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丹, 王福海
(貴州省余慶縣農業農村局, 貴州 余慶 564499)
辣椒是貴州省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遵義市種植辣椒面積較大,為貫徹落實該市建設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快速推動遵義辣椒產業化經營向全產業鏈價值鏈轉型升級,解決生產推廣應用的栽培技術難題, 2020年在余慶縣進行了卓椒8號種植密度試驗,為大面積生產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參試品種為卓椒8號,由貴州卓豪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肥料為三元復合肥(N∶P2O5∶K2O=15∶15∶15)、尿素(含氮量46%),購自于市場。
試驗地點位于余慶縣關興鎮關興社區,海拔850 m,常年平均氣溫14~16℃、無霜期280~300 d、年降雨量1 000~1 100 mm,前作甘藍,土壤為沙壤、肥力中等,地勢平坦、向陽、排灌方便。
采取隨機區組排列,小區按1.3 m連溝開廂,廂面寬80 cm,每小區長5.2 m,寬3.5 m,小區面積18.2 m2,小區間不設走道,重復間走道為50 cm。栽培密度分別為A1,2 000株/667m2;A2,2 500株/667m2;A3,3 000株/667m2;A4,3 500株/667m2;A5,4 000株/667m2;A6,4 500株/667m2。3次重復,試驗四周設2行以上保護行。
試驗于2020年3月3日播種,塑料大棚漂盤育苗;4月上旬整地、蓋地膜,施三元復合肥50 kg/667m2作底肥;4月26日移栽,邊栽邊淋定根水,并噴藥防治地老虎,最后用土將定植孔周圍封嚴;5月4日淋施尿素 5 kg/667m2、6月28日穴施三元復合肥30 kg/667m2;5月22日打門椒和底杈;5月14日、5月25日噴藥防治蚜蟲、病毒病和紅蜘蛛。
由表1可知,不同密度移栽對生育期沒有影響。播種期為3月3日,定植期為4月26日,始花期5月29日,盛花期6月9日,始收期6月29日,終收期9月10日,全生育期175 d。
由表2可知,不同密度處理株高相差較小,處理6株高最高,為72.6 cm;處理2最低,為56.2 cm。莖粗隨密度增加而遞減,為1.5~1.8 cm;果寬、果長和果肉厚相關不大,均隨密度增大而遞減。
由表3可知,產量表現最高的是處理4,為1 261 kg/667m2;其次是處理5,為1 220 kg/667m2;再次是處理6,為1 165 kg/667m2;處理1產量最低,為795 kg/667m2。經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各重復間差異不顯著,處理間F=129.953>F0.01=5.636,達極顯著差異水平;處理4與處理6、處理6與處理2差異極顯著、處理2與處理1差異極顯著。

表1 不同密度處理卓椒8號的物候期

表2 不同密度處理卓椒8號的植株性狀
試驗結果表明,處理4產量最高,達1 261 kg/667m2。其次是處理5,為1 220 kg/667m2。處理4和處理5之間產量差異不顯著。考慮種植成本隨密度增加而增加,建議卓椒8號辣椒品種在余慶縣海拔850 m左右地區栽3 500株/667m2可獲得較高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