-G-A7-D,A-DE7-A,E-A-B7-E,B-E-#F7-B。降記號調:F-降B-C7-F,降B-降E-F7-降B,降E-降A-降B7-降E,降A-降D-降E7-降A,降D-降G-降A7-降D,降G-降C-降D7-降G。
2、小組課學生要掌握的學習內容是分析曲式,厘清作品線索。例如布格繆勒鋼琴小品Op.100中25首曲式結構:
二段式 A+B 《坦述》C大調、《天真爛漫》、《鹡鸰》、《安慰》、《憂傷》、《燕子》《阿拉伯風格曲》a小調、《牧歌》、《兒童聯歡會》、《前進》、《清澈的溪水》、《美姿》、《嬌嫩的花》、《再會》、《敘事曲》、《饒舌》、《煩惱》、《圣母頌》、《天使的歌聲》、《船歌》、《歸來》回旋曲式 A+B+A+C+A+后奏《行獵》、《塔蘭泰拉舞曲》大三段式 A(a+b)+B+A 《斯提利亞人》三段式 A+B+A
3、單人課學生要廣泛涉獵各個音樂時期的經典作品,掌握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作品的演奏技巧,并能結合理論知識對作品進行分析,撰寫作品解析心得。如巴洛克時期(1600年至1705年)巴赫的代表作《平均律鋼琴曲集》,巴赫的這部作品從24個大小調入手,每個調都包含了一首前奏(即興)和一首賦格(主題在不同的聲部出現),是一部完整且具有全部調性的鋼琴曲集,主要應用于練習復調對位技巧、訓練雙手對各聲部旋律的控制力與平衡協調能力。浪漫時期(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肖邦,是這個時期唯一一個只寫鋼琴作品的作曲家。他一生創作了約200部作品,其中敘事曲、諧謔曲、練習曲、夜曲、波羅乃茲舞曲等作品都是很有練習價值的。還有20世紀時期“印象主義音樂”奠基人德彪西,他的音樂比較多樣化,最典型的特征是旋律讓位給節奏、和聲、音色。在打破傳統作曲手法上建立了“不協和和弦的和聲連接”,由此產生旨在表現轉瞬即逝、漂浮不定的音樂。鋼琴代表作品有《貝加莫組曲》、《版畫》、《意象》等。作為單人課學生還要提高個人修養多讀有關音樂史方面的書籍,多聽音樂會,積極參與各種級別的專業賽事,通過網絡檢索相關專業的視頻資源,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學習結果。
課程挑戰度指學生要完成有一定難度系數的學習內容,需要跳一跳才能夠得著,這對教師備課和學生課下都有較高要求。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難度系數進行排序,精心設計布局,循序漸進的釋放給學生。
例如肖邦的練習曲Op10與Op25難易排序:Op10-6、Op25-1、Op25-2、Op10-9、Op25-9、Op25-7、Op10-5、Op10-3、Op10-7、Op25-8、Op10-2、Op25-3、Op25-5、Op10-4、Op10-11、Op10-10、Op25-12、Op10-12、Op10-8、Op25-4、Op10-1、Op25-6、Op25-10、Op25-11。
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難易排序:初級奏鳴曲Op49-No2、Op49-No1、Op79難度≦7級;中級奏鳴曲Op14-No1、OP2-No1、Op14-No2、Op13、Op10-No1、Op2-No3、Op7-No1、Op31-No2、Op10-No2、Op28、Op78、Op26、Op90難度8~10級;11首高級奏鳴曲難度10~12級;5首非常難的≥12級。
教師還要堅持過程性考核,每一次實施教學都要對學生的完成度進行嚴格的考核評價,增強學生經過刻苦學習收獲能力和素質提高的成就感。提高課程挑戰度的目的是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增強挑戰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兩性一度”在鋼琴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分析,可以發現所謂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是相互融合的。教師應從整體的教學設計中去探索,拓寬鋼琴課程教學知識體系,構建鋼琴課程教學的深度,對原有的基礎理論知識點進行精加工,不斷反思總結優化,及時將專業學術研究前沿成果引入課堂,增加創新性內容,讓學生具備更高的視角,體驗更高的學習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