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明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
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倡導“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為導向,學校及學生逐漸認識到英語對職業發展的重要性,更具競爭優勢。高職教育本著為生產、建設、服務、管理培養“技術型”、“技能型”、“實用型”人才出發,探索課程改革和發展是必經之路。目前,高職院校畢業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與社會需求相差甚遠,將公共基礎階段與行業階段的英語教學內容自然融合,將職業化英語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為社會、行業和企業培養出真正學有所用、能勝任崗位工作、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實際需求的人才,成為目前各高職院校亟待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高職院校對公共英語課程教學目標不清晰,當前教學目標依然是基于培養學生的基本英語素養,未深刻認識到英語教學對提升學生專業素質的價值。高職公共英語課在課程內容設置中對職業屬性考慮不周,使得教學內容與學生職業成長出現了供需不匹配。高職公共英語一直在高職教育中“形同虛設”,教師在公共課英語教學方面很少研究探索,沒有起到應有的價值[1]。
高職公共英語課在教學內容方面缺乏針對性,公共英語課程主要包含語法、新單詞和詞匯等傳統基礎內容,教學重點是培養聽、說、讀、寫、譯五項基本能力,目的則是幫助學生順利通過期末或應用能力考試,致使學生在學習方面沒有新鮮感。另外,高職公共英語課的教學內容未體現出專業相關性和職業針對性,無法調動學生的興趣,學生發現英語學習對自身專業課無明顯幫助時,學生自然不會融入到英語課的學習當中,尤其是理工科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更無興趣,這更說明在課程內容方面缺乏與專業教學不匹配。
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主要以教師課堂講述方式開展教學,受應試教育影響教學模式落后,教學內容與工作中英語的實際應用要求相差甚遠,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偏低,入職后很難適應工作崗位對英語的要求,導致高職英語教育的教學質量不高。同時,高職公共英語學科與其他專業課程教學發展不平衡,公共英語教師在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難以及時更新,缺乏專業英語執教能力,教學中與學生所學專業無法銜接,未能引導學生深入工作中實現公共英語為專業服務的目標。
高職院校應立足于職業崗位需求,自英語教學、課程設置與職業崗位需求三方面進行分析,探索研究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與專業英語教學融合策略,通過英語課程設置和教學改革提升英語服務能力,促進學生提升職業能力。
高職公共英語課改革過程中要明確職業化的培養目標,突出職業選項,滿足專業要求,在基礎公共課的教育過程中加入職業化的目標,提高學生英語能力作為職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個人應用運用水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明確發展目標,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內容進行調整與優化,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語法表達,還應突出職業化英語教學,提升學生英語職業能力。
高職公共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對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十分關鍵。高職院校應根據本校實際情況,采用引進與培養相結合的方針,積極拓寬“雙師型”英語師資隊伍的來源渠道,為公共英語教師提供提升專業水平的培訓機會和平臺,通過繼續教育充實知識體系,鼓勵教師到企業進行專業實踐。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師也應轉變觀念,向專業化英語方向邁進,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和思路,改革教學內容,優化知識結構,積極向專業教師學習或去企業參加實踐,了解企業和行業對英語人才的實際需求,使自己成為既具有較高的專業理論水平和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又具有熟練的專業實踐技能和實踐教學能力、能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的“雙師型”英語教師[2]。
高職院校應以職業為導向做好教學模式的創新,創新教學模式主要包含兩方面:一方面是必須要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真正做好教學模式的轉變,在課堂教學方式方法上進行調整,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近些年高職公共英語課積極實踐翻轉課堂,從學生角度重新對課堂優化,幫助學生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學生在英語學習上有很大提升。另一方面高職公共英語課突出職業屬性,做好內容優化,積極做好信息技術與高職公共英語課的融合發展。例如,微課轉變傳統的靜態英語發展模式,實現了動態化教學,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了高職公共英語課的高質量發展。除微課外,慕課、混合式教學等方式都在逐步實踐,學生可以更直觀形象的學習知識,同時教學資源豐富,借助場景模擬創設更真切的教學環境,既幫助學生加深了專業技能的理解,又提高了行業英語實用能力[3],這樣可促進高職公共英語課的發展,進而提升教學質量。
高職院校在完成公共英語教學的基礎上,應設計各種實用性強的模塊課程,授課方式由單一變為豐富多樣化,通過知識傳授課和教學實踐課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就業領域內的英語能力。職業教育區別于基礎教育,除了公共英語基礎知識要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職業技能。因此,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應該規劃固定課時來進行校企聯合教學,緊扣專業教學目標設置英語實踐課程,設計實際英語學習情境,讓學生成為主角,將教師的“翻譯課”轉換為學生的“活動課”,培養能夠讀懂專業材料、書寫簡單工作報告的高職院校學生,不僅促使學生鞏固專業英語知識,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還豐富了自己的學習經歷、開闊了視野。
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發展過程中須從教學現狀出發,制定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優化改革方案,基于設置合理教學目標、完善優化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方面做好各項具體工作,使得學生真正成為學習過程的主動承擔者和實踐者,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中學習未來職業需要的英語技能,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提升高職公共課的教學質量與效率。